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傅子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3(5):667-670
根据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在太平洋暖池强化通量阵海域,四艘海洋调查船同步连续观测的气象资料,统计出该海域气温、海表温、气压和风和逐月变化。 相似文献
2.
王启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6):821-824,832
阐述了研究南海暖水的意义,综述了关于南海暖水的现状,提出了关于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方面应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中国东部四季降水量变化空间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观测资料和史料所重建的中国东部(110°E以东)71站1880—2004年的四季降水量序列,通过EOF分析得到了各个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形态,并且按其特点分为两类,冬春秋季为一类,夏季为一类。利用重建的1880—1950年和观测的1951—2004年的500hPa高度场资料,分析了大气环流对各季降水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季的降水异常分布形态与高空环流形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近百年来这种对应关系比较稳定。最后研究了各季降水量空间结构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各个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形态都存在高频的年际变化和低频的年代际变化。功率谱和子波分析表明,高频集中于2~4年、5~8年,而低频则集中在15年、20~25年、60年,共同代表了中国季节降水异常变化的主要周期。 相似文献
5.
以2000-2004年山东省中西部五城市(济南、济宁、德州、淄博、泰安)的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的浓度资料为依据,分析了2000-2004年五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年际变化趋势.根据2004年五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的日均浓度值,分析了2004年五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结果显示:2004年五城市的空气质量,济南市最差,其次是淄博、德州、济宁,泰安市最好.大气污染物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污染最严重,夏季空气质量最好;总体来说,2000-2004年大气污染物SO2、PM10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NO2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到2004年,PM10污染浓度依然较高,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同时分析了引起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原因,表明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是地形、污染源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全球时空特征比较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5利用1950-1998年全球海洋同化分析资料和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比较了全球海气系统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主要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全球上层海洋年际变化主要为位于热带太平洋的ENSO模态,年代际变化最显区域中纬度海洋、赤道外热带东太平洋和大西洋及南半球高纬度区域;2)全球大气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均主要位于中高纬地区尤其是两极地区,在年际时间尺度上,气温异常和气压异常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气温增暖(变冷)常常伴随着气压的降低(升高);3)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发生在中高纬度陆地地区的大气年际变化和主要发生在热带海洋的上层海洋年际变化没有一致性的内在联系,前主要表现为大气内部(浑沌)变化,而后主要为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产生的ENSO变化;4)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全球海洋大气系统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均一致性地经历了一次跃变,其结果导致80年代以来,全球大范围地区(尤其是两极和西伯利亚地区)气温明显偏暖,赤道两侧的热带东太平洋、北美和南美西海岸及非洲西海岸等海域海表温度偏高,伴随着这种全球大范围背景增暖现象,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和格陵兰岛气温具有变冷趋势,而中纬度北太平洋和南半球高纬度海域海表温度也表现为降低。 相似文献
7.
热带下平流层重力波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位于热带太平洋中的Truk岛(7.4°N,151.8°E)长达7年的(1998—2004年)高垂直分辨率探空观测资料分析了热带地区下平流层(18—25km)重力波活动的气候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该高度范围内,重力波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总能量在一月份达到最大,6月份最小;这种变化与北半球西风带向南扩张从而加强当地对流活动的气候特征是一致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重力波活动还有显著的与赤道QBO周期一致的年际变化.赤道QBO的东风位相向西风位相转变的时段,重力波能量总是达到异常的最大,此地区重力波活动的年际变化与QBO密切相关.此外还介绍了重力波的其他参数,如固有频率,垂直波长和传播方向. 相似文献
8.
天然温带典型草原N2O和CH4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类型羊草草原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技术在野外连续多年原位观测草地N2O和CH4排放通量.通过对1995,1998,1999,2001,2002和2003年的野外观测资料的数据分析,发现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N2O通量的日变化特征明显,草原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其具有显著的影响;CH4通量的日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植物生长状态对其影响不明显,但对于草地吸收CH4的日较差有显著的影响.多年观测资料显示:我国温带草地N2O通量的排放峰值在四季中均有可能出现,低值通常出现在冬季,不同实验年份,不同季节都有出现N2O吸收通量的可能性,N2O季节通量的变化形式多样,通常是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CH4通量季节变化规律相对明显,其峰值主要出现在春季,冬季较低.在不同的季节都观测到CH4的排放通量,这同草地出现N2O的吸收通量一样不影响温带草地作为N2O源和CH4汇的功能.N2O较CH4通量的年际变化显著,两者年通量的变异系数分别是71.6%和18.7%,5个实验观测年(跨9个年度),N2O和CH4年通量的平均值分别是:(1.14±0.82)kg·hm-2·a-1和(-3.52±0.66)kg·hm-2·a-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只有CH4的季节通量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以此估算我国温带草地N2O和CH4年排放总量分别是:以氮计0.23 Tg和以碳计-0.83Tg,分别是全球温带草地N2O排放总量的23%以及全球土壤吸收CH4总量的11%.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四季降水量变化空间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观测资料和史料所重建的中国东部(110°E以东)71站1880?2004年的四季降水量序列,通过EOF分析得到了各个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形态,并且按其特点分为两类,冬春秋季为一类,夏季为一类。利用重建的1880?1950年和观测的1951?2004年的500 hPa高度场资料,分析了大气环流对各季降水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季的降水异常分布形态与高空环流形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近百年来这种对应关系比较稳定。最后研究了各季降水量空间结构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各个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形态都存在高频的年际变化和低频的年代际变化。功率谱和子波分析表明,高频集中于2~4年、5~8年,而低频则集中在15年、20~25年、60年,共同代表了中国季节降水异常变化的主要周期。 相似文献
10.
