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庭院水保模式是一种新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给出庭院水保模式的区域适宜性评价方法.建立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江苏省无锡市、南通市、徐州市为例.对庭院水保模式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以促进庭院水保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现状做出定量评价.然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系统分析影响该区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最后,针对各个制约因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明确了该县发展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其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生态环境恶化、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从治理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文章结合研究区治理模式,从分析其治理效益追寻导致该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从而探讨提出了嘉陵江南充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该文阐述了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现状,重点介绍了该区水土流失防控的主要技术,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封育措施,并指出该区今后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应加强深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该地区今后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地开发、利用、保护与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重点区生态环境遥感评价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遥感图像分析方法,结合地面考察和监测资料,对黄土高原这一特殊地区建立了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对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神木县、府谷县和韩城市进行试验性应用研究,取得了理想效果.文中主要对评价结果和评价方法与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关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主成份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等,而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还很少见.这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下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五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定量评价模型,并通过案例说明该评价模型的使用方法.模型不但能对区域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的评价,而且为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征询和综合评分法定性、定量分析评价重庆市万盛各景区旅游资源质量.并从该区社会经济、客源及交通状况几方面,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作了分析评价,得到了准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罗玉恒  周健  王具元 《甘肃科技》2013,29(2):33-36,29
区域水土流失数字模型对于水土流失区域的辅助决策、土地整理与规划及区域的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甘肃渭河流域为例,结合影响水土流失的各自然因子,进行了各项指标参数研究。运用GIS数据编辑与处理、地形表面分析、栅格计算、三维模型的创建等空间技术,集成了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地形数据、土壤分析数据、自然降水量统计数据等多来源、多类型参数指标,来构建该区域水土流失数字模型。  相似文献   

9.
青海东部地区大面积覆盖着黄土,沟壑纵横,地表侵蚀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影响经济建设.本文着重分析该区黄土侵蚀的实质与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和因素,提出合理防治地表侵蚀与保持水土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临汾市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技术,在分析水土流失敏感性影响因子机理的基础上,选取降水侵蚀力、土壤质地、坡度和植被类型等作为水土流失敏感性的评价指标,对临汾市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综合分级分区评价,并针对各区提出相应的整治对策.结果表明,临汾市水土流失敏感性区域分布较广,中度以上敏感区占研究区面积的71.1%.研究结果可以为区域生态建设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数据和典型地区监测资料显示,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有3个显著的特点:土壤侵蚀模数低,以水土漏失为主要过程,坡耕地是重要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的突出危害是导致严重的岩溶内涝灾害和大面积耕地丧失。21世纪以来,国家和广西区政府对于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 000km~2,遏制了石漠化,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形成了高效生态产业,创建了弄拉、龙何等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土保持模式。但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和内涝灾害防治力度不够,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内涝防治以及耕地资源丧失的水土保持工程。  相似文献   

12.
耕地土壤性质与气候、地形、母质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选取闽侯县367个代表性样区耕地土壤样品的分析数据,以有机质等20个指标做为分析因子,试用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分析,揭示土壤性质与外部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该县社会经济因子对土壤属性的影响小于自然环境因子的影响;水土流失对耕地土壤的影响尚不十分突出,但仍是影响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隐患;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测试和评价模型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影响土壤指标发生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土壤指标随土类的变化、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异规律、土壤指标对区域水蚀过程和形态的协同影响等角度对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本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影响全国范围内水蚀过程中土壤指标发生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容重、粉/粘、有机质含量;土壤指标值随土类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指标值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在地形等因子不变条件下,四个土壤指标的协同作用决定了区域水蚀过程、形态和危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水土流失土壤因子的宏观趋势性研究是可行的,但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疆地区水土流失的评估方法及损失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能源开发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显得越发脆弱.水土流失不仅使国民经济蒙受重大损失,也对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水资源保障构成巨大挑战.本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水土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为从水土流失带来经济损失的角度核算能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区高山深谷地貌显著,土壤侵蚀剧烈,水土流失严重.本文以昌都地区为例,以清华大学数字流域模型为平台,模拟了该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通过设置多种情景进行分析,预测了降雨量、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程度等因素变化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雨量变大显著增加土壤侵蚀,降水量减少或植被所占比例增加,能够减弱土壤侵蚀.在各高层带上植树种草能够有效减弱土壤侵蚀,然而"退耕还林(草)"的可行性有待未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和GIS的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省为例,在传统目视解译方法的基础上对遥感调查方法做了改进.通过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获得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水土流失分级指标,并使用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生成最后的结果.采用该方法能够及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等信息.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 (CSLE) model, this paper utilized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R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on data access and erosion factors database building to study prediction methods of regional soil erosion. The spatial analysis module of ARCGIS platform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rosion and the inter-relation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egional soil erosion in the research area. As a result, the mean soil erosion modulus of Bin County is 3 555.42 t/(km^2.a), which suggests moderate degree erosion. The mean soil erosion modulus of clayey meadow soil is higher than those of dark brown soil and black soil. Vegetation factor values are between 0.1-0.2. The mean slope gradient and slope length values are respectively 1.335 and 6.061 which shows slope length is a dominant factor. And soil type,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have remarkable relevance to each other. Therefore, RS, GIS and CSLE are applicable in regional scale to disclos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an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t soil erosion factor quantitatively.  相似文献   

18.
Theorie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regional objective 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gional objective ET (Evapotranspiration) is a new concept in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which refers to the total amount of water that could be exhausted from a region in the form of vapor per year. The objective-ET bas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llocates water to different regions in terms of ET. It controls the water exhausted from a region to meet the objective ET. The regional objective ET must be adapted to fit the region’s local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By improving the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the unrecoverable water in the social water circle, it is saved so that water related production is maintained or even increased under the same water consumption conditions. Regional water balance is realized by rationally deploying the available water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adopting new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therefore to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groundwater conservation, agricultural income stability, and avoiding environmental damages. Furthermore, water competition among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industrie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water use) may be avoided.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novative definition of objective ET, and its principles, sub-index systems. Besides, a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regional objective ET is developed by combining the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and the soil moisture model.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06CB403401) a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50721006)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北方的水资源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差异.总体来说,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缺水干旱地区,而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基本上是供大于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严重,缺水所造成的损失和环境的恶化更为明显.北方的降水减少和温度的增加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总趋势,由此引起的北方干旱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北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而南水北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性措施.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北方地区不同程度的缺水矛盾,使水资源问题不再成为经济的制约因素,从而加快北方地区的发展速度,缓解环境的恶化.南水北凋工程实施后,受水地区的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以及地表植被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这些变化对局地气象环境的影响.所运用的模式是美国NCAR/PSU联合研制的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在其中我们耦合了陆面过程模式OSULSM.研究表明,由于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北方地区的蒸发量也相应增加,调水量的50%以上被蒸发,同时北方地区的降雨量增加、地面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随着季节冻土区的交通网络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季节冻土区边坡工程冻融灾害问题越发严重。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国学者虽积极开展研究;但较少有人通过试验手段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对季节冻土区边坡的影响。使得季节冻土区边坡因春融期地下水上升引起的冻融-渗流稳定性问题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揭示季节冻土区粉质黏土边坡在不同初始含水率、相同坡比的条件下,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粉质黏土边坡在春融期破坏形式由浅层滑坡破坏向整体破坏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