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根据Hartree-Fock和混合密度泛函B3LYP理论,用6-31G*基函数研究了C78富勒烯分子的静电势,比较了两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分子静电势值的大小,静电势图形和静电势差值曲线,分析了富勒烯的电子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2.
根据Hartree-Fock和混合密度泛函B3LYP理论,用6-31G*基函数研究了C78富勒烯分子的静电势,比较了两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分子静电势值的大小,静电势图形和静电势差值曲线,分析了富勒烯的电子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应用改进的基本度量理论(MFMT)和微扰理论分别表达硬球作用和缔合作用对自由能泛函的贡献,得到了A2B2型缔合流体在硬球粒子表面的密度分布表达式,进一步计算了缔合流体在硬球粒子表面的径向密度分布,并探讨了体相密度、硬球粒子尺度和缔合能对体系密度分布和剩余吸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半透膜的性质在生命科学、化学以及化学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带电半透膜附近各种离子的分布情况,其中除静电作用外,膜与其附近的离子之间的色散能用方阱势能函数来表示。研究表明用密度泛函理论预测的不同膜面电荷密度和不同离子直径比情况下离子在半透膜附近密度分布与M on teC arlo模拟数据符合得很好。密度泛函理论预测结果表明,膜面电荷密度越大,被吸附到膜中的离子越多,膜面电荷对大离子密度分布的影响要大于小离子。  相似文献   

5.
酞菁钴由于在无机/有机二极管中表现出的诸多显著的特点而受到关注.为了更好的理解其内部的载流子传输的微观机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广义梯度近似,关联函数选择Becke exchange plus Lee-Yang-Parr(BLYP)计算了其能带结构.并由其能带结构计算了电子和空穴的有效质量,得到电子的迁移率是空穴的两倍多.从而说明与其他很多的有机材料相比,酞菁钴电子的传输是占主导的有机材料.  相似文献   

6.
在巨正则系统的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把Parr等人提出的原子与分子体系的电负生与硬度的定义应用到分子化学中,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最新发展的DFT-LDA/NL方法计算了一些过渡金属羰基分子片的E(N)-ΔN能量曲线。结果表明,分子片的能量函数E是凸函数。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在整数电荷处出现导数不连续。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纳米粒子对硬墙边双亲分子密度分布的影响。通过组合Rosenfeld的基本度量理论和Schmidt的密度泛函理论,将系统的巨势表示为双亲分子局域密度和纳米粒子局域密度的泛函。结果发现,纳米粒子的加入会促使双亲分子大量向硬墙边聚集。当双亲分子体积分数比较小的时候,纳米粒子的加入会导致双亲分子在硬墙边的分布出现由耗尽到吸附的转变。随着纳米粒子数目的增加,双亲分子在硬墙边的取向具有更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原子和分子体系的密度泛函计算检验了LDA、B88、BR89、B2000、VSX和作者提出的CPX等6种交换能密度泛函的精度。非定域校正使原子的交换能计算值有很大改善,其中用B88和CPX泛函的计算结果最好。对于只含轻元素的分子,除LDA泛函以外,用其他泛函计算的原子化能都比较好,接近或者稍微超过MP2方法的计算精度。对于含重元素的分子,原子化能的计算误差显著增大,B88、CPX和BR89泛函给出的结果比较好一些;VSX泛函的精度还不如不加梯度校正的LDA泛函。非定域校正并不改善第一电离势的计算结果。VSXC泛函虽然用于只含轻元素分子的计算比较成功,用于含重元素体系计算效果很差。作者提出的CPX泛函的表现还比较好,通过仔细优选参数,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对含重元素体系计算精度也较高的交换能密度泛函。  相似文献   

9.
基于Hartree-Fock和密度泛函理论,用几种不同水平的基组对CH3Br和CH3I分子价轨道电子动量分布进行了计算,并与Minchinton等人的实验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得到的计算结果有很大的改善,与Minchinton等人的实验符合较好.对CH3Br分子,计算结果的改善主要是使用了有极化、弥散函数的大基组.对于CH3I分子,则主要是来自考虑了相对论效应的LANL2DZ基组.  相似文献   

