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采用了试验的方法来研究增压沸腾床用预燃室点火的过程。我们在沸腾床上作了许多加热炉料和点燃煤的试验,而且还探讨了用预燃室点火的机理。根据试验资料,我们还讨论了在有横向射流条件下床内的沸腾特性。在常压下点火的试验结果表明用预燃室点燃沸腾床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办法。它既可以用于增压沸腾床又可以推广到常压沸腾床,使沸腾炉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验室和工业试验对沸腾炉预燃室点火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资料,探讨了预燃室点火的机理和点火过程中沸腾床的热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工业应用是成功的,常压沸腾炉用预燃室点火是一种经济而可靠的沸腾炉新型点火技术。  相似文献   

4.
5.
针对12V180柴油机原球形燃室喷嘴因热负荷过大而产生热裂和断裂脱落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预燃室-超小型水滴形预燃室,使用该预燃室,可以大大降低喷嘴的热负荷,提高喷嘴使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装配预燃室火花塞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发动机试验台架,对其燃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基于试验对象,搭建发动机试验台架。随后,基于上述试验平台,分别研究预燃室火花塞的燃烧特性、空燃比特性及点火提前角特性。通过试验发现,相较于普通火花塞,预燃室火花塞可以有效提高缸内燃烧压力与燃烧速率,增强发动机动力性能,但同时会增大缸内压力升高率,导致NOx排放增加,发动机工作粗暴;预燃室火花塞稀燃特性有所下降,当提高空燃比时,更容易出现失火现象;预燃室火花塞可显著提升发动机经济性能,且最佳点火提前角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压缩过程中可变喉口截面予燃室中气体流动的计算,分析了可变喉口截面予燃室主要结构参数对主、付燃烧室压力变化、喉口气流速度和节流损失大小的影响,并导出相应的结论。第二部分是叙述在高增压单缸试验机上进行的37个方案对比试验的结果,并由此总结出可变喉口截面予燃室的最佳结构参数的范围,为设计提供依据。试验表明,在p_1=l7.25kg/cm~2时,应用小直径喷嘴的可变喉口截面予燃室,在比油耗排温略有降低时,可比常规产品予燃室爆压下降17kg/cm~2(约13%)之多;在应用大直径喷嘴时,在爆压、排温略有降低时,比油耗可下降4—8g/ps.h。(约3.5%),并且负荷特性上比油耗曲线极为平坦。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预燃室通道结构对胜动12V190型燃气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利用CONVREGE软件,对多种预燃室通道参数下发动机燃烧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当β数一定时,通道数太少会使得主燃烧室火焰周向传播时间太长,而通道数目过多则火焰径向速度下降,其最佳通道数为4;当通道数一定时,β数过小则主燃烧室火焰偏向燃烧室底部,β数过大则火焰偏向燃烧室顶部,其最佳β数为0.35。且发动机的指示功率随通道数和β值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而NOx排放率则随通道数和β值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综合比较,选取β值为0.35的4通道方案,相对于采用均质混合气燃烧方式的原型机,该方案显著提高了燃烧速率,指示功率提高14.1%,NOx排放率分别降低41.5%。  相似文献   

10.
煤粉予燃室是一种新型的煤粉燃烧方式。北京锅炉厂制造的SHF—20(?)13型锅炉在采用煤粉予燃室后,锅炉炉膛体积热负荷高达240×10~3[大卡/米~3时],锅炉外形尺寸大为缩小,约可节省钢材35%。 煤粉予燃室经过改进,采用了Ⅱ、Ⅲ型予燃筒,35°平面叶片旋流器并加装风粉均匀板,在燃烧灰熔点高的烟煤时,已可连续运行15天以上。试验研究说明煤粉予燃室是可能很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煤粉气流着火特性和计算煤粉燃烧所需要的时间,指出了影响无烟煤着火和稳定燃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采用多风道燃烧器、降低煤粉细度和提高二次风温等关键技术,以实现无烟煤在水泥回转窑中稳定燃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四角切圆燃烧和W型火焰燃烧的不同结构特点,并由此对比分析了无烟煤在两种炉型中燃烧时的着火特性及燃烧稳定性、炉内的结渣倾向及燃烧效率等,从而说明了W型火焰锅炉在燃烧无烟煤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运用正交实验方法,选用晋城无烟煤为原料,用KOH化学活化法制备高吸附性活性炭,以所得活性炭的CCl4吸附值作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晋城无烟煤在活化温度830℃、活化时间60min、碱炭比5/1的条件下所制备的活性炭CCl4吸附值可达到2348mg/g。  相似文献   

14.
微波场中无烟煤和烟煤电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烟煤和烟煤在2-18 GHz微波频段间的电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无烟煤和烟煤均属于电阻型吸波材料,电磁能主要衰减在材料电阻上。无烟煤的电磁性能优于烟煤,在微波冶金常用的2.45 GHz处,更适宜用无烟煤作还原剂,达到快速升温进而还原的目的。本结论对微波冶金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低挥发分煤粉着火与火焰稳定性,分析了气相燃烧与煤粉燃烧的着火贫限,提出了低挥发分煤粉着火的一次风粉气分离原则.实验证明,根据这一原则设计的开缝纯体燃烧器对低挥发分煤粉的着火与火焰稳定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无烟煤飞灰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底饲回燃飞灰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和35 t/h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焦作无烟煤和北京王平村无烟煤燃烧试验。结果表明,飞灰循环燃烧后,飞灰颗粒粒径有所变小,飞灰含碳量普遍下降,且最大含碳量粒径有所减小,对提高燃烧效率作用显著。对中低质煤应选取较低循环倍率,在保证满意的燃烧效果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动力消耗和减轻受热面磨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黄姑鱼的耐低温能力,测定了不同低温(3、4、5、6℃)处理组96 h内(1、2、4、8、12、16、20、24、28、32、48、54、72、84和96 h)的死亡率,通过建立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黄姑鱼的半致死温度在2.94~5.57℃间;低温作用的84~96 h内对黄姑鱼的条件致死伤害最大,8~12 h内最小;随着低温作用时间的延长,黄姑鱼的累积致死伤害逐渐增大,至96 h时最大。  相似文献   

18.
低压脉冲渗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考虑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就炉压对渗氮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低压脉冲渗氮工艺能显著改善工业零件上的盲孔、狭缝或深槽等的内表面、散装件和重叠表面的渗氮均匀性,并在生产实践中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