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考察和评价了主要发达国家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民事答辩制度,分析了民事答辩制度的法理基础及制度不健全引发的诸多弊端,在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益目标的指引下,归纳出了构建相对完善的民事答辩制度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公开审判是我国诉讼活动的重要法定原则,也是我国现行法律确立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正视我国公开审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我国审判公开的原因,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开审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考察民事主体时应摒除近代以来权利本位的影响,不再从权利角度定义民事主体,而是扩展视野,从民事法律关系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并联系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确立民事主体。要在这种新思路下审视民事主体制度的建立,构建开放、统一的民事主体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民事审限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诉讼制度,从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角度看,我国对民事审限制度极为重视。因为设置民事审限制度是维系我国司法判决正当性的需要,且此制度与我国的诉讼模式和基本诉讼制度相协调。然而,该制度在理论界仍存在诸多争议。审限制度的存废在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中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从目前中国的国情考量,审限制度的确立和严格执行有利于缓解诉讼拖延问题,增强司法效率,并逐步实现司法公正。但随着诉讼模式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变,审限制度应该予以废止。  相似文献   

5.
民事调解制度是中国法治文化和长期司法实践经验的结晶,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然而,民事调解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必须针对这些问题,以民事调解制度的文化渊源为视角,探寻这项制度的社会基础和内在规律性,进而对其加以完善和改进,以使其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再审制度是中国法治之路的重要基石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制度的规定已难以适应当前法制建设的需要,因此,对民事再审制度进行改革已成共识.着重从立法和实务两个层面上分析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不足,并提出改造立法指导思想和完善再审程序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这是继1999年最高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后第二个就审判公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较这两个司法解释,我们发现《若干意见》比《若干规定》有很大的进步,在公开审判的实际可操作性上有所增强,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下面,笔者就从两者的比较入手对我国的公开审判制度进行一下自己浅薄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民法是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和制度的总称,其价值应体现现代民法精神,以指导我国民事立法(中国民法典编纂)、民事司法和进行民事活动的全过程。该文分析论证中国民法的秩序-安全、平等-公平、自由-效益基本价值,旨在对中国民法基本价值进行科学求证,以期为我国社会转型期民事法治实践提供价值支持。  相似文献   

9.
民事抗诉制度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进行审查,认为确有错误、并符合法定条件时,按照法定程序要求人民法院进行再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该案件依法进行再审的诉讼制度。通过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国外民事抗诉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民事抗诉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阐述。通过追根溯源,以期对民事抗诉制度的本质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民事撤诉制度是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各国民事撤诉制度,以期对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革新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从民事诉讼裁判的视角对"法无明文规定"下的民事审判问题进行研究,说明"依法审判原则"的发展和法官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修补法律漏洞的必要性。通过对修补漏洞的方法、意义和制约因素的阐述,找出我国民事审判中法官通过修补法律漏洞进行裁判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确立"法无明文规定时不得拒绝审判"的原则,全面提高法官的素质,充分支持法官修补法律漏洞从而进行判决的行为,尽力保证司法的独立性,着力提高司法的威信力。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内涵,重点探讨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受案范围、提起主体、举证责任分配、费用承担及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不断出现,行政争议日益增多,行政诉讼也随之发展起来。同时随着行政权的日益扩大,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日益增多,为限制行政权的扩张,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比较,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4.
实行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理论上的争论,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制度构建。《社会保险法》立法中公务员覆盖或缺是某种社会心理的反应。我国公务员存在因各种原因退出、失去工作岗位之职业风险,其抗风险机制因制度陈旧、规范软化、实施柔性等,与企业、事业单位分割严重。公务员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只要路径选择正确,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使公共服务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公民在公共服务中的权益,完善我国公共服务救济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公共服务救济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而西方国家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我国有重要启示意义。为此迫切需要借鉴西方经验完善我国的公共服务救济制度,主要思路有:全面扩大公共服务救济范围、强化公共服务侵权救济力度以及探索新的便捷、高效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民事公诉制度是指通常以公诉机关身份出现的检察院,为了维护特定情形下的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民重要权利,以原告的身份提起民事诉讼的一种制度。我国建立民事公诉制度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是对支持起诉原则的扩展,是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民事诉讼主体与民事实体主体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呼唤司法制度改革。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是司法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背景下,我国民事审判方式主要在审判模式、审前程序、庭审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然,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人文素质之一。依据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项目,对中国西部6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的公务员群体共计797名对象的法律素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公务员群体的法律素质是比较好的;公检法公务员群体的法律素质高于行政公务员群体;西部公务员群体的法律素质水平高于西部全体公民。并对形成公务员法律素质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公务员队伍法制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事公诉制度是否应当建立,这个问题不是一个逻辑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实的问题。从检察机关的性质中不能合逻辑的推论出民事公诉的正当性。同时,民事公诉在解决国家和社会公益保护问题方面并不是有效率的方法,而且可能在实际运作中陷入困境。检察机关对公益的保护应重在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浅论公务员考试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治中国长达2000年的科举制度蕴涵着公平竞争、择优选才的文化精神。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就可以看作是吸收,借鉴古代科举文明的典型。但同时,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必然存在一些弊端。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历史渊源出发,通过分析近年公务员报考热门的原因,提出改进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