10.
在Tarazona的内禀自由能的权重密度近似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权重函数和一新的内禀自由能密度泛函.应用这一泛函,我们计算了硬球—硬壁介面的密度分布。得到了与模拟结果更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个固液界面高分子吸附的格点密度泛函理论。该理论解释了相邻格点的相互作用以及由高分子链连接导致的长程相关性。在均相混合Helmholtz自由能和简单加权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局域和非局域贡献的Hemholtz自由能泛函。该理论所预测的密度分布与计算机模拟结果吻合很好,与Scheutjens-Fleer理论结果相比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考察2-羟基-3,5-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气界面形成单层膜的过程,通过体系各组分的密度分布分析单层膜的形态,采用径向分布函数和氢键分布考察含有羟基的极性基在界面处的吸附构型,并根据转动时间相关函数对双疏水链的吸附构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羟基的存在减弱了极性基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增加了分子的饱和吸附量;两条烷烃链具有不同的界面吸附构型,烷烃链间的叠加缠绕增强了溶剂对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迭代解变长码(VLC)和低密度校验码(LDPC)的解码器.该系统主要由两个软输入和软输出(SISO)的模块组成,能利用VLC码字结构和马尔可夫信源之间的相关性来纠正误码.由于联合解码算法降低了误码率,使得LDPC的迭代次数大大减少,补偿了联合解码过程中所需要的联合信源信道变长码解码器(JVLD)的计算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联合迭代解码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分离解码器.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进行多次、大规模爆破成腔试验研究存在一定难度,本研究采用爆炸流体动力学数值分析方法,模拟土中爆腔形成和周围土体挤密效果。对现场爆破试验采集到的爆炸波波速进行分析,推导出土壤的相关参数,然后采用基于ANSYS/LS-DYNA中多物质ALE 算法,对土中爆破成腔进行分析,得到爆腔大小与土体压实度关系以及爆腔周围土体密度随爆心距变化关系,爆破成腔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爆破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密度电法探测地下空洞时,由于受到地下空洞类型、地下电流分布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导致探测结果有所偏差.利用ANSYS对典型地下空洞地电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探测精度不仅与空洞埋深、电阻率值高低及相邻洞体间距有关,还与所采用的探测装置类型、电极间距等因素有关;还通过对实际煤矿采空区开展高密度电法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也证明将数值模拟技术与现场实测结果相结合,对于补充解释和准确判断地下空洞的分布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专业镇是促进县域经济崛起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文主要以广东省专业镇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研究工业专业镇、农业专业镇和服务专业镇的时空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专业镇布局的边缘特征和聚类特征,并从就业密度视角解析镇域经济发展与专业镇空间集群的空间关系,提出政策启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广东省60.6%的专业镇主要为工业专业镇,且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和粤东地区,而农业专业镇主要分布在欠发达的粤北地区,服务专业镇数量最少;2) 广东省专业镇的空间布局符合空间界面理论,在空间上主要形成了珠三角集群、江门—佛山—中山集群和东莞集群,呈现出“雁群效应”;3) 广东省就业空间呈现出多中心态势,镇域就业密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与专业镇的空间集群具有较强的空间一致性,而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河源、韶关、清远等粤北地区.最后提出了强化对口帮扶和跨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以现代科技促进农业专业镇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域密度泛函分子集团方法研究了两个C60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性质,在平衡位置附近,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解析形式--Lennard-Jones势来描述,Lennard-Jones势中的参数为ε=3.620eV,σ=8.615A。还计算了电子结构随分子中心之间的距离γ的变化关系。γ=9.67A时达到平衡。γ减小时,最高占有态和最低非占有态之间的能隙减小;γ减到约为平衡距离的88%时,  相似文献   

18.
分子模拟研究小分子在聚硅氧烷中扩散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法,在298 K的温度下,对H2,He,O2,N2,CO2,CH4,H2O以及ethanol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丙基甲基硅氧烷(PPMS),聚辛基甲基硅氧烷(POMS)以及聚苯基甲基硅氧烷(PPhMS)4种聚硅氧烷体系中的扩散进行模拟.选用对凝聚态的结构和性质描述更为准确的COMPASS分子力场模型.体系进行能量优化后得到的密度和玻璃化温度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对比表明模拟体系接近于真实体系.随后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小分子的运动轨迹,对小分子扩散的两种方式进行了讨论,探讨了侧链对扩散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广州地区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自然种群每年有2个密度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1月到5月,最高密度在3月到5月中,第二个高峰出现在11月到12月。本文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大气压等物理环境因素对各虫态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各因素对种群动态起综合性影响,但不同因素作用的强度不同,即使是同一因素在不同时期影响的强度也有差异。在1月到4月,各虫态的密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5月以后,随着温度增加而下降,以1月到6月收集的种群动态的资料与温度进行相关分析,有的年份呈正关,有的年份呈负相关,在7月到12月,种群的密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加,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季节收集的卵的孵化率无明显差异。降雨量对幼虫、蛹的密度有很明显影响,呈负相关。降雨对成虫数量呈负相关影响,但未达显著水平。降雨对卵块数量影响不明显。成虫的数量与大气压成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