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IP承载网软交换接入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IP承载网技术解决方案的设计理念出发,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详细阐述了IP承载网的三种端局接入方式,并主要从IP承载网的总体结构、软交换端局接入方式的具体实现以及应用情况对三种端局接入的组网方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IP承载网端局接入组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业务需求,国内运营商逐步将起源于互联网的IP技术应用在承载网上。IP承载网作为运营商网络转型与发展融合业务的网络基础,不仅支持互联网的数据业务、话音业务等,还支持NGN、3G等面向未来的业务。介绍了IP承载网的特点和建设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毕晓峰  成珏飞 《科技信息》2012,(26):280-281
本文主要是中国联通苏州分公司基于引入IP RAN分组传送技术承载移动回传业务的需求,对IP RAN技术分别从不同的组网方式、保护倒换方式出发,经过挂表测试、单站模拟测试和地铁网组网测试,得出了一系列测试数据并积累了一定的业务开通、维护经验。然后进一步和传统SDH比较,分析两者的优劣,为分组传送网的大规模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业务的承载需求, 对移动城域传送网现状、 TD-LTE主要技术特点及其承载需求、 面向TD-LTE移动城域传送网的技术选择进行了分析。指出面向TD-LTE移动城域传送网应全程采用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技术组网, 以PTN核心层支持L3-VPN(Layer3-Virtual Private Network)方案作为其具体组网模式, 在核心、 汇聚层引入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技术, 以OTN+PTN方式组建城域传送网。结合当前移动城域传送网现状, 提出面向TD-LTE的移动城域传送网的网络结构。给出了面向未来移动城域传送网接入、 汇聚和核心层的建设思路, 以期指导中国移动城域传送网建设。  相似文献   

5.
于维清 《科技信息》2013,(26):300-301
PTN(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融合了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和MPLS技术优势的分组传送网(PTN)技术,继承了SDH技术的操作、管理和维护机制(OAM),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美OAM体系,保证网络具备保护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基于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TP)技术的分组传送网在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体系基础、标签合并等无连接特性,更适合承载IP化业务及大客户专线业务。  相似文献   

6.
李冬梅 《甘肃科技》2014,30(19):19-20
BGP/MPLS IP VPN具有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强和成本低等优点,在现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主要介绍实现BGP/MPLS IP VPN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以及基本BGP/MPLS IP VPN网络结构的路由发布和实现数据传输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刘宁  姜忠正 《科技资讯》2012,(17):24-24
NGN网络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NGN网络能够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视讯等多种服务,这对现有的IP承载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NGN时代IP承载网的承载要求和解决方案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是以通信作为基础的信息化社会,而通信网络控制核心正向着软交换的方向发展,对其在网络中的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文章主要针对软交换技术中相关基础内容进行了分析,并详细讨论了承载网组网相关的内容,重点对建立在QoS保证基础之上的软交换承载网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承载网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顾龙 《科技资讯》2009,(19):165-165
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在通信行业的经验累积,阐述了IP承载网在电信业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承载未来的融合业务,并对其他运营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建设IP承载网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中国联通IP承载网络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情况,说明IP承载网业务的技术指标优于目前开放的电信级业务,并指出IP承载网的建设会给运营商带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1.
王聃  尹鑫 《天津科技》2013,(3):57-59
随着全世界互联网日新月异地发展以及国内大力推广三网融合,IPTV作为一种集互联网、电视、娱乐等为一体的新型业务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概述了IPTV承载网的架构和关键技术,并展望了IP互动电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电信运营商基础网络之一的传输承载网络,多年来主要基于TDM技术、MSTP技术及ATM技术。近年来,在无线通讯网络中,随着电信级分组传送网盯N技术的发展,IP网络的Qos和安全性等问题逐渐得到解决,IP传输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方向。本文通过几种传输技术在3G网络中的应用与演进,提出了传输网络IP化的必然趋势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IP已是网络承载的主要业务,怎样构建适应IP快速发展的骨干IP网络平台倍受关注.重点讨论了宽带IP承载网络技术ATM、Ethernet、SDH、DWDM和MPLS传送IP的特点,并指出了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海青 《科技信息》2007,(24):62-62,110
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分析呢MSTP的发展过程,进而探讨新一代传输系统平台MSTP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包括作为IP新业务的承载网应用,借以为城域网的进一步发展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5.
范忠明 《当代地方科技》2011,(5):158-158,180
面对各种业务迅猛发展和三网融合不断推进所形成多业务共存、协调发展的格局,本文就本地传输承载网所涉及相关传送、承载技术的技术特点、相关网络目标架构进行分析,以探究有效地降低网络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网络效率,促进业务开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为例,研讨了省级规模IP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利用现有的ATM/SDH网、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设备以及相应的QoS技术(DiffServ over MPLS),构建的IP通信网能够承载各种电信业务,并具有高可靠性.IP网络与ATM/SDH等光网络的融合将是网络技术发展方向的潮流.  相似文献   

17.
卿宁 《广东科技》2013,(20):56-56,13
IP承载网是运营商以IP技术构建的一张专网,用于承载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业务,随着IP数据业务迅速增长,传统的的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当下传送要求。分析了ASON/GMPLs控制平面技术.阐述了面向下一代承载网平面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兴通讯ZXUCP统一控制平面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18.
杨春香  杨雷 《科技信息》2011,(24):I0209-I0209
针对目前移动业务IP承载网没有有效的端到端业务测试工具,本文提出了利用CISCO IP SLA对该网络进行端到端业务测试。文中介绍了IP SLA在承载网中的布署方法,以及利用SLA进行端到端测试的配置方法,并通过实验采集到了VOIP业务的MOS值、时延、抖动、丢包等关键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9.
5G无线网络覆盖将比4G更广、更密,承载网面临超高带宽、超低时延、高精度同步、灵活切片、开放协同、高可靠性等挑战,因此承载网需要更灵活的组网结构以适应无线网络的演进。现有的承载网技术不能完全满足5G演进新需求,需引入网络切片、SDN、NFV和接入无关等新技术,以满足云化、差异化服务和管理控制需求。文中在研究5G网络新业务以及无线网络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5G承载网结构的演进以及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探讨,最后从运营商的承载网现状出发,对5G承载网分阶段部署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章霄 《科技信息》2007,(27):346-347
基于城域传送网核心层所面临的新业务承载需求问题,从业务分析、规划设计、网络演进等几个方面予以讨论,并提出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网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