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西方社会意识、传统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作为主体世界的人及其体验世界的方式也从传统中逆转,创作者既敏锐痛苦地感受世界的变化,又在创作中主动以新的表现手法去反映对象世界——意识流就是主体转向的客观必然,它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一种反传统的创作手法,是适应主体社会多元冲突的一种创新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思想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物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全新理解.与时俱进思想的基本内容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具体包含着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尊重物质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二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应树立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价值理念.三是实践主体的思想解放.四是主体要有大胆实践的意志品格.与时俱进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活世界是以人为主体的世界,是一个被人性化了的世界。生活世界的哲学观本质上就是对人的关注和重视。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实施没有突出主体性、远离“生活世界”、德育过程不够人性化等问题,借鉴和吸收科学的生活世界观,实现德育价值、德育内容、德育手段等方面的转变,以便进一步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学创作来源于主体世界表达的渴望,而主体世界的这种渴望起因于其与客体世界的冲突和交融,长歌当哭,纪念忘却,拯救灵魂,歌唱快乐,歌望在想像中的满足,想像中的酣畅淋漓等,均是学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可以用彤管和尺距书写、丈量自身,对主体的认知和解读亦有多重视角。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和中国学者张江教授从阐释学不同角度回答了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前者在语言学视域下寻觅“他者”踪迹,认为主体需在“他者”的交流中呈现自身;后者从心理学视域研究阐释的本质,认为主体的语言符号、动作行为等无不暗含了主体对于世界的阐释愿景。  相似文献   

6.
商主体是商法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商主体法定化原则是世界各国商主体法律制度的普遍规则,其重要意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理论界有关商主体法定化的一些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商主体进行了界定、阐释了商主体法定化的涵义,认为商主体的独立性是商主体法定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技术扩散是主体到主体间性的转换过程,不同主体所拥有的技术范式的相容或相斥影响技术扩散的效果;技术扩散是技术抽身而去而又旋即在场,是对新技术语境下客观世界重新解释的过程,扩散的技术对变化的客观世界具有解释功能。技术现象学视野的技术扩散可以概括为,随着主体变换以及扩散技术解释功能增强,技术意向性在技术扩散过程中得到有效展现。  相似文献   

8.
教育期刊的文化追求就是要自觉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之成为先进理论文化的承载主体,成为高尚道德文化的示范主体,成为现代科学文化的推动主体,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主体,成为世界优秀文化的吸取主体。  相似文献   

9.
罗贤英  罗英  罗贤平 《科技信息》2011,(36):I0037-I0037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正迅速多极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国家是世界经济的主体。发达国家宣扬贸易自由化,又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说明国家维护本国利益的作用并未消失。认为经济全球化已使民族国家的作用逐步消失,否定了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是世界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现有的世界经济规则多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应依据联合国宗旨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加快自身的发展。中国主张严格遵守联合国宗旨,建立世界多极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  相似文献   

10.
现代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世界历史性实践活动”和“世界历史性认识活动”造就出了“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我国的历史教育,应在强调“世界历史性”的同时,必须首先致力于使学生成为个体主体。  相似文献   

11.
就生命本体论而言,艺术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不再表现为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物质实体的主客两分、二元对立,而是一种生命本体意义上的主体自我与客体对象的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具体来说,人与世界在艺术审美态度中表现为主体的超越功利及客体的自由无限,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为物我相融相契。  相似文献   

12.
电影《断臂山》的成功离不开影片鲜明的叙述技巧。影片创作者在同一叙述层次和不同叙述层次中营建了多个虚构世界,这些虚构世界的存在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清楚各个虚构世界间的关系对影片叙述意图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学界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我国的学科馆员工作正遭遇瓶颈。分析了省属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现状,探讨了其开展学科馆员工作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消除障碍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对《世界通史》大学教材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世界整体的历史。但是,对世界历史学科应当给予一个怎样的定位?即对世界历史学科研究的对象、范围、任务、理论原则及实科特点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应当做出怎样的规定?作为大学教材的《世界通史》与学术专著作的《世界通史》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史学界都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学科化服务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并就近年来图书馆界关于"学科化服务"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以量化的方式描述了我国图书馆界"学科化服务"研究的状况和成果。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与意识形态存在着复杂微妙的关系。当文学作为主体去审美掌握客体世界时,它在本质上是不欢迎意识形态的入侵,但由于文学主客体整体构成中的意识形态成分的渗入,文学在内容上又可能出现某些意识形态成分,有时意识形态因素还很充分;当文学以客体的姿态与世界的需要主体发生关系时,文学将以自身为中介转化为功能性存在,在尊重自身美学品格的前提下,对世界的需要给予一定的满足,从而表现出某种意识形态的功能;当外在主体的要求无视文学本性,将其视为实现某种实用观念的工具的时候,这时的文学就有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从变量数学向现代数学过渡的历程可以看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数学开始有意识地背离经验,逐步开始研究可能世界;抽象程度在深入到更高的水平,数学的真理性开始受到质疑;同时,数学的动力也表现得越来越多样化,如生产实践的需求,理论思辩的突破,数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18.
理性和感性是一对相互依赖而存在的矛盾概念,它们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这种矛盾运动贯穿于人的发展的全过程,构成了人的最重要的内在特质。人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使发展走向其自身的对立面,二者的最佳关系,应该在对于人的解放这一根本的观照点上来校正。据此,在最能充分表现这一矛盾的文学中,可以把创作主体划分为理性的作家、感性的作家、矛盾的作家和宁静的作家,它们在不同的底蕴上标示了不同的文化变迁的根本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