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陈宝铭 《海峡科学》2013,(10):60-61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研发支出符合条件的可以资本化,其余必须费用化,若将研发支出结转为固定资产是否也属于资本化的范畴?文章以某一高新企业为例,从项目立项、会计确认、信息披露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对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变化分析,就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研究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造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证方法 ,分析了近15年来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并比较了有关国家的数据.结果 总体而言,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但政府向高校提供研发资助可能会挤出企业研发支出.结论 以政府科技投入为主导,以企业研发为主体,调整高校研发投入结构,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2010-2014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分行业对国证分类下原材料行业、工业行业、消费行业、医药卫生行业、信息技术行业分别进行当期回归和滞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小板企业研发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总体上研发投入强度与盈利能力正相关,但不同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与盈利能力的相关程度与大小不同。研究结果对企业改善研发投入结构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不同行业应制定不同的研发战略。  相似文献   

5.
使用2007—2012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公司高管尤其是政治关联和银企联系方面的特征对研发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高管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银企联系和平均年龄与研发支出显著负相关。但高管持股水平和任职期限虽然与研发支出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企业为了持续发展,获取在市场中的有利地位,每个阶段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开发,这些支出在高新技术公司的经营费用中占比例越来越大.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报告的质量,因此,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十分必要.在介绍国际流行做法的基础上,就我国会计环境下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的合理性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2008—2015年处于试运行期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研究对象,对中关村企业在2008—2015年享受该政策的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政策试点的有效性。根据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logit模型做回归分析,分析企业科技活动内部支出和研发人员投入与企业享受研发加计扣除额的相关关系;通过反事实的倾向性得分匹配法研究相关企业在科技活动内部支出水平和企业研发人员投入水平的变化。通过研究得到,企业研发加计扣除额与科技活动内部支出、人员投入呈正相关关系;享受该政策的企业比未享受该政策的企业,在科技活动内部支出水平和企业研发人员投入水平上分别高出0.89%和0.74%,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从以上2个方面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试点政策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在进行投资前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而最终是否盈利则取决于收入和支出。员工的工资总额(劳动力成本的主要部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自然纳入企业家投资决策的考虑范围,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劳动力成本的合理估计对决策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基于聚类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实证分析对19个主要行业和31个省市自治区(中国大陆)的薪资水平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更直观的方式揭示内在含义,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比较主流国家研究开发费用不同会计处理的基础上,对高校参与企业合作进行高新技术研发项目中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提出合理划分研究与开发阶段,加强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使研发费用得到合理恰当的会计处理,从而将高校参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能否带来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技术研发支出对长期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基于合理的假设,构建了企业无形资产蓄积的多元回归模型,并以美国高科技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公司进行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会降低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蓄积;而企业进行非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长期而言会促进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蓄积等,为提高我国高科技企业经营绩效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研究与开发(R&D)活动中持续升温,R&D的会计处理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对当前R&D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剖析后认为,对R&D,追溯资本化法要比全额费用化法和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法更加合理,而将传统的追溯资本化法进行必要修正,能够使追溯资本化法更加完善、科学,不失为一种对R&D会计处理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R&D支出驱动中小企业绩效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D支出是推动企业创新重要源泉和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回顾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2006—2008年三年间连续披露R&D支出数据的116家企业为样本,研究了R&D支出与中小企业绩效关系。结果表明:R&D支出与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这说明中小企业改善和提升绩效水平需要把R&D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企业性质、企业上市年限也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规模调节了R&D支出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研发经费体系的发展历程。以科技研发经费发放全过程为视角,分析了科技研发经费发放主体、数量、领域及类别、对象。通过数据描述和文本分析,发现:(1)各部委尤其是财政部和科技部是政府经费发放的主体,财政部主要负责财政拨款,科技部主要负责经费分配,但总体来说企业在科技研发中投入更多经费;相应地,R&D经费支出的执行部门按支出数量排序,依次为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学校;(2)中国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公共支出的比例递减,但近年来稳定在4%左右;R&D经费投入强度逐年递增,且已超过一些发达国家;(3)虽然基础研究在R&D内部支出中所占比例最低,但科技经费的管理方开始越发重视基础学科;(4)科技专项计划类型的资助面向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现实需求,说明中国科技研发经费体系兼顾基础研究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电子设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使用了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方法,以2003年到2009年的工业总产值、R&D人数和R&D经费支出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电子设备制造业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电子设备制造业的R&D人数和R&D经费支出均与其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R&D经费支出对其经济增长有着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是省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力量.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不仅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也直接影响着省区的经济增长.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30个省区地方高校RD经费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参数估计;进一步通过计算30个省区2000-2014年地方高校RD经费量的数学期望值和标准差,对各省地方高校RD经费投入量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分析;最后对高校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优化我国地方高校RD经费投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投资者的利益的损害日以彰显,针对它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会计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2007年,我国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针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是否改善中国盈余管理的现象进行研究,选取2004年-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量上,分别采用不包括先下项目的应计利润法和包括线下项目的应计利润法。得出以下结论:整体而言,新会计准则并没有改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研究进一步对中国上市公司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研究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在行业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盈余管理的变化情况随行业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实证会计的研究领域和实证会计研究发展的推动力,指出了我国未来实证会计研究发展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的实质是收益类资产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最可能的交易价格,是尚未实现的收入,它体现着会计收益计量由"已实现"到"可实现"的转变。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的价值体现为未来收益。为满足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会计必须提供有关企业未来收益的会计信息。价值会计模式的目标是企业价值信息,公允价值是价值会计模式的理想计量属性。如果说收付实现制体现的是已完成收益,权责发生制体现的是已实现收益,那么公允价值是最佳估计制下的计量属性,它体现的是待实现收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数据资料,分别分析探究了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其中,会计稳健性是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一个特征。通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越不利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提高,而股权制衡度较高越有利于会计盈余薪资质量稳健性的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以2008-2010年中国钢铁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以及盈余管理的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钢铁行业盈余管理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钢铁企业在市场形势严峻的2008-2009年,倾向于调减当年盈余为以后年度储存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