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崔永峰 《甘肃科技》2012,28(5):49-50,45
通过从铬渣危害及国内铬渣干法解毒的方法原理、技术手段等方面对铬渣干法解毒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对几家铬渣干法解毒工程的技术条件、影响解毒渣效果的主要因素及监测结果的具体分析,阐述了铬渣干法解毒无害化处理和利弊.  相似文献   

2.
铬渣堆存现状及干法解毒工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十一·五”规划已把铬渣治理列入五项急需治理的重点环境工程之一,铬渣堆存量之大、治理难度之大对环境及铬盐企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压力.作者介绍了国内铬渣堆存和治理现状,重点探讨了目前应用较多的铬渣做烧结矿炼铁、旋风炉附烧、密封焙烧等铬渣干法解毒技术进展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矿渣的硅酸盐水泥和碱激发水泥3种胶凝材料对铬渣的稳定固定化效果,采用硫酸硝酸法、TCLP毒性浸出法以及半动态浸出法对固定化试件总铬和六价铬的浸出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铬渣的掺入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反应产生负面影响,当铬渣掺量从20%增加到45%时,试件抗压强度由50.4 MPa下降到25.8 MPa;浸出液中总铬和六价铬的浓度随着铬渣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用矿渣代替部分普通硅酸盐水泥,能够提高对铬渣中铬的固定效果,当矿渣掺量为45%时,固定效果最佳.碱矿渣水泥对低掺量的铬渣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但当铬渣掺量超过35%时,浸出液中铬的浓度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是全国铬盐大省,历史遗留铬渣数量大,如不及时处置,将对周边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通过对某铬盐厂产生铬渣的铬含量测定,并通过水泥固化实验,分析技术参数探讨了铬渣固化处置技术可行性。实验通过测定铬渣中六价铬及总铬含量,再通过水泥固化法,调整水泥用量比例,测定固化块渗出液中六价铬和总铬含量,最终确定能够达到《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场区的污染控制标准》的水泥最少用量和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5.
低温焙烧法综合处理铬渣和皮革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焙烧法综合处理铬渣和皮革污泥,对皮革污泥的热分解特性和铬渣中六价铬的还原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大于400 ℃的焙烧温度下,皮革污泥分解产生的CO、烷烃等还原性气体可将铬渣中的六价铬还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铬渣与皮革污泥的质量比(pm)对铬渣中六价铬的还原有重要影响,温度越高,焙烧时间越长,则铬渣中六价铬还原越彻底,增加皮革污泥的配量有利于铬渣中六价铬的彻底还原;在焙烧温度大于500 ℃,pm≤30的条件下,焙烧处理渣中六价铬的含量小于35 mg/kg,其毒性浸出试验浸出液中六价铬和总铬质量浓度分别小于0.3 mg/L和0.5 mg/L,符合解毒铬渣直接用于生产水泥、砖块等建筑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铬渣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铬渣的组成成分及对铬渣无害化处理常用的还原法、络合法、微波法、固化法及微生物法,分析了铬渣在工业上可用于铬铁钢、耐火材料和水泥行业,还可用于制造微晶玻璃、筑路及用作玻璃着色剂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沙铬盐厂铬渣污染的现状及铬渣的性质,进行了细菌柱浸解毒铬渣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需将铬渣制成颗粒,解毒工艺的最佳粒径为4~8mm;最佳pH为10.0;最佳温度为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铬渣浸出液中Cr(Ⅵ)的浓度由250.6mg/L降为0mg/L,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解毒后渣的浸出毒性为0.4mg/L,低于国家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标准所规定的1.5mg/L。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了钨渣低铬铸造磨球的制造工艺,通过与高铬铸铁相比较,对此钨渣低铬铸造磨球进行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
