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诱变育种,是继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等育种方法之后,利用物理和化学等诱变因素发展起来的一项育种新技术。几年来,我们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组成“三结合”小组,开展这项工作。实践表明,诱变育种是选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快中子电离密度大,能量较备,诱变效果比较好,日益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为了探索快中于在水稻诱变育种中的效果,从1974年开始,我们在省测试分析研究所协助下,开展了这一试验研究。二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快中子在水稻育种中的诱变效应是肯定的、现把试验的初步结果摘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对酿酒酵母诱变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利用现有超声波仪器对酿酒酵母进行诱变作用试验,初步探讨了超声波对酿酒酵母致突变的因果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超声波频率越高对试验菌株的致死率越高;同一频率,超声波辐射时间增加也可使试验菌株的致死率增高,同时经过诱变处理后的菌株其生理生化特性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川明参醇提取物的诱变与抗诱变作用,结果表明:川明参醇提取物对蚕豆根尖细胞无任何致突变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川明参醇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川明参醇提取的诱变与抗诱变作用,结果表明:川参醇提取物对蚕豆根尖细胞无任何致突变作用,与突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川明参醇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混合菌群诱变及诱变菌群对闪锌矿浸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采自不同地区的混合菌分别培养于以黄铜矿和黄铁矿为能源的9 K培养基中,并以该培养物作为出发菌群,用亚硝酸钠(NaNO2)、硫酸二乙酯(DES)、紫外线(UV)及其组合为诱变剂,对混合菌群进行诱变。诱变后,经过连续浸矿筛选,得到对闪锌矿浸矿效果最好的诱变菌群E。浸矿试验结果表明:在9 K和Leathen培养基中,用诱变菌群E浸出闪锌矿40 d后,Zn2 的浸出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8%和84%;离心收集Leathen培养基中的菌体和矿样浸渣,弃除液体,加入新的Leathen培养基,在30℃和200 r/min条件下,恒温摇床培养20 d后,诱变菌群E对闪锌矿中Zn2 的二次浸出率比对照组高92%。  相似文献   

6.
洗涤剂对蚕豆根尖细胞诱变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蚕豆极尖细胞微核率的指标,对美雅和白猫洗涤剂的遗传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洗涤剂各浓度的微核率一般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洗涤剂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较强的诱变作用,但白猫洗涤剂诱变笥小于美雅洗涤剂。  相似文献   

7.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errooxidans菌)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和发展前景,然而低温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紫外线低温诱变试验探讨A.ferrooxidans菌低温诱变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Fe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反"S"型,A.ferrooxidans菌的活性变化符合"S"型增长曲线;2)紫外线诱变可以产生适宜低温生长的A.ferrooxidans菌种,但诱变时间30 s、60 s的效果无显著差异;3)A.ferrooxidans菌的活性是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的,诱变产生的菌种并不能逆转这一生长规律;4)3个诱变温度相比较,15℃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组的Fe2+氧化率比未诱变的空白组高了14%,这也表明了A.ferrooxidans菌紫外线低温诱变的可行性,为A.ferrooxidans菌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离子束诱变过程中,菌体细胞较长时间处于干燥、营养贫瘠的条件下,死亡率高,本研究比较了在干燥、营养贫瘠条件下,多种寡糖对对数生长期的嗜热海因酶产生菌Bacillus fordii MH602菌体细胞的保护作用.海藻糖效果显著,其最佳保护剂量为2%;同时证明海藻糖的保护作用没有对离子注入效应产生负面影响;首次报道了在离子束诱变技术中采用海藻糖作为保护剂提高突变率和诱变效果.相关结论对于抗干燥性能较差的微生物采用离子束诱变技术进行菌种选育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甲基磺酸乙酯和聚乙二醇处理蓝丰越橘组培苗茎尖,筛选诱变处理的最佳组合和模拟干旱处理的临界浓度,并应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诱变前后的蓝丰、达柔组培苗进行耐旱性和耐水淹能力评价.结果表明:诱变处理的最佳组合为3%EMS处理4h,聚乙二醇的临界浓度为10%;通过主成分分析,耐旱性指标可归纳成叶绿素因子和渗透调节因子2个主成分,越橘的耐旱性由强到弱为:未经处理的达柔、未经处理的蓝丰、诱变处理后的蓝丰、诱变处理后的达柔;耐水淹能力指标可归纳成叶绿素因子、抗氧化酶因子和渗透调节因子3个主成分,越橘的耐水淹能力由强到弱为:诱变处理后的达柔、未经处理的达柔、诱变处理后的蓝丰、未经处理的蓝丰.  相似文献   

