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利用雷诺类比法研究了火花点火发动机缸套壁面润滑油膜处未燃碳氢的吸附和释放过程,研究了结构和运转参数对润滑油膜处未燃碳氢吸附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提高缸套壁面润滑油温度,提高发动机转达,燃用较稀混合气以及使用低压缩比等措施均能减少缸套壁面润滑油膜中未燃碳氢的吸附和释放量,达到降低发动机未燃碳氢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汽油机燃用含氧燃料时碳氢生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测示功图以及顶环岸间隙和缸套壁面润滑油膜处未燃碳氢形成和释放过程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用含氧混合燃料时顶环岸间隙和润滑油膜处形成的碳氢量.计算结果表明,含氧混合燃料在润滑油中的溶解性低,可有效减少燃油在油膜中的吸附量,进而减少缸内未燃碳氢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火花点火发动机缸内壁面积碳层中未燃碳氢生成和释放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了积碳层和上未燃碳氢的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存在一有效扩散厚度,未燃碳氢的吸收和释放发生在这一有效扩散厚度内。同时指出提高发动机转速,燃用烯混合气和使用低压缩比都可降低积碳层中未燃碳氢生成量,达到了降低发动机未燃碳氢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火焰传播过程建立了火花点火发动机顶环岸间隙处未燃碳氢生成和释放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了顶环岸间隙处未燃碳氢生成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汽油机燃用稀混合气,采用低压缩比、适当推迟点火提前角以及采用边缘布置火花塞等均可有效地降低顶环岸间隙内未燃碳氢的生成量,达到降低未燃碳氢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火焰传播过程建立了火花点火发动机顶环岸间隙处未燃碳氢生成和释放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了顶环岸间隙处未燃碳氢生成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汽油机燃用稀混合气、采用低压缩比、适当推迟点火提前角以及采用边缘布置火花塞等均可有效地降低顶环岸间隙内未燃碳氢的生成量,达到降低未燃碳氢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开展了不同顶岸间隙时火花点火发动机未燃碳氢排放的实验研究,并对顶岸间隙宽度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最佳的顶岸间隙宽度应为1.3倍双壁激冷厚度,在此条件下火焰将传播进顶岸间隙内,烧掉其内积蓄的未燃碳氢量,这样即能达到有效降低发动机排气未燃碳氢(排气碳氢下降35% ̄50%),又不会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产生较大影响(功率下降0.5% ̄1.5%,燃料消耗率增加1% ̄3%)。  相似文献   

7.
沉积物对汽油机碳氢排放物形成的预测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汽油机燃烧室沉积物处未燃碳氢生成和氧化模型,测量了有、无燃烧室沉积物时发动机排气中的碳氢摩尔浓度.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存在将增加发动机碳氢排放量,在本实验用机及实验条件下,沉积物将使发动机排气中的碳氢摩尔浓度增加20%~30%.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出沉积物形成的排气碳氢摩尔浓度  相似文献   

8.
超燃冲压发动机结构简单,推重比大,应用前景广阔.但其流场结构十分复杂,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三维流场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某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先后得到了流场的密度、马赫数、涡量及速度矢量线图.结果表明:喷管内及侧壁面出口处存在膨胀波.各个壁面出口处附近的流场存在羽流激波和剪切层,内喷管出口周围的羽流激波和剪切层呈环状分布在流场周围,上壁面尾部受羽流激波的影响产生一道由压强决定的管内斜激波.内喷管出口及上壁面尾部处也均存在流向涡结构.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燃用二甲醚时采用排气再循环降低NOx排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单缸直喷柴油机上燃用二甲醚和采用排气再循环时,进行了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发动机燃用二甲醚可以实现无烟燃烧,NOx降低30%,未燃碳氢和CO2排放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超薄润滑膜的摩擦特性和添加剂的影响 ,采用自制的表面力仪进行了润滑剂基础油和油性添加剂的薄膜流变实验。结果表明 :当膜厚减薄到纳米量级时 ,润滑油呈现非牛顿剪切响应 ,即剪切稀释现象 ,其等效粘度随着膜厚变薄而增加 ,并在某个临界膜厚处急剧上升。加入添加剂后 ,润滑油等效粘度降低 ,临界膜厚变小 ,说明薄膜流变特性与界面的摩擦状况有关。指出油性添加剂的功能在于形成摩擦系数小但厚度较薄的吸附层 ,与界于壁面间的润滑流体构成夹层结构 ,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实验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单缸直喷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二甲醚和采用排气再循环时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与燃用柴油相比 ,发动机燃用二甲醚可以实现无烟燃烧 ,NOx 降低 30 % ,未燃碳氢和CO排放有所下降 ;随着排气再循环 (EGR)率的增加 ,未燃碳氢、CO和CO2 排放有所升高 ,发动机热效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NOx 排放得到大幅度降低 ;当进气中EGR率为 2 0 %左右时 ,NOx 排放降低到无排气再循环的 6 0 % .柴油机燃用二甲醚时采用排气再循环降低NO_x排放@王贺武$西安交通大学!710049,西安 @周龙保$西安交通大学!710049,西安…  相似文献   

