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网络的生存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多域光网络的跨域段保护机制。该机制改进现有"按域分段、域内保护"的段保护方案,将保护通道跨接在受保护域的前后邻域的边界节点上,使得工作通道中相邻的段之间互相重叠,从而实现对域边界节点和域间链路的完全保护,克服了现有方案中要求网络相邻域之间共享边界节点的限制。分析了这种新机制的信令过程以及相关性能参数,通过仿真计算与一般的通道保护机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跨域段保护机制具有更快的保护倒换速度和较好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紧急节点群通道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应用于环境监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既要处理时间敏感的紧急事件又要延长网络寿命这一矛盾,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紧急节点群通道机制,它使多个相邻的紧急节点组成紧急节点群并对其建立高速群通道,同时对通道外的节点休眠。通过NS2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延时低、节能的特点,在提供有效的通信能力的同时还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具有较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广域环境下,Web服务信息的共享和同步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介绍了如何利用UDDI建立跨域环境下的全局Web服务资源管理中心,实现UDDI节点间的数据同步,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更改记录的UDDI数据复制方案,采用事件机制,动态监测UDDI数据中心上的数据更新,并基于UDDI复制拓扑图,更新相邻节点的服务信息。实验结果显示和传统数据同步方案相比,在复杂的网络环境里,改进方案平均能够提高20%的系统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日益去中心化的物联网场景中,为了解决由于单节点故障、间歇性的无线连接以及设备之间缺乏信任而导致的包括身份隐私泄漏、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等问题,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并设计了面向物联网异构设备群的跨域隐私保护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以及链外存储技术构建可信数据共享平台;为了保护设备的隐私,本系统通过跨域身份认证模块确保设备以匿名方式进行跨域身份认证;采用属性加密技术实现跨域安全通信模块,为设备提供细粒度的数据控制访问;此外,本系统还为设备部署通信中间件来提高物联网设备与区块链节点之间的通信效率。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系统原型可以在确保设备不泄漏身份隐私以及保护通信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达到较高的跨域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个openflow网络自治域提出各域共同合作完成虚拟网络映射,由于各域公开的信息有限,传统的单域映射方法不适用于虚拟网络跨域映射,文章提出一种竞价机制的跨域虚拟网络映射框架(bidding multi-domain virtual network mapping,B-MDVNM),在框架内针对虚拟节点映射采用启发式均衡算法(balancing heuristic algorithm,BHA),并通过仿真实验和现有的虚拟节点映射算法从效率、开销、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来验证BHA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兴起,将有越来越多的隐私信息通过多媒体传感器进行传输,因此,必须对多媒体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加以保护,以达到隐私保护的目的。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密钥预分配方案,它利用椭圆曲线上的不同基点作为种子密钥,并基于种子密钥进行倍点运算生成私钥环,该私钥环在节点部署之前被分配给每个传感器节点,通过选择合适的私钥环大小,两个相邻节点共享相同私钥的可能性高,其他不共享私钥的相邻节点亦可通过路径密钥经由中间节点实现安全通信,从而保障整个传感器网络的隐私通信安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网络连通性和防御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的保护型馈线自动化方案.配电网络中相邻连接的保护单元相互交换带方向的故障信息,实现馈线故障快速切除,完成故障隔离和系统重构,瞬时性故障通过重合闸恢复供电.在光调制解调器(MODEM)中通过编码将通讯功能和电平(即故障标志)传输功能分开,故障标志传输不需要专用的通道.光MODEM之间的帧传送是自主的,相邻MODEM间能够快速地传送电平信号,实现了点对点的故障信息交换、提出的快速保护方案通过了动模实验,在实际配电系统中运行了2年,对有通讯通道的城市配电系统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P2P网络的节点安全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P2P网络中节点安全认证的需求,确保消息路由的可靠性,提出一种“身份认证码统一发放、分布式认证”(CIADA)的节点安全认证方案,该方案改进了“可信第三方”(TrP)信任模型,利用安全动态累积函数有效地实现了节点间的交互认证、节点的动态加入与删除,并且支持域间认证以及域的合并,CIADA认证方案充分考虑了P2P网络的自组织性、动态性及可扩展性,其与PKI技术具有相同的安全强度,并且克服了现有分布式认证方案中证书获取、证书撤销、跨域认证等困难,因此更适用于P2P网络的节点安全认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标监测型无线传感网中源节点位置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幻影路由的增强型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enhanced protocol of source-location privacy preservation based on phantom routing,ESLBPR).该协议通过一种扇形区域划分方案以及扇形域中改进型幻影路由机制,较好地保护了源节点的位置隐私.该协议具有以下优势:面对较强攻击者,不会发生方向信息泄露;相邻时序产生的幻影节点间的距离及路由至相同幻影节点的可能性得到控制;产生数量众多,分布多样化的幻影节点;幻影节点与源节点的距离进一步增大.理论与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相比,ESLBPR协议在能耗不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使得源位置隐私保护的安全性能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0.
