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梦得的《石林诗话》在记述诗歌本事、考证诠释诗句和欣赏章法技巧的同时,已涉及到诗歌创作的宗旨、艺术风格、审美境界等有关问题,透露出理论化的倾向,在宋代诗话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的思想与庄子哲学都具有“无家可归”的类同性,且陶渊明引用《庄子》甚多,从而使得进一步考察二者之间的具体联系有了可能。庄子主体观的实质是在传统的身心二元论的基础上加持了其独特的气化观的结果,主体的最终境界呈现为世界意志的“与道为一”之境;陶渊明主体观的内容则是“形影神”,是以庄子哲学的气化论为理论基础,加上自己的认识和对时代的回应而成就的观念,最终境界与庄子的认识如出一辙。从概念使用和结构义理上看,二者之间存在着细密的联系,陶渊明的主体观念是对庄子哲学的某种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澄清陶渊明《形影神》的诗旨内涵。  相似文献   

3.
实践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具有认识论倾向,它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直观有其价值所在,但它的局限在于对生命的狭隘化理解。生命美学的审美基点在于人的生命体验,审美就是生命自由的实现展开、对世界的生存性领悟与具体感受。其理论源头在于传统文化,而其对于西方哲学与美学的借鉴,成就了其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陶渊明田园诗的独特境界。文章认为:陶渊明之所以选择了田园世界,就因为田园世界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自然属性,是作家安身立命、养心保身的最好场所。在田园世界选择的基础上,诗人视田园如同山泽,视“大伪斯兴”的现时代如同上古大同社会,把田园劳作当做养心保身的手段,从而把田园世界转化为田园审美境界。渊明又通过饮酒之乐与琴书之乐对其田园境界予以调整,最终形成超然独创、自适于心的田园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5.
韦应物不仅“慕陶”,也具有“慕谢”情结。韦应物对谢灵运诗歌艺术的汲取贯穿了其创作过程,韦、谢在家世背景、仕宦经历及佛道观念等方面的相似成为了韦应物在诗歌创作上学习大谢的重要基础;韦应物对陶渊明的师法有迹可循,但“效陶”并非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韦应物并非陶渊明人格的继承者;陶、谢诗歌本就具有一致性,均以崇尚自然为精神旨趣,这是后世对韦应物“效陶”“效谢”难以分辨的主要原因。韦应物在兼采陶、谢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较强的个体意识,形成了“至淡而至浓”“至浅却至难”的诗歌风貌,因而能区别于大历诸子而自成一家,在中唐文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老庄美学是中国美学的源头之一,对中国美学具有永恒的指导意义.老庄美学重视人生,热爱生命,追求个体的精神解放和人格自由,揭示人的本质和价值,这无疑也对当代人的人格确立和精神追求,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老庄美学在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的处理上更是启迪着当今生活在"工具论"世界里的人们.老庄美学虽以人为本,而又向自然回归;虽重在人格修养,而又以人性的自由为落脚点,这在审美境界的构成上恰与孔子美学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以老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为基点,探讨了老庄美学以生命哲学为核心的审美境界论建构.  相似文献   

7.
变异是诗歌创作中审美想象区别于其它艺术想象的独特之处。诗歌创作中的审美想象变异主要有形变、意变和理变三种。形变主要表现为表象形体、特征、时空位置和抒情主体与审美客体关系的变化,及表象的转移;意变主要是表象内涵发生的变化,这是理解象征表现手法美学奥秘的关键;理变是客观生活规律用曲折变化的形式在诗中表现出来,深挚真诚的情感是激发审美想象产生“理变”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自由是自然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永恒与天然的生命追求。影片《刘三姐》与《阿诗玛》作为民族艺术的典型个案,其主人公对外在自由的生存状态与内在自由的生命境界及爱情有着共同的追求,并得以升华与超越。它们折射出丰富的艺术人类学价值,体现出深邃的民族生态审美内涵,典范地表现了民族艺术中自由理想的生发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醉态”为契入口,分析李白诗歌创作中的诗学思维方式:醉态诗学——一种不是采用分析性思维,而是采用浑融性思维的诗学思维方式。认为从本质而言,醉态诗学乃是一种审美形态的生命哲学,它通过对生命潜能的激发、宣泄、畸变、升华和幻化,于醉心腾跃和醉眼朦胧中,体验着生命的种种临界状态,看取了生命的内在秘密。李白的醉态诗学在一种非常态中恢复了生命的丰富多彩的真  相似文献   

10.
生存美学是福柯一贯的思想风格和生活原则,是其一生理论创造中最具诗性意义和建构意义的部分,代表着一种崭新的实践智慧和生活美学方向。对身体的美学凝思构成了福柯生存美学不可或缺的生命之维,在这里身体成为我们自身实现审美超越的基点,达到自身自由境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时,身体也成为了在审美生存中美和日常生活的沟通者与承载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