12.
在一台JL368Q3型汽油机上,通过考察发动机燃用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和85%的甲醇汽油混合燃料时甲醇和碳氢(HC)的排放特性,研究了甲醇和汽油各自的排放率随发动机排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和甲醇掺混比的影响,以及甲醇对发动机碳氢排放的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掺混比对甲醇排放率的影响不大,在各掺混比下,甲醇排放率均不超过8g/kg,且随发动机排气温度的升高呈现指数降低的趋势;汽油的碳氢排放率比甲醇排放率高一个数量级,甲醇体积分数为10%时发动机的碳氢排放率在中高负荷时最低,约为40g/kg;在各甲醇掺混比下,汽油均是发动机碳氢排放的主要来源,甲醇对发动机碳氢排放的贡献率不超过8%。  相似文献   

13.
准均质充量压燃发动机低负荷排放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了引燃油量和进气节流对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准均质充量压燃(QHCCI)发动机低负荷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负荷时适当地增加引燃油量,不但可以降低QHCCI发动机的排放,又可以提高其热效率;适当采用进气节流,可在热效率略有降低的情况下有效地改善QHCCI发动机在低负荷时的排放性能;在增大引燃油量的同时采用一定程度的进气节流对降低QHCCI发动机低负荷排放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汽车的动力性能与排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天然气汽车的动力性能与排放性能,对改装的492QC天然气发动机和原发动机(燃用汽油)的扭矩、功率等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由燃烧汽油变换为燃烧天然气时,发动机的扭矩、功率下降非常大;增大点火提前角可使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得到改善,但发动机NOx,总碳氢THC,CO及CO2的排放污染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冯钦  林智  邵博  王纪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7):7197-7205
为研究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包含进气道及补燃室的一体化燃烧流场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可燃燃气进口条件、飞行攻角以及进气道与补燃室过渡连接方案对补燃室掺混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气流量为0.08Kg/s时,燃气射流出现偏移,补燃室两侧壁面温度相差较大,燃气流量为0.3Kg/s时,燃气偏移现象基本消失;随着燃气流量增大,发动机推力增加;攻角增大使得进气道流量系数增大,强化空气与燃气混合燃烧效果,并最终提升发动机推力。进气道与补燃室的过渡连接方式影响进气角度,本课题通过改变过渡连接方式将进气角度从50°增加至90°后,燃气流量为0.3Kg/s时,发动机推力提高10%,但会导致补燃室总压损失增大,发动机比冲降低2%。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电喷摩托车发动机加速过程的空燃比控制模型,其中进气管燃油动态模型考虑了燃油沉积进气道壁面现象,具有燃油补偿功能,补偿的燃油量取决于基本喷油量、燃油沉积系数和油膜蒸发时间常数.基于进气管燃油动态模型对加速过程空燃比进行前馈控制,计算了加速工况的进气量、空燃比和循环喷油量参数.结果表明:当不采用燃油补偿时,空燃比偏大而使摩托车的加速性能恶化;当采用燃油补偿时,发动机加速时的空燃比可高精度地控制在目标空燃比附近,且同一加速条件下的燃油补偿量随进气道温度升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165陶瓷绝热柴油机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无环活塞和缸套间漏气量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了预测无环活塞和缸套间漏气量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发动机转速、缝隙宽度和流体粘度等因素对漏气量的影响;揭示了无环活塞式发动机的漏气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及其高比例掺混柴油混合燃料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在一台高压油泵柱塞直径加大的云内动力2102QB柴油机上开展了柴油、PODE及30%、50%质量比掺混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与排放试验研究。发动机燃用纯PODE时排气无烟,相对于柴油,其有效热效率最高提升9.67%,并使总未燃碳氢(THC)和CO排放分别降低了50%及60%,而NOx排放增加不超过10%,因此PODE可以单独作为柴油的替代燃料。30%、50%掺混时发动机经济性略有提升,同时排气烟度及CO、THC排放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缸压分析燃烧过程显示,柴油中添加PODE后燃烧性能改善,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略微缩短,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提高。研究结果还表明,PODE与柴油按质量比30%掺混,可以显著降低排气烟度和有害气体排放,而不需要改变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铝箔轧制工艺润滑油的国内外发展,对组成工艺润滑油的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边界润滑条件下吸附膜的形成与作用机理,研制出CSA-B新型高性能铝箔轧制润滑油添加剂,并在铝箔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的柴油机上燃用掺水乳化油试验证实,燃用掺水乳化柴油可以减少发动机NOx排放面且水与油在1:10的比例内,掺水量越多发动机NOx排放浓度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