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功能设计和控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阐述了活性炭纤维(ACF)表面功能的设计和控制方法,介绍了ACF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化学结构与吸附对象的关系;从ACF表面物理、化学结构的可设计化入手,全面阐述了ACF物理结构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及表面化学的改性方法;并介绍了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系统阐述了活性炭纤维(ACF)表面功能的设计和控制方法,介绍了ACF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化学结构与吸附对象的关系;从ACF表面物理、化学结构的可设计化入手,全面阐述了ACF物理结构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及表面化学的改性方法;并介绍了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功能设计和控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系统阐述了活性炭纤维(ACF)表面功能的设计和控制方法,介绍了ACF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化学结构与吸附对象的关系;从ACF表面物理、化学结构的可设计化入手,全面阐述了ACF物理结构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及表面化学的改性方法;并介绍了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PAN 活性炭纤维表面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差热分析(DTA)等方法,证明不同比表面积的聚丙烯腈(PAN)活性炭纤维(ACF)具有不同的表面微结构。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的ACF、与低比表面积的ACF相比,类石墨微晶尺寸小,边缘活泼C原子数目多,本体C原子质量分数大,N、H、O等杂原子质量分数小,羧基、酰胺基团的数量少,醚基数量多。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用聚丙烯腈(PAN)基中空纤维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中空活性炭纤维(ACHF)的活化过程。考察不同KOH质量浓度对中空活性炭纤维性能的影响。测量了比表面积和得率,孔径分布,用碘吸附值、亚甲基兰吸附值测定了中空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用SEM观察了其表面结构。结果显示,KOH活化法得到的中空活性炭纤维具有窄的孔径分布,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得率。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为黑色多孔固体,孔隙结构发达,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对气体和溶液中的无机或有机物质及胶体颗粒等都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纤维表面含氧基团及其对NO的还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程序升温还原装置(TPR)和程序升温脱附(TPD)、热重(TG)等试验方法,证明了未改性、硝酸基、铜基的活性炭纤维(ACF)上均存在含氧基团。在躲开反应器中对这些ACF与NO的反应产物进行了定量测定,发现NO脱除率与ACF含氧量和表面含氧基团的存在及分布有关。还考察了CO的存在对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H2O2,HNO3加醋酸铜溶液进行表面改性后的活性炭对CO2的吸附性能,分析了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测定了273 K下的吸附等温线,用D-A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了很好的拟合,探讨了表面改性对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其表面化学性质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脉冲流光放电与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联合处理废水时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流光放电与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联合处理,降解率分别提高22%和24%,说明联合处理过程具有协同效应。与吸附饱和的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联合处理,降解率分别提高12.25%和16.7%,说明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在联合处理过程中起催化作用。联合处理过程中加入H2O2不但提高了O3和UV的利用率,而且还提高了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的再生率。 相似文献
11.
负载Pd/Cu活性碳纤维的孔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吸附仪测定了所制负载金属活性碳纤维的吸附等温线 ,然后用不同理论方法对孔径分布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负载Pd Cu的活性碳纤维仍以微孔为主 ,微孔孔径呈单分布。随着活性碳纤维负载Pd Cu量的增加 ,中孔孔容增大 ,纤维孔径分布曲线的举点 (峰值 )位置略有增加 ,平均微孔孔径增大 ,但负载量在 10 %以内时最大微孔孔容和BET比表面积下降。负载Pd Cu活性碳纤维的孔结构特征与催化反应性能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13.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bout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CF) and polyimide (P84) doped ACF modified by HNO3 solution were studied to apply in mercury removal in coal-fired flue gases.The P84,which was always used in the non-woven fabric for bag filter,was intermingled with polyacrylonitrile-based ACF (PAN-ACF) in the weight ratio of 1:1 in order to make the doped ACF with P84 (doped-ACF-P84).Then the doped-ACF-P84 fibers were modified by HNO3 solution.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doped-ACF-P84 were characteriz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CF and doped-ACF-P84 modified by HNO3 solu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ified doped-ACF-P84 fibers have almost the same pore structur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comparing with the original one.However,contrasted with the original PAN-ACF,the doped-ACFP84 fibers modified by HNO3 solution have more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used for mercury removal.In particular,they have more lactone and carboxyl groups.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研究了活性碳纤维的KOH活化法与水蒸气活化法。比较了两种活化方法的活化条件。测量了比表面积,用碘值、苯值测定了活性碳纤维的吸附性能、脱附性能,用循环吸附、脱附方法研究了活性碳纤维的再生能力,并与颗粒状活性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KOH活化的活性碳纤维无论从比表面积、微孔结构,还是在吸附、脱附性能上,都优于水蒸汽活化的活性碳纤维.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表面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浓硝酸作为氧化剂氧化碳纤维,研究碳纤维表面含氧基因(包括羧基,羟基和酸性基团)与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的关系,并用扫描电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碳纤维的表面含氧基团进行表征,结果发现,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和氧化温度的升高,碳纤维表面的含氧基团均增加,当用热空气氧化时,碳纤维表面的酸性基团随温度的升高有所增加,但温度超过350℃时,碳纤维表面的羧基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活性碳纤维的气相氧化和液相氧化处理。改变了活性碳纤维的表面酸性和极性.研究了化学改性对活性碳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活性碳纤维对SO2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活性碳纤维静电植绒制品及其空气净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静电技术将活性碳纤维短绒栽植在普通织物和聚丙烯筛网上的技术与工艺,测试了其吸附与脱附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碳纤维静电植绒制品具有优良的吸附、脱附性能,有效地解决了活性碳纤维加工性能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粘胶基碳纤维在不同电解质中经过电化学氧化后的润湿性能和BET比表面,并用XPS分析了电化学氧化前后碳纤维的表面基团。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可以明显增加碳纤维的润湿性能和比表面积。XPS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不同电解质电化学氧化后碳纤维表面含氧基团的增加,尤其是强亲水性羧基的增加是碳纤维表面润湿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型高性能吸附材料一活性炭纤维的性能及其在气体净化、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