海温季节和年际变化对东亚区域气候变率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P-σ区域气候模式通过数值试验分析和探讨了海温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对东亚地区气候变率模拟的影响.数值分析试验结果发现,实际海温强迫下模拟的500hPa高度场年际变率较有或没有海温季节变化强迫模拟的结果在冬夏两季基本上是增强的,海温的年际变化对模拟500hPa高度场年际变率是尤为重要的.海温的季节变化强迫使得模拟的500hPa高度场在冬季增强,夏季减弱,且在高纬度地区变化幅度较大.海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使得东亚地区的500hPa温度在冬季升高,而夏季在低纬度地区的温度降低,其中在华南沿海、南海北部和盂加拉湾地区降低最甚,高纬地区变化不明显.此外,海温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强迫对华南地区降水率差值的影响远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 相似文献
11.
谢贵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26-128
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向取决于政治,素质教育要依赖于政治才能存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理论依据;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极大的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党和国家的重视,教育观念的改变,加快了素质教育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对地心引力常数的变化原因作了定性分析和讨论.根据地心引力常数、万有引力常数和地球质量三者的变化特点,认为地心引力常数的变化不只是万有引力常数变化或地球质量变化一种原因引起的,而是由于万有引力常数和地球质量两者联合变化引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王凌虹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6):44-48
文化散文的出现曾给1990年代的中国文坛带来一定程度的震动,使当时的散文热达到高潮。但在较短时间里,文化散文的书写就呈现出文本的模式化状态,它以历史故事 传统文化精神的宣讲 抒情 议论为基本结构模式,其主要成因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大众文化的势不可挡及“文化工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关系自1972年恢复正常化以来的30年中,经历了经济热,政治热,高层热,民间热到经济热,政治冷,高层冷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又有两国复杂的国内因素。对同为东亚两强国来说,保持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既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晓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5):140-142
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而短跑又是田径运动的基础。短跑水平上不去,将影响到整个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短跑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训练中,经常产生影响和阻碍短跑成绩提高的令教练员十分棘手的“速度障碍”。只有研究和分析“速度障碍”的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克服速度障碍,才能保证短跑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言性别歧视表现及社会成因的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中所折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反映着各自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英汉语言中也广泛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并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风格上得以体现。应从社会的历史原因与现实需要、社会化、性别差异理论、女性生理与心理因素上透视,探讨并归纳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的社会成因。 相似文献
17.
《唐会要》是现存最早的会要体史书,是研究唐史,特别是研究玄宗天宝以后历史的重要典籍。由于《唐会要》的编纂历经唐、五代至宋初几个阶段,成书于不同人之手,记事难免有舛误之处,加之宋以后至清初一直未曾刊刻,仅靠抄本流传,故文字脱讹严重,大大影响了该书的使用价值。本文把今本《唐会要》中的错误类型归纳为十二个方面,并对其成因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流体运动与地球自转相结合,从整体系统研究流体必须遵循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盆池涡旋转的方向是确定的:地球北半球出现的盆池涡旋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俯视);而南半球出现的盆池涡旋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在地球的赤道线上的盆池涡是不旋转的.并用流体旋转动力学模型对龙卷风形成强烈旋涡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到了明确的龙卷风旋转方向. 相似文献
19.
岷江上游干温河谷成因及生态恢复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岷江上游地区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高山峡谷区,山高坡陡,降水稀少,气候温凉干爆,土壤贫瘠,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河谷地带性植被大量破坏,形成典型的干温河谷,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当地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当务之急应发展耐旱的灌丛和草类,增加地表覆盖度,稳固表土后再进行人工造林。生态恢复中应重点做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建立流域补偿机制等工作;要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旅游、中药材种植和水电事业,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相关法律和法规,使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既有经济基础又有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