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经济中,创新已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或功能,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首尔等世界城市纷纷在2030年、2050年的城市长远发展战略中明确以建设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城市为目标,显示出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日本及东京政府共同推进东京全球创新网络节点建设的相关举措,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正日益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正出现与世界创新城市融合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不仅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多极化发展特点与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一定意义上也是世界城市转型发展的结果。新加坡从全球贸易港口城市演变为全球创新(研发)中心的轨迹,以及新加坡在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做  相似文献   

3.
日前,中国创新城市评价课题组发布了《2015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报告针对全国创新城市建设较为突出的副省级以上城市及苏州等20个城市,从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企业、创新产业、创新产出、创新效率等方面对其创新活动进行了分析和挖掘。对该报告进行了述评及分析。  相似文献   

4.
《太原科技》2011,(8):106-106
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教城市,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一直是南京的重要工作目标。为更好的建设国家自主创新城市、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南京邀请在宁47所高校对接恳谈,与会各高校负责人认为,建设创新城市,南京首先要冲出“思想误区”,打破三个“科技不等式”。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06,(12):7-8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区域的自主创新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区域创新体系又是被视为自主创新之基础的企业创新的成长土壤,因此,构建一个拥有多层次创新平台、具有宽容的创新文化、具备丰富的创新资源、并有着适宜于企业创新的创新环境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城市。而在广东,创新城市与区域的自主创新有着多层次、多方面的表现和成绩,而深圳、汕头、佛山、韶关和茂名仅仅是这些勇于创新的城市中的几个代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的当下,胶南市迎来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城市管理错综复杂,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已迫在眉睫。胶南市依托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工作,先后建设了土地规划网格化管理、税收网格化管理、三维数字城市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在创新城市管理、辅助领导决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建设土地规划网格化管理系统,创新土地管理模式2008年开始,胶南市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完善土地开源节流机制,着力缓解土地供需新矛盾,积极探索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新路子。市财政投资200  相似文献   

7.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城市科技功能国际化并形成全球影响力的过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般具有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前沿的聚集发生地、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战略性地位、适宜于创新创业的包容性文化等三大典型特征。东京、硅谷、纽约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政府引导、市场自发、都市复兴与全球网络4种发展模式。新时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着力点需要进一步聚焦于高质量创新要素与主体的集聚和城市创新生态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质——基于宁波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现代城市品牌理论,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对宁波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以“创新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从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魅力、发展城市文化、凝练城市精神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品牌的创新思路和对策措施,期望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安徽科技》2013,(6):2
<正>4月26日,芜湖市政府召开全市自主创新、科技、知识产权工作暨科技奖励大会。芜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登榜强调,要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战略、全面转型的主动力,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城市。省创新办主任、科技厅厅长徐根应,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潘朝晖,市领导张士军、杨良文、张志宏、司旌霞,市政府秘书长孙跃进出席。  相似文献   

10.
创新城市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维度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城市,而是一个涵盖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全方位、全覆盖的综合创新体系.孝感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政策环境优良、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较好、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区位优势突出等基础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科技型企业偏少偏小、产业关联度不高、创新载体培育能力不强、创新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创新文化的培育还处于初级阶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载体培育,理顺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创业文化成为孝感建设创新城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芜湖市先后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城市,被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批准为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并拥有了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这一系列荣誉的取得,无不显示出芜湖市作为一个创新城市正冉冉崛起.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两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协同是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和重要抓手。为探索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的规律和特征,基于2012—2020年成渝双城地区创新获奖数据和专利数据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从时间和产业两个维度对协同创新网络进行整体和个体网络分析。研究表明,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呈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演化,网络规模逐步扩大,网络密度降低,形成以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为核心节点的小世界网络。核心节点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网络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13.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创新城市发展模式、争夺城市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在各城市推进这项创新性事业中,一方面认识到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建设热情很高;另一方面也感到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高度复杂性,实际推进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着力打破因循守旧、照搬照套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把创新的理念贯彻到智慧  相似文献   

14.
全球城市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作为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层面直接影响着全球事务.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引领者,提高宜居性是其建设全球城市的重要目标之一.参考已有的全球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现代城市发展特点对指标进行了修正,并以上海市为典型案例,结合全球城市纽约和东京的发展历程,验证了全球城市宜居性发展的N型曲线假说:即随着城市人均收入的增长,城市宜居性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发展阶段.通过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宜居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采用指数平滑法和Logistic增长模型对上海市未来30年宜居性进行了四种情景预测.以东京为参照,得出了未来30年上海能达到最高宜居性的结论,可为上海全球城市的宜居环境建设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5.
《2013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显示,2013年天津创新总指数为43.70%,排名第6位,超过广州跃升至第一集团。"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产出"是天津的优势所在,但"创新效率"薄弱,"创新投入"结构有待优化。同时,天津整体增速缓慢,相对于杭州和南京的领先优势正在持续缩小。指出在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天津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协调和互动,从急需关注的各类指标入手,采取有力措施,真正对创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金科 《今日科技》2011,(2):41-42
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并于2006年初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把自主创新战略从科技战略、产业战略层面提升到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近5年来,宁波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省份"和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14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显示,2013年天津创新总指数为44.76%,,高于参评的20个创新城市平均水平0.44个百分点(20城市创新总指数为41.32%,),排名第7位,稳居创新水平最高的第一集团。"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企业"和"创新效率"4项一级指标同比增长,特别是随着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大力发展,有力带动了"创新企业"指标的提升,该指标位次从上年的第8名升至第4名,一跃成为我市最亮眼的指标。但同时看到,我市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还有待提高,存在着政府RD投入强度偏低、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等不足。  相似文献   

18.
全球合作与竞争不仅集中在国际科创中心之间,也需要各国中等规模创新型城市的参与。根据国际权威排名,选取了一批人口规模在40万~200万之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等城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城市创新发展的六大关键要素,分别为生态生活环境、创新文化环境、硬科技资源、软科技要素、一流主导产业、国际化市场等。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创新生态,集聚培育体现独特气质的“创新物种”是“科创中城”崛起的关键所在。第二,打造极富魅力的“科技地标”,使自身的科创元素成为城市新名片是“科创中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核心举措。第三,实现生态、创新与产业“适宜度”融合,是“科创中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围绕多元化产业发展,实施打破“路径依赖”的积极进取性创新政策是“科创中城”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中国而言,广大中等城市如何发展将影响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速度。因此,中国应加快发展世界级“科创中城”,拓宽未来国家创新源泉,进一步融入世界创新网络。针对中国创新城市发展,给出对策建议,对于中国形成一批世界级“科创中城”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成为各地创新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呈现出新的特色与亮点。本文在梳理创新生态与众创空间有关研究基础上,对比分析国内部分城市众创空间建设及有关扶持政策,并以瑞安市为例,分析县级城市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众创空间发展的对策,可为我国县级城市众创空间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成为各地创新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呈现出新的特色与亮点。在梳理创新生态与众创空间有关研究基础上,对比分析国内部分城市众创空间建设及有关扶持政策,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在科技资源统筹、众创空间建设、科技孵化器等方面给出推动创新生态建设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