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企业创新集成的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系统的观点及系统理论研究创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本文首先从创新管理学科发展、创新研究的文献简评、新增长理论及知识经济自身要求等角度来阐述企业创新集成的必要性,在分析企业创新集成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木桶原理探讨了企业创新集成的内在机理,有利于企业创新集成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供应链成熟度模型的分析,构建了供应链企业集成层次体系,说明了信息集成的重要性及由此实现业务与组织集成的过程。分析了供应链企业信息集成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服务外包创新模式是企业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服务外包各方为视角讨论了信息集成的可行性,提出了可分离式服务构件的实现途径。该创新模式与实现途径具有降低成本、保证信息安全性、便于集成的特点,可为供应链企业提高集成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企业集成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机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璐  张星星 《太原科技》2009,(9):61-62,64
面对技术与市场均不确定条件下的竞争环境,集成创新模式被提出.企业集成创新已成为企业重要的创新方式,通过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企业集成创新系统的演化动因和过程.  相似文献   

4.
管帅  张纪 《科技与经济》2007,20(5):24-26
加强集成创新,是我国在开放条件下实现自主创新的新思考,也是当前我国企业获得竞争力、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对"集成创新"后发优势的分析,并结合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利用"集成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发展的案例,探讨了开放环境下我国企业的"集成创新"战略,从而为我国企业通过集成创新整合全球资源,实现技术跨越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科学管理研究》2015,(4):30-33
从全球创新资源的集成角度来分析集成创新网络,先分析集成创新网络的各大要素、特征及发展阶段,然后集中介绍了国外企业的集成网络模式,国内科技园的发展,认为我国工业园区近几年发展进步较大,且基础工业与信息、IT、高新技术工业的差距较大,信息IT产业集成创新能力比较高。将来的集成创新发展趋势将会变得越来越活跃。  相似文献   

6.
构建面向产品开发的团队集成创新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汲取众多的企业管理理论精华的基础上 ,提出了团队集成创新的动态创新模式。从团队内部运转的有形集成和无形集成构成整个分析框架 ,同时融入管理方法集成对产品创新进行有效管理 ,提高创新业绩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当今,集成创新已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维持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动力。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集成创新的文献理论回顾,分别从集成创新的内涵、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两方面予以归纳整理,综合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评析。最后,文章对相关的集成创新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针对集成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活动的复杂特性,结合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建立企业集成创新活动中知识转移的三维框架体系,构建基于WSR的集成创新知识转移模型,设计WSR框架下集成创新知识转移流程,分析企业集成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活动事理及人理作用的介入机理。  相似文献   

9.
界定了集成创新和知识整合的概念,划分了企业集成创新的生命周期,归纳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知识整合效率、知识整合范围和知识整合弹性的特点;构建了基于企业集成创新生命周期的知识整合模式,包括复制式知识整合模式、渐进式知识整合模式、突破式知识整合模式和混合式知识整合模式;企业根据自身创新所处的不同阶段选择最佳的知识整合模式,提高集成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需要加强企业的技术集成和合作创新,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从技术集成含义和合作创新的内涵出发,分别研究了技术集成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科技创新研究关注于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随着数字经济占GDP份额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跨界融合特征不断凸显,突出表现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式创新。从融合式创新的含义与特征出发,参考IBM和哈佛商学院的模式分类,将融合式创新分为盈利创新模式、组织创新模式、业态创新模式和市场反馈创新模式4种模式,考察了不同融合式创新模式对技术交易等成果转化方式和路径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为迎合数字经济时代跨界创新加剧的趋势,提出加强协同创新、紧抓市场需求、改善创新环境等举措推进融合式创新及其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2.
 传统科技创新研究关注于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随着数字经济占GDP份额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跨界融合特征不断凸显,突出表现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式创新。从融合式创新的含义与特征出发,参考IBM和哈佛商学院的模式分类,将融合式创新分为盈利创新模式、组织创新模式、业态创新模式和市场反馈创新模式4种模式,考察了不同融合式创新模式对技术交易等成果转化方式和路径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为迎合数字经济时代跨界创新加剧的趋势,提出加强协同创新、紧抓市场需求、改善创新环境等举措推进融合式创新及其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3.
苏婧  李思瑞  刘颖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12):1494-1501
在我国,产业政策一直是激励企业创新活动、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而金融市场则是其发挥作用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如讨论宏观经济政策对产出结果的影响时应当注意商品市场之外的金融市场作用,在研究产业政策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时,产业政策的股票市场信号效应也值得特别关注。本文针对该领域研究碎片化的问题,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阐释了产业政策通过信号效应向股票市场传递企业特征信息的原理,然后从实证资料出发系统梳理了上述信号效应对股价和交易量两方面股票交易结果的影响;同时,还结合资本市场与企业创新的固有关系,进一步总结了产业政策股票市场信号效应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潜在影响和作用机制。在上述以问题为导向的文献回顾基础上,本文参考我国产业政策的实践需要,就产业政策股票市场信号效应在企业创新研究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性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国防科技创新概念的内涵及国外开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情况,探讨了中国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的4种模式,即基于网络平台的跨域协同创新模式、基于强强联合的合作协同创新模式、基于整合相同相近科研机构开展一体化科研的协同创新模式、基于军民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企业需要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而这些利益相关者正式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的内外部创新源,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与其开放式创新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试图探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于拓展开放式创新源、形成创新网络、提升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探讨开放式创新模式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道德水平,并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向高层次发展的机理,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模型,并通过案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效率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投资发展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缺乏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风险投资与公司R&D投入都是技术创新的投入 ,谁更有效率 ?本文从风险投资性质和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出发分析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必然联系 ,并以美国为例进一步解释了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小板上市的94家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检验了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在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中,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地影响,而对创新产出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政府补助有利于提高创新投入,劳动力素质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文献资源建设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结合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保障措施和改革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创新融资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现有研究对债务融资影响双元创新平衡机制的理解并不够深入.本文以我国2010~2019年3833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债务结构异质性影响企业双元平衡创新的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交易型债务与短期债务分别与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存在最优债务结构;同时,交易型债务与短期债务通过激励企业的利用式创新对企业的创新路径具有显著的修正作用,债权治理保证了公司经理人在进行探索式创新的同时充分进行利用式创新,促进企业处于双元平衡创新路径.论文深化了企业资本结构与创新的关系,对企业通过调整债务结构实现企业双元创新路径的优化,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软环境视角的生态技术创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生态技术创新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在实践中积极开展。但是,生态技术创新的全面推进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软环境的不完善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如生态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生态理念向企业文化的融入不够、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等等。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引导,优化软环境,才能有效促进生态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