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根据汾河入黄段黄河小北干流河道的地形及特性,分析了汾河入黄段摆动范围及其原因,简述了黄河夺汾对汾河的影响,及黄河堵串工程修建之后对汾河入黄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可利用容量是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本文根据水环境容量数学模型,结合汾河水库的实际水情,建立了汾河水库的水环境数学模型,并在2001年~2010年10年期间在4个检测地点取样分析和结合期间的水文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汾河水库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测算汾河水库及上游河道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⑴水环境容量方面,汾河水库上游河道能容纳的Ⅴ类污水最大为河道流量的26%,汾河水库最大容纳Ⅴ类水为每日41×104m3;(2)汾河水库上游河道的水土流失和库区本身的因素导致了库容量的降低,加之水库干流水质的不断恶化,导致了水环境容量的减弱.因此,强化汾河水库上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扩大库区容量是解决当前汾河水库水环境容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汾河上游干流的河床演变进行了分析,回顾了河道治理情况,并从堤防工程、滚水坝工程出发,分析了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河道治理的任务与原则。  相似文献   

4.
汾河水污染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汾河水质污染物的超标倍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汾河干流主要地(市)河段废污水量所占比重,对比分析了不同年代随废水排入河道的有毒有害物质量的变化情况,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受闸控河段的水动力特性及污染物运移规律,采用MIKE软件,建立汾河二坝水闸回水区二维模型与回水区上下游和潇河河段一维模型相耦合的水动力和水质数学模型。以汾河二坝蓄水位维持正常蓄水位的控制为前提,在汾河生态基流和典型洪水过程、A和B污水厂分别正常运行和非正常排污的四种情景下,模拟了闸控河段的水动力特性和COD浓度的迁移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增大河道来流量有利于污染物快速排出,随着河道来流量的增加,污染范围也有所不同,生态基流下,污染物以团状缓慢下移;典型洪水下,污染物主要贴近河岸以带状快速下移。研究成果对汾河二坝回水区污染物预测和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了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二期建设工程对汾河河道泄洪、河势稳定以及可能对太原市防洪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防洪影响评价成果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汾河二坝现状条件下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汾河二坝资料的一致性进行了修正,计算了汾河二坝现状条件下的设计洪水,以期为今后再建工程和河道防洪提供可参考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维全沙数学模型,对10年设计水沙系列及稀遇洪水进行泥沙计算.分析了太原市汾河河道治理工程的演变规律,提出了淤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GIS的概念,介绍了GIS在汾河河道堤防管理中的应用,指出该系统是基于ARCGIS在河道堤防管理中的应用而构建的一个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它实现了对监测点的动态管理,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在汾河南内环桥至南中环桥河道段进行的双环垂直入渗试验和颗粒分析试验,探讨了该河段的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和土壤颗粒组成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颗粒组成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和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的相关性最大.试验结果对于确定二期工程防渗措施设计和工程完成后管理运行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脉冲成型信道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脉冲成型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将频域的信道信息转换为时域信道信息,通过多径信息和理论推导的脉冲信号就町以合成几乎没有失真的信道时域特性,并能消除大部分的噪声干扰,然后将信道的时域特性变换到频域,得到信道的频域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低的误码平层,同时对系统的定时精度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水中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中放电等离子体(PPDW)具有高压、高密度和低温、低电离度的特点,人们对其辐射是否具有黑体辐射的特点一直观点不一.本计算了当通道压力为10^6pa、10^8Pa、10^9Pa,温度从3000K到60000K时PPDW的弹性、非弹性碰撞特征时间及辐射平均自由程.计算结果表明,当通道压力为10^6Pa时,通道辐射在所计算的温度范围内不能看作黑体辐射.当通道压力为10^8Pa时,通道辐射在温度从16000K到35000K范围内可看作黑体辐射.通道压力达10^9pa时,通道辐射在12000K以上均可看作黑体辐射.中还对通道电导率与其自身磁场的关系作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在很低的温度和通道压力情况下才必须考虑自身磁场的影响,通常可不考虑其影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软迭代的叠加训练序列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周期性训练序列与用户信息序列叠加后一起发送,通过软迭代方法,在接收端利用信道译码器输出的软信息来计算信息序列的一阶统计量,并将其反馈给信道估计器,用于消除观测量中来自未知信息的干扰,因此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和信道参数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改善了信道估计性能,降低了接收机的误码率,提高了功率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MANET(Mobile Ad Hoc Wireless Network)中,信道是有限的资源,开发信道重新使用和加强信道利用率对于增加系统容量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提高信道资源利用率的信道分配方案:信道分配与再分配。该方案能够加强信道利用率,减少通信失败率。  相似文献   

