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4个不同省份273个扩权县进行"准自然实验".结果表明,扩权强县政策显著提高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政策激励提高了县域生产总值的5.7%;扩权强县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厘清了思路,扫除了障碍,取得了更多的发展权利,并在管理环节上减少了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14个不同省份273个扩权县进行“准自然实验”.结果表明,扩权强县政策显著提高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政策激励提高了县域生产总值的5.7%;扩权强县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厘清了思路,扫除了障碍,取得了更多的发展权利,并在管理环节上减少了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程度反映了一个省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这就必然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我国现行的"市管县"体制越来越束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遵循我国渐进式改革的运行轨迹,客观上要求走扩权强县、扩权强镇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各县域经济关系的变化导致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的错位,进一步发展为行政区域内各县域之问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强县扩权是为了堆持经济区域各经济强县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通过各省相继的试点与探索,强县扩权、省直管县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更带动了人们对中国当前行政区划改革趋势的思考与争论。  相似文献   

6.
论“强县扩权”与政区体制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部分省区开始试行"强县扩权"的改革,引起广泛关注.强县扩权是在市领导县体制的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部分经济强县发展的本能职权扩张要求的情况下,省级政府在处理县市关系时作出的理性选择.笔者对强县扩权的本质、两面性和过渡性以及如何科学决策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探讨了强县扩权对未来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影响,指出其走向是"减少层次,省管县市",试行"县下辖市".同时还提出"城郊合治"、适度"切块设市"建制市设置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姚丽  谷国锋 《河南科学》2014,(9):1853-1859
在总结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县域经济的Moran’s I指数及其OLS估计残差值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性.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利用2000、2005、2012年相关数据,通过GWR的空间计量地理学方法,对河南省108个县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投资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向作用,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逐步减小;第二产业劳动力比例因素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大部分都具有正向作用,贡献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产业结构因素对于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消费水平因素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正影响,影响重要程度从西到东逐渐转移;储蓄水平因素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有正有负.在总结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县域经济的演变机制,文中以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第1届、第5届、第10届中国百强县为基本区域单元,借鉴市场潜能等方法,对百强县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沿海经济开始向内陆辐射,鼓励“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效应初步显现;与大都市的空间距离仍是经济强县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其重要性在增加;地区性因素、市场潜能也是经济强县的成长因素之一.基于此,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变异系数、聚类分析、空间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利用1990,2000,2010年河南省县域非农业人口数据,分析了1990年以来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90—2010年,河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大致为西高东低,西北部与京广铁路沿线部分形成一个"T"字形的县域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低城镇化率分布在开封—周口等黄淮地区.②城镇化发展较好的县域大部分分布在那些工业化水平高,资源丰富的地区,而那些传统的农业地区(如黄淮平原地区)城镇化率依然较低.③县域经济发展阶段、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是影响河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河南省重点发展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同时,注入更多的精力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完善县域产业结构,增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市管县体制存在着市县矛盾加剧、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行政成本、影响行政效能等主要问题,推行省直管县是克服市管县体制弊端的改革方向。近年来,以浙江为代表包括广东在内的二十多个省区进行了"扩权强县"改革,各地的改革调动了扩权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本文在对辽宁省管县体制存在弊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从市管县体制走向省管县体制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层次分析法在经济强县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8个重要指标做层次分析,确定所研究的全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排序位次,找出主要因素和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为决策部门提供经济发展切实有效的理论依据。并用贵州省每个年度全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例子说明回归模型及层次分析法对经济强县特征分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瑞 《创新科技》2003,(11):50-51
强省必须强县。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县域经济问题,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洪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抢抓机遇,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提高驾驭发展经济的能力,使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业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行政区划中承上启下、联系城乡、沟通条块的关键层次。我国县域人口基数庞大,县域面积广阔,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城乡“二元经济”矛盾突出。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如何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竞争能力,实现强县富民,是夯实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本研究立足于中西部县域地区,着重从财政角度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深入剖析,力图抓住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症结,寻找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加快发展河南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省必须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县域经济;缩小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关键在县域经济;加快中原崛起的步伐,希望在县域经济。促进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应做好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民营经济,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重视人才培养和激励,重视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县域尺度的城乡一体化类型是典型农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依据.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并借助ARCGIS空间技术平台,研究了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类型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五个关键因素,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居民经济收入四种城乡一体化地域空间类型.经济发展是县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动力,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是提升县域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重要推拉力量,不同县域的资源禀赋差异也是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促进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县域经济在河南省的经济总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关键就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17.
定量分析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等程度并辨明其构成因素,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2010-2016年GD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利用泰尔指数对比分析了人口数量、非农产值和城镇化水平3种权重下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等程度,并将研究单元划分为贫困县、市辖区、县级市和非贫困县4种类型对造成总体不平等的地区间和地区内贡献程度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在不断缩小,而且地区间差距对总差异的贡献度也在逐渐降低.得益于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下降幅度较为明显.但是地区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程度仍然逐年提高,这是由于市辖区和县级市地区内部差异对总差异贡献度的增幅超过了贫困县内部差异贡献度的减幅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3年县域截面数据,运用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对云南县域经济增长集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云南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县域集中分布在滇中地区,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县域则分布在滇东北、滇南、滇西南和滇西部分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显著;消费、劳动力与工业化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的促进作用.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市管县"体制下,我国县级政府的权力长时间处于弱化的状态,权力和责任不对称,财权和事权不平衡,权力和职能不匹配."强县扩权"改革的核心就是扩大县级政府的权力,使其财权、经济和社会管理权、人事权等权力得到强化.在扩权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做到放好权、用好权、管好权.  相似文献   

20.
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河南省县域经济与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明显,中西部地区为经济增长热点区.欠发达农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部分县域由冷点区转化为次冷点区.(2)河南省县域乡村转型空间相关性显著,县域经济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一致.乡村转型热点区分布在中部农区和豫西南部分县域,县域经济增长中心为乡村转型的次热点区和次冷点区.(3)河南省县域经济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耦合空间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对两者耦合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4)结合人均GDP划分出低水平耦合型、拮抗型、磨合型及协调型4种类型,超过80%的县市经济发展与乡村转型处于耦合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