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实验以砀山酥梨为实验材料研究梨果实发育期间C a2+、Zn2+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光强的关系。结果表明:(1)砀山酥梨果实C a2+、Zn2+浓度在盛花后第1周和第7周出现两次高峰,这正是石细胞形成的关键期,说明C a2+、Zn2+浓度大小与石细胞的形成有关;(2)梨果实吸收C a2+、Zn2+主要在幼果期,且表现出高光强>中光强>弱光强>极弱光强。  相似文献   

2.
对砀山酥梨果实进行解剖研究表明,梨果实的石细胞是从薄壁组织中发生的,在果肉中单个或成群存在,但以成群为主要存在形式,石细胞团的大小与果实细腻程度呈负相关。在石细胞团大小确定的情况下,果肉中石细胞团的数量并不是影响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砀山酥梨果实为试材,在果实冷藏(2士0.5℃)前,采用0.5μL·L-1白藜芦醇溶液浸泡2 min,定期对果实保鲜过程中相关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在贮藏后期对梨的黑皮病发病情况做统计,研究白藜芦醇对砀山酥梨果实采后保鲜效应和黑皮病的抑制及可能发病机理.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对砀山酥梨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可抑制共轭三烯的含量、增加细胞的膜透性、降低α-法尼烯的峰值,显著抑制和延缓梨果实在贮藏期和货架期黑皮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姚自鸣  宋学芬 《安徽科技》1999,(11):29-29,23
“七五”期间,我省砀山果区解决了酥梨、苹果半地下通风窖贮藏保鲜技术,在砀山和整个黄河故道果区普及推广,仅砀山县果窖就已超过2万个,年贮藏酥梨、苹果近2亿公斤,对均衡水果上市,提高果品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但在贮藏过程中,水果自身生命消耗和病烂果损失仍在15%以上,其有效贮藏期也较短;贮藏中要对果实、环境及器具等进行多次化学药物消毒,造成果实和环境污染;还要进行数次的翻窖劳动;酥梨的最佳采收期在9月中、下旬,此时窖温较高,入窖稍有管理不慎还会造成烂窖,为确保入窖安全,果农往往推迟采收期,有的推迟到10月中旬,造成果实水分、糖分等向枝千回流,果实糖分、维生素C和硬度降低,风味品质严重下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水果实现无污染保鲜,减少贮藏保鲜损耗,提高贮藏品质,延长保鲜期,进一步增加果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宿州中卡通动画制作股份有限公司、宿州凹凸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进行全方位的"院中园,园中院"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主要运用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设计与制作技术,开发"中国酥梨之乡"(宿州砀山酥梨)特色文化的动漫宣传片及衍生产品,对于宣传魅力砀山、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端技能型动漫人才、精心打造砀山特色文化产业、全面提升砀山的绿色GDP和实现校企双赢,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酥梨套袋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梨产品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不仅保护梨免受病虫害、鸟害,而且减少污染,从而完善品质.本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了套袋对梨幼嫩果实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粗纤维含量与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在初期发育生长过程中,果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及粗纤维含量,均有阶段性显著降低,但后期则趋向接近.这说明套袋处理使果实内部一些酶活性和物质含量发生了变化,对果实的生长发育及最终的果品质量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毛囊的发生时间及其形态学结构变化.采用胎龄为11,12,14,15,17 d的Wistar大鼠胚胎,石蜡切片,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毛囊胚芽的形态学发生.结果显示:第11天的胚胎周皮仍呈单层,未见毛囊形态发生;第12天胚胎可见数量较少的毛囊胚芽形成;随着胎龄的延长,毛囊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形态上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胚胎毛囊的形态发生时间为胚胎第12天,是由表皮基底层细胞向真皮突出形成,其周围有间充质细胞聚集.  相似文献   

8.
研究中华猕猴桃两个品种果实采后自然成熟过程中乙烯代谢发现,中华猕猴桃乙烯代谢途径遵循MET→SMA→ACC→乙烯途径,果实成熟过程中ACC合成酶、EFE形成酶协同作用好,乙烯峰值高,果实成熟快;反之则乙烯峰值低,果实软化慢.  相似文献   

