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行业收入分配是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进行了阶段描述分析,然后探计了影响我国行业收入分配的五大因素,最后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是:人力资本因素、行业劳动生产率与行业收入水平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行业经济发展水平、外资利用程度与行业收入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货币流动性过剩和城乡收入差距是困扰我国经济运行的两个主要问题。本文采用1991-2007年的数据,对货币流动性过剩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流动性过剩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长期的正相关关系,且互为因果关系,但城乡收入差距对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影响远大于货币流动性过剩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逐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解决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金融发展在其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金融的迅猛发展,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对浙江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表明:浙江省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与收入差距呈正相关,金融发展效率与收入差距呈负相关。据此提出三条建议:第一,推动农民贷款便捷化,保证农村金融又好又快发展;第二,研究金融新品种,提升居民金融素质;第三,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运动心理学知识,探讨了体育院系学生专业学习中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体育院系大部分学生成就动机很强,测验焦虑较弱,智力水平较好;(2)学业成绩与智力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与测验焦虑之间存在着更为明显的负相关;(3)测验焦虑与成就动机、智力水平、学业成绩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4)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微弱的正相关,说明体育院系学生成就动机与效果之间尚有差距二  相似文献   

5.
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贠鸿琬 《河南科学》2009,27(7):875-878
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1980—2007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也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8—2018年全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只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人口老龄化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则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随着上市公司自1998年开始披露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以来,人们注意到许多难以理解的现象,比如连年亏损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却获得了相对丰厚的报酬。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增长率与公司业绩增长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符合锦标赛理论的预期,说明适当拉大员工薪酬差距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国有股比例不同的公司的激励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1990―2016年的时间序列进行数据处理并构建VAR模型,研究安徽省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两者呈负相关,即随着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会随之缩小。因此进一步规范发展非正规金融、合理规划农村金融发展是缩小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1990—2010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第三产业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为样本,考察第三产业发展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这3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且第三产业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单向Granger因,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加大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两个关键”时期: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二是经济走向发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开是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积极动因。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差距呈全面扩大的态势。如:城乡居民之间、城镇居民内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居民的财产收入等等都存在收入差距拉大的态势,已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调整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利用山西1996年到2010年间的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口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六个变量,对影响山西保险业发展的各因素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对山西省保险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结合山西保险业现阶段情况,对山西保险的发展和规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商业性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出 疗保险同业性医疗保险的区别,阐述了发展商业性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对影响商业性医疗保险市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医疗保险体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区内四大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也日益明显,产业结构、地方财力相差悬殊,区域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自然、社会、政策、制度、市场及管理等多种约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善和缩小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应调整指导思想,协调和选择适合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创新财政预算制度,增加对边远落后地区的基础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四大问题;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这是市场竞争、历史长期发展、税收调节不力、社会保障制度滞后、自然地理条件差异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坚持基本分配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河南省三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原村210个农户的实地调查,对比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文化教育服务投资、兼业程度、信贷发育程度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农区,农产品商品率对农户经济收入的贡献呈负面影响,且程度较弱.指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行为有重要影响;加强农村市场化信息建设、扩大就业范围、合理引导农户投资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起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而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垄断性行业的高收入。行政垄断和国有经济垄断是我国行业垄断的两大特征。垄断性行业高收入的原因有:政策性干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政府职能越位、市场机制不完善、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法滞后等。为此须采取以下措施: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各行业的收入水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政府市场监管职能和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市场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实证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市场化水平已突破了临界水平,但是城乡商品市场发展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构建了中国城乡商品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出1978-2007年间城乡商品市场发展协调度,并通过工具变量回归分析了影响协调度的相关指标.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中国城乡商品市场发展日趋协调,主要体现在协调动力和协调保障因子上,而协调状态因子则几经波动.GDP、城市化和工业化对于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商品流通速度对于协调度也有着积极的贡献,城乡贸易壁垒则对城乡协调发展起着一种非线性的影响,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对国际上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指出我国应借鉴国际较成功的经验,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经济改革期间我国寿险需求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保险学原理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 ,建立了我国寿险需求函数的计量模型 ,并估算了我国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 .本文的实证结论为 :银行利率对寿险需求量的影响不显著 ,因未见于任何相关研究 ,而成为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模型有助于对我国经济改革期间的寿险市场进行预测 ,也有助于保险公司在中国进行市场定位 .  相似文献   

20.
政府干预在东盟四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其特征包括权威的政治体制,政府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中对市场的干预,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等。这些都为东盟四国取得快速而稳定的增长提供了基础。研究东盟四国政府干预的特征和方式,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