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均布交变载荷作用下固端梁的安定性分析,求解了安定极限载荷,并得出结论:安定极限载荷随不同的加载、卸载工况各不相同;只要在安定极限载荷范围内,无论怎样加载、卸载,结构都处于安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不同组合比例下剪切扭转耦合作用时的半潜式平台极限承载力,基于设计波法对波浪载荷进行预报,研究了剪切扭转组合载荷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计算了结构的剪切指数和扭转指数,用隐函数拟合得到了单一载荷和组合载荷下极限强度的联合关系式.基于现有规范,提出了一种考虑组合载荷作用下半潜式平台极限强度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和扭转两种载荷的同时作用会削弱单一载荷作用下平台的极限承载能力,所提出的组合载荷极限强度评估方法可对半潜式平台进行合理评估.  相似文献   

3.
针对极限与安定理论上限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复杂变化载荷作用下弹塑性结构安定上限分析的有限元数学规划格式. 利用研究结构在基准载荷域各个角点处安定的办法,克服了机动定理中对时间积分的困难,提出了一种直接迭代算法求解,以克服目标函数非线性非光滑所导致的困难. 该格式同时考虑了温度对材料屈服极限的影响. 算例表明本文作者所提出的安定上限分析算法具有计算效率高、收敛性好和数值精度高等优点. 由于采用了位移模式有限元,因而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可用于复杂承压结构的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含初始椭圆度缺陷的海底管道在弯矩和水压联合作用下的屈曲破坏问题,基于薄壁假定,选择能够描述管道应变和曲率随位移变化的几何方程,采用流动理论建立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之间的关系,采用三角级数对位移函数进行离散,列出管道的初始椭圆度缺陷的形式,最终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了复杂载荷作用下管道的理论模型.通过控制轴向曲率和外部水压的增量及加载顺序,在MATLAB中对由虚功原理推导出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从而得到管道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极限承载力.同时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在合理控制了刚体位移和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对弯矩和水压载荷的分步加载,得到了弯矩和水压联合作用下的管道有限元模型,计算管道的承载性能并与理论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之后,以管道缺陷截面在压溃瞬间的椭圆度为计算指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不同加载路径下的管道破坏形式,从而对弯矩和水压联合作用下的管道压溃破坏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弯矩载荷对管道承压能力的削弱作用主要体现在弯矩对Mises应力和截面椭圆度的增大两个方面,在弯矩载荷较小时,椭圆度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外压—弯矩加载路径下管道的承载性能较低的原因是缺陷截面在压溃瞬间的椭圆度较弯矩—外压加载路径大.  相似文献   

5.
对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简单桁架进行了自适应分析,并求解了加载→卸载→再加载……交变循环的自适应极限载荷,它是弹性极限载荷的1.29倍。分析适用于一般桁架。  相似文献   

6.
有限元与数学规划相结合的方法在求解极限分析问题时会受到计算规模的限制,难以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该文引入了一种基于线弹性分析的求解复杂结构极限载荷上、下限的方法--弹性补偿法,同时结合三维有限元分析,求解内压下等径三通的极限载荷.通过与弹塑性分析结果比较发现,简单的弹性补偿法能够较好地评估复杂三维结构的塑性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表明,主管腹部的局部减薄缺陷对三通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固端梁在均布交变载荷下的自动适应,求解了自动适应极限载荷,并指出:自动适应极限载荷随不同的加载,卸载工况各不相同;只要在自动适应极限载荷范围内,无论怎样加载,卸载都在自动适应状态。  相似文献   