9.
红毛丹果实的发育及采后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红毛丹果实的生长发育及采后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红毛丹果实的生长发育期约为16~17周;果实的生长速度呈“S”型生长曲线;鲜红色或黄色的椭圆形果实大小接近于5cm×3cm,是一种甜酸之果,也是一种非骤变型的果实-果实中总的可溶性固形物为质量分数19-3%-采后果实失水较为严重,通常在室温(26℃)条件下,果实的保鲜期仅6~7d-将果实装入薄膜袋内,并调节袋内的O2(体积分数为5%)和CO2(体积分数为9%)的水平,在低温(10℃)下贮藏,可使果实的保鲜期延长约4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总结体外连续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生长发育的规律。方法在5%CO2培养箱中37℃条件下,以RPMI-1640为基础培养基含20%胎牛血清的单相培养体系中体外培养原头蚴,在倒置显微镜下定期动态观察原头蚴的体积及形态学变化,计算其成囊率、蒂端发泡形成率等指标随时间变化情况,总结其体外培养生长发育规律。结果体外培养原头蚴在第1周开始形成蒂端发泡,在体外培养的前6周,原头蚴的形态学以蒂端发泡为主要变化特征,其数量逐渐增加,体积逐渐增大。第5周可观察到原头蚴外周形成一层角质层,开始向成囊方向发育;原头蚴的体积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观察到最大囊的直径约为:1.2mm,在体外培养的第17周部分原头蚴囊外周的角质层开始变得毛糙,囊的体积缩小,其内部结构变得模糊不清,浓缩聚集成团,与外周的角质层有明显的界限,培养至7个月时,90%以上的囊泡出现上述形态学改变;原头蚴的最大成囊率约为11%。结论 1、体外培养原头蚴的体积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存在从小到大再逐渐缩小的规律;2、体外培养原头蚴在成囊发育过程中可出现多种不同的形态学变化,是否存在多种成囊方式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桂北南方优质早熟梨生理异常现象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丰水和翠冠两个南方优质早熟梨品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气候条件、梨品种特性、水肥管理模式以及生理异常发生前后6个月内植株叶片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桂北地区梨树生理异常现象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丰水梨更容易发生生理异常现象;桂北地区秋冬季气温偏高、夏秋之交高温干旱、品种遗传特性、病虫危害和梨园的综合管理措施不到...  相似文献   

12.
应用植物离体快繁培养技术研究凤尾鸡冠瓶苗开花技术,结果表明:凤尾鸡冠的种子用0.1%的HgCl2灭菌8min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90%;最佳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NAA0.1mg·L^-1+6-BA1.0mg·L^-1+蔗糖20g·L^-1+琼脂10g·L^-1;经过壮苗后的植株在MS+PP3330.5mg·L^-1+NAA0.01mg·L^-1+蔗糖20g·L^-1+琼脂10g·L^-1·培养基上培养,开花率最高,为81%;适当减少MS培养基中氮含量,能提高凤尾鸡冠瓶苗开花率;光照强度为3000Lx时,瓶苗开花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樱椒树(TapisciasinensisOliv)开花结果过程的连续观察和部分阶段的切片观察,在本文首次报道了樱椒树的开花结果过程。樱椒树6—7月开花,从9月起幼果进入休眠期,直至来年4月,幼果重新萌动,继续发育.到9月果实成熟;其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共需15个多月。通过切片观察初步确定合子在经过1或2次分裂后,即停止分裂,只有顶细胞越过休眠期,发育成胚,其余细胞均在停止分裂之后便逐渐解体,到休眠期时即看不到。其花托非常发达,在花期后期长大,并在周围下延,包围很短的花柄,到开花当年9月初即完全包围花柄。  相似文献   

14.
紫薇受粉习性及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脱色苯胺蓝对紫薇花粉和花粉管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自然条件下的受粉习性及花粉管生长行为,以确定花粉管通道的形成时期.结果表明,盛花期的紫薇在开花后1.5h内完成受粉,花粉落量多,受粉率为100%;开花后24h左右进行受精;单果种子数为36~50粒,认为可以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紫薇,导入外源DNA的最佳时机为开花后24h左右.  相似文献   

15.
杨木腐朽及其防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土壤木块法测定Ⅰ-69杨木(Populus deltoides Bartr.var deltoides cv Lux)的天然耐腐力,试验表明,属于不耐腐朽的树种。在受白腐菌(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crsicolor)和褐腐菌(密粘褶菌Cloeophllum trabeum)腐朽9周后,木材的重量损失率分别为51.72%和71.5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揭示了两种腐朽菌分解木材细胞壁的过程。为提高Ⅰ—69杨的抗腐性,使用6种防腐剂,均有效果,尤其是铜-铬-硼配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唐菖蒲种球形成过程中的部分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唐菖蒲栽培品种“友谊”和“马加列”为试材,对唐菖蒲种球形成及膨大过程中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的关系及其部分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唐菖蒲新种球在抽葶期时开始形成,盛花期以后新种球迅速生长;唐菖蒲种球形成过程中,地上部分叶片、茎段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母球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而新球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六倍体小黑麦H87—287,H87—291为参试种,观察六倍体小黑麦和开花习性,认为六倍体小黑麦的开花与小麦相似;一般从开花到终花持续6.7天,开花后2—4天为盛期;从一天来讲,白天开花的数量占多数;雌蕊柱头的生活力可以持续11天,但在开花后第3—5天的生活力最强;六倍体小黑麦的异交率很高,约在40%。这些对小黑麦的育种及良繁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02年~2004年研究,认为光强是影响猫爪藤开花结实的主要生态因子,初步摸清了猫爪藤的物候节律,并初步确定其人工清除的时间.每年7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7月下旬-8月上旬果实大量成熟.然后蒴果开始开裂.猫爪藤的防除应该选在每年7月上旬种子成熟之前,否则待种子成熟后再采取措施,会人为增加种子的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