10.
紫外线-亚硝酸复合诱变选育高抗逆性绿僵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绿僵菌孢子的抗逆性,延长储存期和对环境的稳定性,利用紫外线-亚硝酸对绿僵菌M105-3进行复合诱变,选育出孢子海藻糖含量显著提高的耐储藏诱变株M105-32;250℃下贮存,初步试验表明孢子半衰期由96.6d提高到144.9d,通过孢子紫外线抗性、耐热性和耐储藏性测定,诱变株比出发菌株的耐抗紫外线、耐热性及储藏性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链霉菌702在林可霉素致死剂量下UV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平  熊智强  涂国全 《江西科学》2006,24(3):258-261
在林可霉素致死剂量下UV诱变筛选链霉菌702产抗细菌活性物质高产菌种,试验结果表明,紫外作用20 s对林可霉素致死突变率达到20.77%,抗药性致死突变菌株与该菌产抗细菌活性物质的高产菌株的正突变率达25%,效价提高20%以上达10%,从突变菌株中摇瓶筛选到42-3473菌株,摇瓶发酵生物效价达2062μg/mL,比诱变出发菌株生物效价提高了70%。  相似文献   

12.
紫露草微核技术对两种保鲜剂的诱变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些用在果蔬保鲜上的杀菌剂,其毒性和诱变性对人类健康均可能存在危害,但人们常常只注重其毒性而忽视其诱变性。以紫露草微核技术对苯来特和托布津在其最低有效浓度(0.1%和0.07%)下进行诱变试验,以未加氯的自来水作空白对照,马来酰肼(MH)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苯来特(0.1%)的突变率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且有许多四分体核、质分辨不清(均染深色),浓度稀释至0.05%的突变率比0.10%的还要高,但核、质分辨不清的四分体很少,这表明它不仅是一种强的诱变剂,而且可破坏内膜系统,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混合。托布津在试验中表现出的诱变性亦极强,结果表明,也是一种诱变剂。  相似文献   

13.
离子注入对苹果酒酵母菌的诱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野生型苹果酒酵母菌为出发菌株 ,利用离子注入对其进行诱变 .结果表明 ,对苹果酒酵母菌的最佳离子注入剂量为 8× 10 15/cm2 N+ ,此时致死率为 70 4 % 用此剂量诱变后的一些菌株菌落特征和形态发生了变化 .对菌株进行发酵试验比较 ,获得一株酒精产率较高的菌株 ,发酵至第十天时 ,酒精产率最高 ,可达到9 0 % (φ酒精) ,比出发菌株高出 10 7%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对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AS)在生物体中的抗诱变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剂量与微核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AS剂量的增加,微核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冬小麦品种PH82-2-2辐射诱变处理,在无零下温度条件下,获得了春性突变后代,选育出农大94118品系,试验结果还指出,冬小麦辐射诱变后获得的春性突变体,性状变异幅度大,突变谱宽,供选择的余地大,是春小麦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性腺成熟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作为亲代,进行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采用RAPD技术对诱变子一代的无节幼体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从2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77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52个,占85.9%.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为6~12个,平均8.85个,分子量在150~2500bp之间.遗传相似系数用Nei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遗传距离则用Lynch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实验数据表明:诱变子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诱变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异.研究结果证实:在对虾大规模养殖,种质质量严重退化的情况下,人工诱变能够促进基因组更加广泛的变异,为新品种的选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证明RAPD技术在检测遗传差异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7.
D-核糖生产菌的紫外诱变表征及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定合适的诱变剂量是D-核糖生产菌紫外诱变育种的一个重要原则,用正突变率作为评价指标无法确定最适诱变剂量,为此提出新的评价指标——平均正突变幅度,给出了其定义及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D-核糖生产菌的紫外诱变中,得到在15W紫外灯和距离25cm条件下不同照射时间的平均正突变幅度,并结合致死率曲线确定20s为最佳紫外照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灰树花紫外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对灰树花菌株Gr1进行了紫外诱变处理.经过粗筛和精筛后,从50株诱变株中选出两株多糖含量和产量明显优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Gr1a和Gr1g,其产量分别为1.74%和1.62%,多糖质量含量(w)分别为11.67%和12.01%.经过摇瓶试验以及发酵试验,两株诱变菌株Gr1a和Gr1g菌丝得率和多糖含量都很稳定,表明所得突变株是比原始菌株更优秀的稳定高产、高多糖含量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菌落直径为指标研究了NTG对侧耳8405的诱变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当NTG的最终浓度为300μg/mL,处理前孢子先培养14h,于24℃黑暗条件下处理40min时,突变率和正变率高,变异幅度大.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采用紫外线诱变和化学诱变,以及双诱变方法对甲醇酵母CandidaboidniNo.2201野生株进行诱变筛选,得到10个诱变株.它们分别在1%葡萄糖、1%甲醇、4%甲醇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摇床培养,均比野生株显示出生长优势.其中5株诱变株在5%木糖培养基上的生长优于野生株,为进一步诱变筛选耐高底物浓度,生长速度快,具有高生物量积累特性的诱变株提供了新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