8.
弯管结构塑性极限上限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管线系统中 ,弯管是一种关键的部件 ,对其进行塑性极限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根据塑性极限上限定理 ,采用数学规划方法 ,建立了弯管结构塑性极限上限分析的有限元数学规划格式 ,给出了相应的优化迭代算法 ,克服了目标函数非线性非光滑所导致的数值计算困难。采用一种改进的弯管单元并利用该数值方法分析了弯管结构的塑性极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数值稳定性好、精度高和收敛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工程机械复杂机液结构的疲劳寿命计算问题,以某型号高空作业平台剪叉机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液联合仿真的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了剪叉机构的机液联合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剪叉机构在举升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确定了极限工况为举升阶段79.2 s时刻,提取了各关键铰点处的载荷谱;并通过剪叉机构的油缸压力和结构应力测试实验,验证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基于联合仿真确定的极限工况和铰点载荷谱,对剪叉臂进行了极限工况下和单位载荷作用下的静力学分析,得到了剪叉臂结构应力分布情况;最后,利用铰点载荷谱和剪叉臂结构应力通过仿真获得剪叉臂疲劳损伤云图,确定了剪叉臂疲劳危险部位主要是剪叉臂各个零部件的连接位置处,为后续的疲劳寿命优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单层施威德勒球面网壳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ANSYS有限元程序,利用弧长法进行结构几何非线性计算跟踪后屈曲平衡路径,求出网壳的失稳模态和极限稳定承载力,研究不对称加载对单层网壳极限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弧长法是网壳结构整体非线性分析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追踪网壳失稳全过程,确定极限稳定承载力;在非对称荷载所占比例较大时,非对称加载比对称加载易引起失稳,设计中非对称荷载起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中失效途径极限状态函数的非线性性质,提出用二阶可靠性方法(SORM)计算疲劳失效途径的失效概率.文中介绍了疲劳失效途径的可靠性模型及结构系统二阶可靠性方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例题说明了计算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二阶可靠性方法可使失效概率的计算精度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正交各向异性结构塑性极限载荷的上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问题。基于 Hill- Tsai屈服准则 ,将塑性极限分析中的上限定理以及有限元方法运用到正交各向异性体的极限分析中 ,最终将上述问题归结为求解一个带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借助数学规划中的非线性理论 ,可构造出上述问题的直接迭代求解算法。最后给出了相关算例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一种分析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交各向异性旋转壳的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轴对称壳极限分析的数值方法。该方法首先用拟协调元构造弹性应力场,然后用温度参数法构造残余应力场,将极限分析转化为一个数学规划问题,最后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了基于H ill屈服准则的正交各向异性旋转壳的下限值。同时由于von M ises屈服准则是H ill屈服准则的一个特例,因此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各向同性轴对称壳的极限分析。分别计算了服从H ill屈服准则和von M ises屈服准则的受内压的组合壳的下限,计算结果可为各向异性压力容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规划法解接触问题时会遇到无意义射线解的情况。基于参变量变分原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使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原因。除了对常规的互补性条件进行考虑之外,Lemke算法求解时还应考虑一种内互补条件。由此可以避免无意义射线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工程岩体渗透特性分类的多指标体系模糊数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体是一种非均质,各向异性的多相介质体系,岩体结构性是控制岩体渗透特性的主因,而岩体结构性可用渗透系数(张量),空隙率,裂隙分维数裂隙连通率及应力状态等指标描述。引入模糊数学方法,采用多指标体系定量对岩体的渗透特性进行分类,应用实例分析显示了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三维结构极限上限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塑性上限定理,采用罚一对偶方法,解决了三维极限分析中的塑性不可压问题,建立了三维结构上限分析的有限元规划格式,给出了相应的优化迭代求解算法。克服了目标函数非线性非光滑所导致的数值计算困难,使迭代过程产生的极限载荷因子和相关速度场收敛于真解的上限。该方法已应用于带缺陷压力容器的数值极限分析中,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数值稳定性好、精度高、收敛快等优点,并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板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问题,采用ACM非协调矩形弯曲单元对几种不同工况下的正方形板和长方形板进行了极限上限分析。据塑性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和Mises屈服条件,建立了基于ACM非协调矩形弯曲单元的刚塑性薄板极限上限分析的数学规划格式,并采用直接迭代算法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正方形板和长方形板的极限载荷,相应地绘制出了它们极限状态下的塑性耗散功分布云图。数值计算表明:得到的结果合理,采用非协调矩形弯曲薄板单元ACM进行板的极限上限分析具有格式简单、计算精度较好、计算效率较高、收敛速度较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维数学规划问题的正交试验求解。对电力系统调度中电网之间的优化功率交换模型,利用正交试验方法,构造出动态规划递推求解方程。并进行了试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的一般形式出发,推导出薄壳结构极限分析上限解的非线性规划公式,为克服解析解中机动可能速度场假设的困难和数据解中计算工作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用半解析法进行管状接头的极限分析,即将弦管和支管分别沿环向离散,而轴向则构造分段连续的机动可能速度场,实例计算表明半解析法切实可行,具有计算方便,费用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