详细研究了微生物处理铬渣中6价铬Cr(Ⅵ)及其回收Cr(Ⅲ)的方法.研究成果表明,来自铬渣场的一株名为Ch-1的细菌能有效地加速Cr(Ⅵ)浸出和去除;此外,通过扫描电子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仪器(EDX)观察,Ch-1细菌能有效改变浸出后铬渣的结构,这有利于铬渣中Cr(Ⅵ)浸出及其解毒为毒性低的Cr(Ⅲ);最后经浸出毒性试验,淋溶渣的毒性为3.3 μg/g,远低于国家标准5 μg/g,且6价铬Cr(Ⅵ)的回收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铬渣是毒性较强的危险废物,通过实验室模拟化学还原处理技术,以亚硫酸钠为还原剂,将铬渣中毒性强的六价铬(Cr(VI))还原转化为低毒的三价铬(Cr(III)),考察不同的反应时间和亚硫酸钠用量对铬渣中六价铬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可以有效去除铬渣中的六价铬,当亚硫酸钠与六价铬的计量比为理论计量比的12倍、修复时间为15d以上时,总铬浸出浓度去除率最高(78%);继续延长反应时间或增加亚硫酸钠用量均不能有效提高去除率.随后加入磷酸钠作为稳定剂稳定解毒后的铬渣,当磷酸钠与三价铬的摩尔比为4∶1时,总铬浸出浓度为6.9mg/L,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3—2007中规定的总铬浸出浓度限值15mg/L,并生成稳定的CrPO_4·6H_2O晶体.此外,亚硫酸钠与磷酸钠分步加入(两步法)处理铬渣的效果好于两者同时加入(一步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和沉淀Cr3 的 pH范围较窄 (6 .3~ 9.5 )决定了采用NaOH或CaO时投药量必须严格控制 .MgCO3 在溶液中的少量溶解导致体系具备pH缓冲性质 ,且该缓冲 pH值 (pH =8.4)能够满足中和沉淀Cr3 的条件 ;Cr3 在MgCO3 表面生成Cr(OH) 3 沉淀的界面溶度积 (KSSP=10 -3 3 .50 )小于在溶液中的溶度积 (KSP=10 -3 0 .2 7) ,Cr3 在界面区域比在溶液中更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表面沉淀生成之后 ,MgCO3 表现出类似Cr(OH) 3 的动电行为 .采用含MgCO3 矿物菱镁石为净化剂 ,在较低用量下能够净化极高浓度含铬废水 ,不仅净化效果好而且具有沉降速度快、污泥体积小等优点 .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出pH5.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介质和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显色剂SAF分别与铜、铬形成红色络合物。在一般分光光度计上,双波长测定底泥中的铬,单波长同时测定铜.  相似文献   

13.
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沉积物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巢湖十五里河河口区设置18个采样点,分层采集沉积物样品66个,运用X-Ray衍射法、原子吸收法等对沉积物样本中的总氮、总磷、有机质以及重金属进行测试,并且分析了污染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Hg>Cr>Pb>Cu>Cd,具有中等潜在生态危害;沉积物中氮磷比值表明湖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有机物来源于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4.
T8钢的低温双辉等离子渗铬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T8钢低温双辉等离子渗铬工艺,分析了改性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测量了改性层的厚度、硬度及铬浓度分布,并对改性层进行了划痕检验。结果表明,T8钢在900℃以下温度进行双辉等离子渗铬也可得到良好的改性层。改性层由沉积层、碳化物层和固溶体层构成。  相似文献   

15.
不锈钢渣中的铬以尖晶石矿物相状态赋存时不易溶出,有利于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本文基于熔体非平衡凝固理论,采用热力学数据库FactSage 7.0研究了FeO添加量对CaO-SiO_2-MgO-Al_2O_3-Cr_2O_3不锈钢渣体系中尖晶石晶体析出温度、析出量、化学组成及铬元素赋存状态的影响规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尖晶石晶体为高温析出相,主要由MgCr_2O_4和FeCr_2O_4组成;随着FeO添加量不断增多,尖晶石晶体的析出温度逐渐降低,其最终析出量逐渐增加,析出物中FeCr_2O_4所占比例增加而MgCr_2O_4相对减少;铬元素的赋存状态未受FeO添加量变化影响,仍以尖晶石固溶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6.
