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大部分女性都走出了家门,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广告中的女性角色和形象却依旧传统,甚至被异化.本文梳理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成因,并从女性、男性、社会三个维度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老舍在其一系列表现女性形象的作品中,善于从文化伦理的角度分析展示女性的命运,并在其作品中对传统伦理社会虚妄的女性形象大胆提出质疑,使其小说在描写表现女性形象时,渐渐疏离女性神话而坚持女性个体意识,表现出独有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一直被公认是塑造“硬汉”形象的巨匠,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许多“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英雄。但是任何作家的作品中不可能只出现男性,而忽略女性形象的塑造。海明威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被很多人认为是不成功的,其实不然,仔细分析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塑造,可将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分为两类:即“小兔子”式的理想女性和“男性化”的现实女性。海明威作品中女性的塑造不是中心,但却对男性中心形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章长城 《龙岩师专学报》2001,19(4):57-59,66
本文首先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认为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女人异化史。接着具体分析了一些“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仰视中的女性形象;二是俯视中的女性形象。这两种视角都是以男性为本位,故在根本上难以还女性以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认为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女人异化史。接着具体分析了一些“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仰视中的女性形象;二是俯视中的女性形象。这两种视角都是以男性为本位,故在根本上难以还女性以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认为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女人异化史.接着具体分析了一些“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仰视中的女性形象;二是俯视中的女性形象.这两种视角都是以男性为本位,故在根本上难以还女性以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7.
男性社会对贤妻良母的共同诉求,致使中西文学史上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贤妻形象因为受到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不同的影响,中西文学贤妻形象显现出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的文化特征。一方面,文化策略上,因父权制政治对父系血统维系的需要,不约而同形成了社会文化对女性忠贞品性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文化体系上,因不同体系伦理文化的具体影响,致使文学中反映的中西夫妻关系性质各异,女性卑从关系序列各异,女性贤德标准各异,子嗣生育境遇各异,构成了中西文化下贤妻文学形象的多维对审。  相似文献   

8.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展现了男性少年的成长历程,小说塑造了众多富有个性的男性少年形象。而女性也成为这一类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形象,这些女性具有美丽、善良等特有的品质,这些品质使作品中的女性呈现出类型化、概念化的特征,小说中的女性仅仅作为一种性别符码也体现了作者的传统男权观念。  相似文献   

9.
集中分析了萨拉.玛格丽特.福勒的代表作《十九世纪妇女》,旨在探讨该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和意义。《十九世纪妇女》颠覆了男权文化中传统妇女形象,构建了新的女性形象——"米涅瓦"和"缪斯"。福勒认为女性如同"米涅瓦"和"缪斯"的一个复合体,融入了两种相反却又相互交融的气质,即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能量与和谐力量与美丽智慧与爱的统一体。福勒对女性形象的新定义为女性争取平等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女性差异性理论,并且具有模糊的雌雄同体的理想,对后来的女权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阎连科"耙耧小说"中的河洛女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连科在对河洛故土耙耧山乡的守望与书写中,塑造了“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形象,既寄寓着作家的女性崇拜心理,又有着鲜明的河洛理学文化意蕴.耙耧女性退守于婚姻家庭,在爱的舞台上独自悲壮地表演,传达出的是浓厚的传统伦理色彩.  相似文献   

11.
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受男性世界压抑的现实,一直是萧红在作品中所关注最多的。萧红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受男性世界压迫,从而只能生活在暗日下的女性形象。"王婆"是萧红代表作《生死场》中的人物,她也是萧红笔下女性形象中的异类。从王婆作为妻子和母亲这两个人生角色来分析这一形象,可以看到萧红所寄予这个人物的深刻的期望。王婆这个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萧红对改变女性命运的深深企盼。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男导演影片中的女性形象仍然是建立在强大的男性中心文化基础之上的,男性话语给这些女性形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虽然她们在某种程度上有限地反映了中国电影当中女性意识的崛起.电影<喜盈门>中的女性形象就体现了这种男性视阈之下女性意识的有限表达和艰难凸显,她们仍然是体现男性审美理想的介质.  相似文献   

13.
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女权运动,电视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并没有减弱,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仍被定位为:家庭主妇、男性的陪衬、被观赏的对象等形象。此种现象的产生可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阐释:电视广告中的女性符号在其符号意指过程中,在内涵义的层面上赋予了女性刻板形象。符号编码者和译码者对此种形象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女权运动,电视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并没有减弱。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仍被定位为:家庭主妇、男性的陪衬、被观赏的对象等形象。此种现象的产生可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阐释:电视广告中的女性符号在其符号意指过程中,在内涵义的层面上赋予了女性刻板形象。符号编码者和译码者对此种形象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女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男性的要求规范自己,是男人的附属品,是男性话语中的另类,其结局是主动或被动地被男性毁灭,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 女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男性的要求规范自己, 是男人的附属品, 是男性话语中的另类, 其结局是主动或被动地被男性毁灭, 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相似文献   

17.
路翎小说中所塑造的病态女性形象无疑深受俄苏作家的影响,但两者在刻画类似女性形象时,却体现出了迥异的思索。相比于俄苏文学中病态女性身上的“现代性”特征,路翎笔下的病态女性依旧只是一种传统男性视野中的“叙述”,这种言说特征只是作者的一种本能表达,离“个性解放”的目标还十分遥远,永久的象征性依赖状态恰恰是路翎文本中的病态女性区别与俄苏文学中的同类女性的最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武大郎在《水许传》和《金瓶梅》中并非主要人物形象,但他却是具有深刻社会文化意义的文学形象。此形象的出现,是对男尊女卑人伦的反叛;是对封建政治伦理的批判;是对人情人欲的肯定。这个形象对封专制统治下妇女人生价值和独立人格的觉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金凤 《科技信息》2013,(5):265-266
老舍的著作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气质纯真秀美且富有灵性的女性,家庭恶妇女形象,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新式女性和贤妻良母型的传统女性。生活在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老舍,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因此老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了深层的文化心理倾向——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尤其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西方文化的怀疑和排斥。  相似文献   

20.
在现存的六种元杂剧水浒戏中,刻画了两类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戏中对已婚妇女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善恶评判,往往是单方面站在男性的立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和思想偏见。水浒戏中刻画的正反两类女性形象,实际上是剧作家宣扬当时妇女是否遵守妇道贞节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