15.
为得到末期期间回撤通道围岩破坏控制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对回撤通道周围集中应力与工作面采动支承压力叠加效应及围岩破坏规律进行分析,并开展了现场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与回撤通道距离减小,叠加应力值逐渐增加且向回撤通道正帮转移,导致回撤通道破坏由正帮侧向工作面方向移动。由于应力叠加效应增强,工作面在距离回撤通道20 m时,随着工作面推进,顶板塑性破坏由原先稀疏破坏变为密集破坏。工作面与回撤通道间的煤柱破坏前,工作面靠近回撤通道过程中回撤通道正副帮均发生破坏,且在煤柱小于5 m时正帮破坏较副帮严重,煤柱全部破坏后,顶板失去支撑,导致回撤通道顶板回转,顶底板破坏范围相应增加。控制回撤通道正帮的稳定性是控制回撤通道大变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UWB通信系统的Scholtz室内信道传播模型,进行了信道仿真,仿真结果具有明显成簇现象,与已公布的UWB信道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同时,研究了UWB通信系统的另3种信道传播模型,S—V信道模型、IEEE802.15.3a信道模型和AT&T信道模型,进行了信道仿真,得到了特征参数。并将Scholtz信道在3种不同房间中的传播特性以及各信道模型在同样的环境中进行了比较。为UWB系统在不同的信道模型上得到的分析值之间的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采用地貌特征线遥感解析法,分析蒋家沙沙脊、黄沙洋水道和苦水洋水道1973—2014年地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蒋家沙沙脊、黄沙洋水道和苦水洋水道是个有机整体,近岸段由西向东摆动,离岸段由北向南摆动,尤其是苦水洋水道往离岸方向(即向东)退缩极为显著。该特征可能与南北两大潮波系统交汇而成的移动驻潮波南移有关,该特征也揭示了该区域海床的时空冲淤规律。  相似文献   

18.
MIMO-OFDM系统中基于子载波分组信道估计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的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复杂度高、对导频结构有特殊要求的问题,提出了2种基于子载波分组信道估计改进算法。改进算法通过子载波分组将多天线信道估计转换成单天线信道估计来获取导频子载波信道响应,避免了大矩阵求逆运算,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利用DFT滤波算法或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得到整帧所有符号的信道响应,实现算法复杂度不变、估计性能的提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传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相比较,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更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9.
Shi N  Ye S  Alam A  Chen L  Jiang Y 《Nature》2006,440(7083):570-574
Ion selectivity is one of the basic properties that define an ion channel. Most tetrameric cation channels, which include the K+, Ca2+, Na+ an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s, probably share a similar overall architecture in their ion-conduction pore, but the structural details that determine ion selection are different. Although K+ channel selectivity has been well studied from a structural perspective,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tructure of other cation channels. Here we present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NaK channel from Bacillus cereus, a non-selective tetrameric cation channel, in its Na+- and K+-bound states at 2.4 A and 2.8 A resolution, respectively. The NaK channel shares high sequence homology and a simila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the bacterial KcsA K+ channel, but its selectivity filter adopts a different architecture. Unlike a K+ channel selectivity filter, which contains four equivalent K+-binding sites, the selectivity filter of the NaK channel preserves the two cation-binding sites equivalent to sites 3 and 4 of a K+ channel, whereas the region corresponding to sites 1 and 2 of a K+ channel becomes a vestibule in which ions can diffuse but not bind specifically. Functional analysis using an 86Rb flux assay shows that the NaK channel can conduct both Na+ and K+ ions. We conclude that the sequence of the NaK selectivity filter resembles that of a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and its structure may represent that of a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pore.  相似文献   

20.
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大部分的无线信道可以表征为NAKAGAM I衰落信道或莱斯衰落信道。针对NAKAGAM I衰落信道和莱斯衰落信道环境下的能量检测,分析了频谱检测虚警概率和漏检概率与信道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比较了单用户检测和多用户合作检测性能,得到了虚警概率和漏检概率数学表达式,为能量检测器的设计提供了性能参考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NAKAGAM I信道下,能量检测性能随衰落因子和平均信噪比的增大而改善;莱斯衰落信道下,能量检测性能随平均信噪比的增大而提高;多用户合作检测性能分别比单用户提高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