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调研认为萍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助于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农村社会乡风文明、乡村经济转型发展和精准扶贫。提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推进剂,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对萍乡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脱贫攻坚阶段,十八洞村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之路.在后脱贫时代,如何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十八洞村,应继续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历史责任,打造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先行示范区.基于多年实地调研与思考,从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土地整治、乡村治理、片区联动等方面提出了十八洞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路径,以期助力精准脱贫首倡之地在乡村振兴路上,走在前、作示范,展现首倡之为,发出首倡之声.  相似文献   

3.
在脱贫攻坚阶段,十八洞村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之路.在后脱贫时代,如何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十八洞村,应继续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历史责任,打造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先行示范区.基于多年实地调研与思考,从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土地整治、乡村治理、片区联动等方面提出了十八洞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路径,以期助力精准脱贫首倡之地在乡村振兴路上,走在前、作示范,展现首倡之为,发出首倡之声.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开局之年,既需要总结扶贫的科学经验,也要直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使命.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以广西大新县扶贫产业培育为例,分析扶贫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通过对大新县扶贫产业培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扶贫产业在乡村振兴视阈下实现转型和升级的现实性.从产业规划引领、长效机制建立、生产要素驱动三个方面着手,为进一步实现全面可持续脱贫,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连片特困情况突出的问题,针对于现存的问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以多维贫困的视角构建的扶贫路径体系、构建广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大社会扶贫格局、扶贫绩效评估科学化和防止返贫的机制措施要到位等扶贫对策。  相似文献   

6.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是深入推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现农村全面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民族村寨发展策略之一。研究设计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精准扶贫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基于贵州省金沙县温泉村调查,分析研究案例村特色旅游产业精准扶贫的水平。研究认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贫困人口融入、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转型升级存在困难、旅游扶贫经济基础较差、旅游扶贫链接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鉴于此,从顶层设计构思提出精准识别扶贫受助对象、精准鉴别旅游项目资源、精准认识扶贫政策环境、精准打造社会参与平台、精准践行组织体系建设、精准创新产业融合道路、精准教育村民发展观念几个方面,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精准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7.
金融扶贫在甘肃省精准扶贫战略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也是未来扶贫及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措施。本文以甘肃省建设银行的金融扶贫为例,概述其金融扶贫的现状及成效,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甘肃省金融扶贫不断完善,助力剩余贫困人口尽快脱贫。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市场、社会等外部资源进入乡村社会,乡村组织在承接这些资源的过程中却呈现出既"脱嵌"于乡村社会又"脱嵌"于乡镇政府的双重"脱嵌"情境,其发展逐渐"悬浮化".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文章基于嵌入性理论,从政治嵌入、文化嵌入、认知嵌入和关系嵌入四个维度探索乡村组织嵌入性发展的实施路径,以期实现乡村组织嵌入乡村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是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通过梳理国家层面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以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经济开发为核心、以贫困区域为核心、以精准为核心的贫困帮扶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5个发展演变历程,在深入探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继起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构建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立足凉山彝族自治州实际情况和已有文献研究的区域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河坝聚落区、山坡聚落区、二半山聚落区、高半山聚落区4个区域,根据区域特性提出乡村振兴差异化推进路径。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分区分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振兴与其他发展战略的衔接路径4个方面探讨了配套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对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实施文化精准扶贫,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贫困村民的经济、文化双脱贫,既是小康社会应有的内涵,也是文化精准扶贫应循的正确方向。以贺州市为例,本文试从基层图书馆切合精准扶贫的时代需求,进行建设、管理、服务方面的创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与社会教育职能,为精准扶贫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而精准扶贫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苹果是贫困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如何利用苹果脱贫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6日的洛川纸袋70#苹果现货价格,以及期货市场苹果主力收盘价等数据,通过单位根(ADF)检验、格兰杰因...  相似文献   

12.
基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独特优势,通过对福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从招生、资助、培养、就业、培训等方面探析提高福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成效的路径,同时为充分发挥福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致富作用,建议在教育经费、扶贫基地、就业准入和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充足的保障,从而助力福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下贵州山区森林转型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山区森林转型及其路径,为促进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实现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基于1975~2010年全国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遥感解译数据,选取贵州省森林转型研究案例,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森林转型路径分析框架,探讨贵州省森林转型及其路径,分析森林转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1975~2010年,贵州省森林转型呈现出U型曲线的形态,森林转型拐点为1984年;2)贵州经济林种植、人工造林等"森林短缺路径"对森林面积增长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但未来"经济增长路径"作用将越来越大,人口城乡迁移及其造成的农地边际化过程,对森林转型的驱动作用将更为重要;3)森林转型的两条路径对乡村植被恢复、景观优化乃至生态宜居环境建设都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提高乡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生态宜居、产业发展和收入增加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森林转型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农村电子商务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优势,介绍了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有效保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生态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带动生态经济发展和提高村民生态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理念手段较为滞后,农业生产污染亟需解决,农村生活条件有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仍需加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必须以新时代“两山”理论为指导,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绿化工程,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乡村生态振兴的时代红利,共建美丽清洁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科技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脱贫攻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16年,广东省科技厅被首次纳入全省扶贫开发"1+N"政策体系,实施科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两年来,省科技厅扶贫驻村工作队定点帮扶河源市东源县三洞村,在科技精准扶贫、脱贫的过程中,针对当地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和生产技术落后的现实状况,将治穷与治愚相结合,把脱贫与扶志扶技相结合,坚持把科技作为推进当地扶贫攻坚战略的主要抓手。驻村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抓党建促脱贫,夯基础补短板,加强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一村两品"产业,探索"一户一法、一户多法"等帮扶措施,帮助三洞村及贫困户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为他们插上了致富的翅膀,也为广东科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可复制、能推广的技术路线和模式。本刊对省科技厅驻三洞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李延军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如何推动农业农村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实践表明,乡村文化教育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乡村文化教育是有成本的,需要资金支持。该文以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块所村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的力量,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农村全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是中共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大扶贫举措,古浪县抢抓政策机遇,把生态护林员项目作为一项重要脱贫工程来抓,通过挖掘地方贫困户在森林草原资源管护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依据政策,精准实施项目,不但使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管护效率,极大的增强了群众爱林护林保护生态的意识,产生了积极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加快了精准脱贫步伐,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面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补齐"精神短板",满足群众需求。2018年2月6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县委宣传部、县经信科技局、县教体文广局、县卫计局、县司法局、县科协等18个部门在大窝镇陈垇村组织开展文化科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我国彻底解决了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问题,但脱贫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实现高质量减贫仍面临挑战。2020年后实现高质量减贫具备持续减贫的制度优势、帮扶优势以及减贫基础优势等发展优势,但脆弱性脱贫返贫的风险挑战依然存在,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扶贫举措有待优化,中西部农村的减贫发展环境仍需升级,贫困边缘人口的脱贫致富能力尚需提升等因素制约着2020年后的高质量减贫。为破解2020年后实现高质量减贫的制约因素,需构建以防止致贫返贫为底线的长效防贫机制,注重以标本兼治为原则的持续减贫举措建设,重视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减贫环境建设,增强以志智双扶提能力为核心的脱贫能力建设。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还探讨了实现2020年后高质量减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优势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