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德育的对象是人,实施德育活动,首先必须要认识人,了解人、把握人的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目前,民办高校的德育对象是民办高校“80后”大学生,民办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做得有实效,必须研究民办高校“80后”大学生的独特特征,并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正确对待他们,这是民办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提高民办高校德育质量是由我国民办高校教育的现状决定的,应该结合民办高校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断探索民办高校德育工作规律,认真总结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经验,保证民办高校德育质量不断提高,实现民办高校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美国在高校德育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工作经验,形成一套实效性、科学化和可操作的高校德育体系。虽然美国在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诸方面和我们不同,但是高校德育的理念、内容和途径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文明成果,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探讨美国高校德育途径,可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雪峰 《科技信息》2013,(15):223-223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视,党中央先后制定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与意见。这就需要我们做到: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德育不能代替智育,但德育在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必须要从打牢"人生之基"的高度,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大学德育工作。经过阶段性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感到要做好民办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要有创新思维,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好地管理服务大学生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制,完善工作职能,统筹兼顾构建高校和谐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好地管理服务大学生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制,完善工作职能,统筹兼顾构建高校和谐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工作对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国家意识、创新意识、法制意识.高校德育质量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全面展开,又要抓住影响德育质量的主要方面重点推进.应落实好质量标准建设,工作队伍建设,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课外活动主阵地建设,德育监控体系建设等,从而提高德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蔡文学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7):95-96,105
作为学校德育的最高形式,大学生德育工作理所当然地承担着比中小学德育要求更高的发展提升重任,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目前虽然大学生德育在很多方面的工作实效都优于中小学德育,但无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与缺陷,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升级跨越。基于此,本文拟从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问题出发,以期在深入挖掘其潜在诱因的同时,对症下药地探寻出解决良策,进而为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进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阐明高校信息公开对大学生德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信息公开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高校信息公开环境中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以期为大学生德育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传统的德育课程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构建新的高校德育课程模式即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是新时代人的发展要求,是学生主体的强烈愿望,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而要建立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必须按照高校德育课程的人文特点以及高校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和成才需要,合理确定高校德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朱全华 《科技资讯》2014,12(19):163-163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各种专业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减,高职院校在此背景下扩张迅速,很多学生家长为了迅速找到对口工作纷纷选择高职院校。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现状为背景,对"四导制"管理模式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3.
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民族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是实行党委负责制,在新的时期,这种德育管理体制也暴露出其弊端:使民族院校的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封闭的德育管理体制使民族院校德育脱离社会、脱离民族地区的实际;使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自上而下的德育教育和灌输,学生及班级成为一种惰性的元素。构建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制应该从民族院校的实际出发,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德育领导体制,由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负责民族院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建立以学科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为基础,德育专职队伍为主导,调动社会力量实施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提高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发展对传统的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改革体制、完善机制,不断增强德育建设的活力;回归生活、感召心灵,不断增加德育建设的效益;整合教育、优化环境,不断赋予德育建设以崭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深入和完善,受资助的贫困学生群体也在迅速扩大,他们身上既有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有因较差的经济条件和特殊家庭环境所形成的不同气质性格,使得高校贫困生德育教育工作更为复杂和重要。通过分析工作的成功案例,探究高校贫困生德育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德育实效性低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既与德育功能赖以实现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关,又与德育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弊端有关。通过对构层级式的德育目标体系、不断拓展教育内容、关切学生的生活世界、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高校德育走出困境、提高实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调查发现,大学生公德状况呈现如下特征:道德观多元化与复杂化;知行严重脱节;高年级学生道德水平远低于新生等。这种状况与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及中国教育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提升大学生的公德水平,有必要在全社会尽快形成健康的道德回馈机制,而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则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8.
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出现了网络道德认知迷失、网络道德情感缺失与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网络社会特殊属性、网络立法滞后、高校人文教育缺失。化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践路径在于:提高大学生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加快网络立法、重视高校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方法创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德育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德育对象的主动性与主体性,以"灌输"现成结论与传授道德知识为主要方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德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德育内容严重单一化,功利性趋向过强,以政治教育代替德育教育,忽视深层次的隐性目的,忽视对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高校德育体系应积极加以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以基本道德品质教育为基础,构建高校德育新体系,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在成人高校已经形成共识。我们应分析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成人高校大学生的特点,研究加强和改善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