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日益频发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重视且不可回避的一项工作。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和政府公信力,是在非常态下对国家政府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检验,也是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促进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系统建设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问题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在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众多实际问题的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充分意识到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性,而且,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已获得国务院通过,重庆、浙江、海南、河南、广西、云南、新疆、湖南等省、自治区也已颁布了地方性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浪潮下的现代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出高频次、大规模和常态化的趋向,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成为各国政府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具有刻不容缓的意义。三峡库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于和谐库区建设具有尤为特殊的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三个结合",调动"三种力量",抓好"三个环节",切实提高三峡库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打造和谐库区的安全网。  相似文献   

4.
突发公共事件的院前应急医疗救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范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院前应急医疗救援.方法:对国内、省内近年政府颁布的相关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进行复习综述.结果:突发公共事件的院前医疗救援应按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习,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按应急预案分级分类实施.结论:突发公共事件的院前急救极为重要,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院前医疗救援工作应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做好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各种公共突发事件也有扩大的趋势,因此如何预警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摆在了各级政府和专业机构面前。本文从城市应急系统包括应急体系设计、应急管理系统设计、应急四阶段应急系统的作用、应急管理模块功能及应急与其它系统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普通城市应急管理体系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岳静 《科技信息》2010,(34):I0058-I005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开始进入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给我国现代化进程造成巨大损失。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自身的公共形象,若是处理的不好可能会降低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和支持度,甚至可能导致政治的不稳定。因此,政府必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生活中公共危机事件频发,这些事件都对社会稳定、政府工作、普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影响甚至造成危害。如何避免或者减轻公共危机事件带来的严重后果,成了政府和民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研究——雪灾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问题不断涌现,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可以让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纳入有步骤、有条理的进程中,让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本文以雪灾为例分析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建设》2005,(C00):8-9
为适应“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提高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和有关专项应急预案规定,加快形成为应急管理提供技术设施、物资装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长效保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考虑“十一五”专项规划时,专列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建设规划”项目(简称应急响应体系建设规划),2005年4月该项目正式列入2005年专项规划编制计划(发改规划[2005]537号),目前已开始着手组织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赵建 《科技信息》2012,(7):317-317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增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国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灾难频发的时期,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总会遭遇程度不同的天灾或人祸,而当前我国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作为公权代表的政府必须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实现政府应急管理常态化,已经成为政府管理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2.
对完善政府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越来越多的人们予以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也不断对其加强了法制上的建设。本文在对完善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应在重新规划区域建置、增强应对实力,贯彻引咎辞职、增强责任制以及加强权力审查、提高行政监察这三方面进行大胆改进与创新,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或减少其所带来的损失,从而进一步完善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有电子政务网络的虚拟水平应急信息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是政府的“政务”内容之一,基于电子政务网络的应急信息系统自然也是“电子政务网络”的业务之一。本文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从理想应急信息系统模型出发,结合现实电子政务网络的特点,给出具体的虚拟水平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建议。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系统之所以很难规划,是因为它首先是一个政府工程,同时也是个社会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建设》2005,(C00):131-134
在新形式下,政府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要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已建成的各种应急管理和通信系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各有关部门能够协同作战,让各种应急系统之间能够“对话”,也就是常说的“应急联动系统。”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应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及其特征,分析了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类型,阐述了图书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原则和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6.
邓波 《信息化建设》2005,(11):49-51
近来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突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为代表的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的政务公开程度也越来越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在政府工作中所占的权重越来越大。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首届中国政府电子政务论坛上,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特别指出,建设应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共危机突发,政府自然在应对这些危机中起主导作用,但它也有一些局限,这时就需要一些有组织的机构--非政府组织来协助政府处理好公共危机.本文从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基本特征,同时是危机隐患的发现者和预防者、公共应急资源的筹集者和监督者、危机处理的重要参与者、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时的"政府搭档"的角度来说明它在公共危机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并呈现出多元化,强扩散性等特征。针对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执行力在危机决策意识、制度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笔者认为,增强危机决策意识,建构科学的危机决策体制和完善的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以及实行科学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有效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路径选择。而政府执行力的水平,是衡量政府应对和处置公共危机的重要变量之一,也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如何协调好国家公权力和公民私权利之间的关系既是解决突发公共事件本身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还是国际人权保护的必然要求。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同时在比例原则、行政公开原则、权责统一原则等一般原则及公权力优先原则、有限行政紧急权原则、有限救济原则、基本人权不得克减原则等特殊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分级、公民抵制权、国家赔偿、信息公开等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切实协调好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各领域矛盾凸显,汶川地震、高危行业生产事故、瓮安事件等突发性公共事件分别从自然、经济、社会等角度给我国政府带来了各种灾难和危机的考验。就我国危机应对传统而言,政府是理所当然的主导者,但政府自身职能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须与媒体、企业、第三部门及公众形成联动的危机治理机制。本文基于善治理论,对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责任的立足点及责任的有效履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