选取美舍河上、中、下游底泥进行取样,测试底泥样品的物理参数(pH、容重、比重、含水率)、营养参数(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污染物(苯并α芘、总氰化物;锌、铜、镍、镉、总铬、铅、汞、砷)。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测试底泥中Cd<8,RI<150,属于无污染水平,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在上中下游表现出不同的情况,上游底泥中金属镉和铜、中下游中锌和镉高于其它重金属。综合分析底泥物性参数、营养参数和污染物水平,美舍河底泥可做种植土壤利用,底泥浸液白菜种子三天发芽率为84%,86%和80%,与种植土壤浸液发芽率相当(84%)。  相似文献   

17.
Three electrokinetic(EK)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remediation efficiency of Cr(Ⅲ) by EK-oxidation method an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es and p H buffer solution in EK-oxidation process. Sediments Cr(Ⅲ) can be oxidized into Cr(Ⅵ) effectively by KMn O4, but the oxidation efficiency is not proportional to the dose of oxidant, and chemical oxidation process leads to a bit lower buffering capacity of the sediment. Compared with the simple EK remediati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otal Cr in the sediments increased 32.6% by EK-oxidation method,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chromium in the sediment showed increasing trend from the cathode to the anode after EK-oxidation treatment. The p H control and KMn O4 improved the removal of Cr(Ⅵ) and total Cr from the sediments. Due to stronger complexation action of citric acid with Cr(Ⅲ) in sediments, citric acid in the catholyte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removal rate of total Cr in sediments. Finally, the removal rate of total Cr from sediments reached 60.9% by adding complex and controlling the p H of cathode and anode pond solution on EK-oxid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选用石英砂和载铁石英砂两种介质模拟环境介质, 以大肠杆菌C3000 为代表细菌, 考察细菌对Pb(Ⅱ) 和Cr(Ⅵ)迁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 Pb(Ⅱ)和Cr(Ⅵ)在载铁石英砂中迁移的阻滞系数(分别为4.793 和 1.212)分别大于在石英砂中的阻滞系数(1.145 和0.427), 表明Pb(Ⅱ)和Cr(Ⅵ)在载铁石英砂中的迁移能力低于其在石英砂中的迁移。在石英砂中, Pb(Ⅱ)和Cr(Ⅵ)在无细菌时迁移的阻滞系数(分别为1.145 和0.427)与有细菌时迁移的阻滞系数(1.230 和0.369)相近, 表明Pb(Ⅱ)和Cr(Ⅵ)的迁移不受共存细菌的影响。在载铁石英砂中, Pb(Ⅱ)在有细菌时迁移的阻滞系数(6.360)明显大于其在无细菌时的阻滞系数(4.793), 而Cr(Ⅵ)在有细菌时迁移的阻滞系数(1.212)与其在无细菌时的阻滞系数(1.037)相近, 表明细菌的存在会抑制Pb(Ⅱ)的迁移, 而对Cr(Ⅵ)的迁移不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预测重金属在土壤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无钙焙烧生产铬产品时产生的含铬铝泥的污染问题,本文在去除铝泥中铬成分后,采用聚乙二醇(PEG)600和六偏磷酸钠(SHMP)为分散剂制备了高纯Al2O3粉体。结果表明,Al2O3,粉体中未检出Cr、Fe等成分,为高纯粉体。加入0.5%PEG600为分散剂时粉体的平均粒径较小,样品颗粒的团聚现象明显减少,颗粒间层叠...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以三价铬替代镀锌层钝化溶液中的六价铬,实现镀锌工艺的清洁生产,利用中性盐雾实验(NSS)、Tafel曲线和扫描电镜对镀锌层三价铬和六价铬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电化学行为、耐高温性能和表面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NSS实验结果表明,三价铬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高于六价铬钝化膜,NSS时间可达84 h;Tafel曲线表明,三价铬钝化膜的腐蚀速率低于六价铬钝化膜,耐高温性能则高于六价铬钝化膜;SEM照片显示,三价铬钝化膜的表面形貌为致密结构,高温处理后膜层变化不大,而六价铬钝化膜表面为疏松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