无通道保护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线路保护方案。本文在介绍无通道保护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无通道保护发展现状,分析和比较了4种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方案,分别适用于双端电源无分支的配电线路,双端电源有分支的配电线路,单端电源辐射状配电线路,单端电源单断路器辐射状配电线路;分析和比较了单回线输电线路无通道保护方案和双回线输电线路无通道保护方案,论证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并展望了无通道保护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NC)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路径保护技术的保护效率.但目前提出的基于网络编码的保护机制要求工作路径链路分离,限制了保护机制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有共享链路的路径保护机制(shared-link network coding path protection,SNCPP).该机制将共享链路的端节点加入到保护路径源目的节点集中,采用改进的ASTAR算法建立经过节点集中所有节点的最短保护路径,并利用网络编码实现对有共享链路的路径进行保护.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机制在工作路径出现共享链路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对网络提供保护,并提高了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双代号单目标网络图线路数量影响因素的研究,阐明了节点和箭线是组成线路的基本要素,关联节点的箭线在网络图进展方向上形成线路分支的数量多少,是影响网络图线路数量的决定因素,提出了网络图箭线的线路值的新概念和计算线路值的公式,从而解决了计算网图线路数量的线路值法和图上计算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累积信誉和路径递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路由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某些节点会在路由数据时选择性转发数据包以节约自身能量;或者恶意丢弃某些数据以对网络进行破坏。这些路由节点的不良行为会使网络中传递的数据缺乏安全性;也使得网络变得不可靠,易受到各种攻击。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数据路由时存在不良行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累积信誉和路径递减的可靠路由方法。首先是根据统计学中负二项分布原理,对参与数据路由的节点进行信誉评价;并选取满足一定信誉条件的节点作为路由节点。然后通过路径递减方法对数据进行路由,目的是避免过多的中间节点,最后将数据包以可靠的方式通过最短的路径路由到目的地。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网络中存在恶意路由节点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提高数据包投递率,以及减少数据包到达目的节点的平均跳转次数,提高了数据路由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络通信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一种最短路径扩散机制下实时可靠性网络路由选择方法,依据链路质量对加入网络的节点构建逻辑路径,形成树状结构。将某节点与其它节点之间的可用物理链路看作辅助路径,得到Mesh形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了最短路径扩散机制,利用最短路径扩散机制对网络中全部节点构建最短路径信息。介绍了网络交通流和交通引力场模型,考虑节点对交通流的引力作用,将传输路径看作影响引力的指标,通过交通引力场实现网络路由选择。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网络实时可靠性的同时,可减少能耗,降低数据丢包率,提高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Floyd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求取任意两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Floyd动态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插入数组、可达数组以及可发数组,使得算法在求解最短路径前自动修改能够最小化路径的节点,剔除一些无用的节点,最小化语句执行的次数.算法分析表明,新算法在稀疏网络中比Floyd算法在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交通系统最佳路径算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分析城市道路网络最短路径算法(SP算法)和公交网络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公共交通系统最佳路径算法.首先引入直达矩阵(T矩阵)和最小换乘矩阵(Q矩阵),讨论公交网络节点间换乘问题,得出最少换乘算法.利用Q矩阵确定节点间最少换乘次数,评价公交网络方便可达性.其次结合最少换乘算法,对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在标号过程中,利用Q矩阵对待检验T标号点进行筛选,减少T标号计算量,得到一条综合考虑路径长度和换乘的最佳路径.最后用一个简单的算例进行验算,说明该算法适用于一般公交网络,特别是换乘代价较高的公交网络.  相似文献   

17.
在大型网络中两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常常不止一条,而且在带限制条件的路径选择等应用上,常常需要找出多条最优或近优的路径.一些经典的单源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算法,能找出一条从起始点到目的点的最短路径,但并不能求解两点之间的所有最短路径.本文给出了最短路径子图的概念,用于存储图中两节点之间所有最短路径信息,能够节约存储空间.并给出了最短路径子图构造算法SPSG,其时间复杂度为O(n e),比同类算法时间复杂度更低.随机网络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SPSG算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分布式环境下P2P网络的特点,以及间接获取信息时的可信性,定义了间接获取信息时两个节点之间路径可信度的相关概念,提出了两个节点之间的最可信路径算法、最小可信路径算法,量化了最可信和最小可信路径的可信度,量化了两个节点之间传输消息时可信度的分布区间,分析了最可信和最小可信路径算法具有多项式的时间复杂度.通过典型应用,验证了最短路径并非最可信路径,最可信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特别是在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中,为人们从最可信路径获取信息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边界网关协议(BGP)是一种基于策略的、事件驱动的路径向量协议。以前一般采用静态模型研究BGP收敛问题,不符合BGP事件驱动的特点。针对这个问题,该文基于BGP的简化版本的简单路径向量协议(SPVP),提出稳定路径问题(SPP)的随机高级Petri网模型。模型中使用延时变迁的参数描述BGP消息传播和处理延时的随机性,更加准确地揭示了策略冲突导致路由不收敛的实质。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冲突定位算法,并证明其正确性。该算法还可以作为SPP的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基于异质信息网络推荐中的有效信息提取与利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异质网络嵌入的学术论文推荐方法。使用由元路径引导的随机游走策略生成节点序列;对于每个元路径,通过最大化序列中相邻节点的共现概率来学习节点的唯一嵌入表示;设计了不同的融合函数,将节点在多个不同元路径的低维表示融合为异质信息网络的嵌入,并且引入注意力机制应用于推荐系统。该方法解决了大多数基于异质信息网络的推荐方法因依赖于基于路径的相似性而无法完全挖掘用户和项目潜在结构特征的问题,在DBLP数据集中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在RMSE指标中取得超过传统模型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