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在锚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锚杆检测问题,提出了采用光纤Bragg光栅传感技术进行锚杆监测的新方案,详细介绍了光纤Bragg光栅锚杆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构成,进行了工程现场与常规技术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具有精度高、能测量绝对数值、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和长期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以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具有极大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光纤Bragg光栅传感技术用于应变模态检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介绍了光纤Bragg光栅传感技术原理,阐述了基于光纤Bragg光栅传感技术和应变模态理论的损伤自诊断智能结构系统的原理,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具有高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其作为应变测量的工具用于应变模态,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5.
6.
光纤Bragg光栅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光纤的光敏性,光纤Bragg光栅的分类,各种制作方法及其优缺点,各向异性材料对其特性的影响和光纤光栅在光通信和光传感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光纤Bragg光栅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当前光通信国际热点技术课题.扼要介绍了光纤Bragg光栅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光学特性,着重描述用实验室常用仪器测量其主要光学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力增敏的研究是光纤Bragg光栅传感的重要课题之一.提出了光纤Bragg光栅应力增敏的模型,推导了该模型的等效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得到了应力与中心波长相对偏移量的关系和应力灵敏度系数表达式,表明通过适当选择弹性体的弹性模量和尺寸,就可以提高应力灵敏度系数.用弹性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光栅理论和实验应力灵敏度系数分别是6.64×10-10Pa-1和6.14×10-10Pa-1,各为裸光纤光栅轴向应力灵敏度的57.8和54.8倍.应力灵敏度系数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9.
尚云博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3-45
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光栅长度和调制深度对光纤Bragg光栅慢光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优化后的慢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光栅长度和调制深度的增大,光纤Bragg光栅的慢光群时延量不断增大,增长的幅度也在逐渐增大;且一定带宽的谐振峰两边的旁瓣加强;同时谱底趋向平坦。调制深度的增大使其慢光峰值波长产生红移,短波长处的慢光群时延量往相反方向增大,且慢光谱的谱宽也增大。优化参数后得到了群速度为c/98的慢光,且慢光谱中心频率的右侧边带产生了很大的振动。这些规律可为设计新型的慢光延迟器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张建荣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2):205-206
提出了基于光纤光栅原理对巷道关键断面的应变和位移进行监测的实施方案,系统采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关键截面应变和围岩变形规律,为生产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阻止围岩失稳、避免突发性破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导电沥青混凝土发热的影响因素及发热效果,优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制作导电试块,分析电压和纤维质量分数对试块发热升温的影响,并进行真雪的融化试验.结果表明:电压越高发热升温越高,安全电压12,24和36V均能满足要求;碳纤维质量分数越大升温越高,达到0.23%后温度升高趋于稳定,0.28%时发热升温性能最好;通电24V具有良好的融雪效果,随着通电时间的延长导电沥青混凝土的融雪效率成倍增加,通电20,40和60min时,融雪效率分别提高了50.00%,66.67%和91.67%.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问题,在沥青面层和基层沿道路纵向布设锚头丝,对路面结构施加预应力防止路面开裂。通过室内试验,对加锚头丝和不加锚头丝的沥青混凝土试件分组做了力学性能对比研究,并对不同锚头形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锚头丝的沥青混凝土试件比不加锚头丝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的抗拉强度、抗弯拉强度和疲劳性能分别平均提高了60.74%、46.40%、134.02%;锚头形式为直径1.3 mm的钢丝焊接角铁试件的抗拉强度值最大,而锚头形式为直径为1.1 mm的铁丝加小螺丝帽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值和疲劳次数最大。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南京市气候条件和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特点,通过分析集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重要影响,选择2组具有较好抗车辙性能的集料级配AC-16I调整型和SAC-16A与2种sBs改性沥青共4组沥青混合料进行全面的路用性能试验,对比研究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剪切性能、抗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重点评价了材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从而提出了最佳的南京市道路交叉口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相似文献
1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京-连云港高速公路南京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弹性和粘弹性理论分析了加铺层结构为4cmSMA13+8cmSUPERPAVE25+10cm的沥青稳定碎石LSM25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受力特性。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粘弹性性质对加铺层表面的竖向位移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深度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粘弹性性质对加铺层不同深度处的竖向应力的影响较小;高温稳定性是沥青稳定碎石LSM25层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的重点;SUPERPAVE25混合料设计的重点是控制材料的疲劳性能;加铺层厚度h=19cm时,SUPERPAVE25层底拉应变最大,增加和减小加铺层厚度,SUPERPAVE25层底拉应变呈现减小趋势;随着沥青稳定碎石模量的提高,加铺层中各深度处的竖向压应变和水平方向应变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简单的传感装置和匹配光纤光栅强度解调的方法,对光纤光栅应变传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检测信号与传感信号的变化频率一致,相位相反,当传感信号的幅度不太大时,它们的变化波形也一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18.
以边坡模型试验为例,证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克服电磁干扰、提高耐久性等方面的优越性.边坡模型在加载至36 kN时,坡面开始较明确的裂缝,在完成39 kN加载后,坡面出现更多裂缝,并且裂缝逐渐发展贯通,证明边坡已经发生破坏,坡面裂缝贯通,部分土体沿坡面滑落.最后,利用试验数据剖析了加筋边坡的工作机理,阐述了土工格栅对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变光纤检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纤白光Michelson干涉仪原理的光纤应变传感器和测量混凝土内部应变的原理,并采用Michelson光纤白光应变测量干涉系统,利用新型光纤传感探头,对混凝土内部的一维应变状态进行了测量,给出了混凝土试件单轴力学实验结果并与Instron8506液压伺服材料实验机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试验显示当荷载在极限荷载的80%以前为线性阶段,线性范围内光纤传感器与Instron8506测量结果大体符合,说明线性区间应力应变内部状态与外部是一致的.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光纤传感器显示了良好的传感性能,能够监测混凝土内部应变状态,发挥出成活率高、绝对值测量和寿命长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多碎石沥青混合料SAC路用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SAC的2种级配(SAC-25,SAC-20)、3种沥青结合料(A-70,A-30,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和单轴贯入剪切试验、低温性能、水稳性能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和硬质沥青,其混合料的动稳定度DS约为石油沥青(A-70)混合料的2倍,单轴贯入剪切试验抗剪强度约为石油沥青(A-70)混合料的1.3倍,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1.1.倍,适用于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中下面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