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永平铜矿床产于中石碳统叶家湾组地层中,矿体的直接围岩是矽卡岩,矿化与矽卡岩化密切相关。本文着重讨论了矽卡岩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矽卡岩属层控式矽卡岩,是混合岩化热液所提供的富含SiO_2的高温流体与围岩选择性交代的产物。本区矽卡岩的形成具备三个条件: 1)混合岩化热液提供的富含SiO_2的高温流体。 2)适宜的围岩岩性-灰岩 3)必要的隔挡层-页岩。  相似文献   

2.
 综合应用岩心、测录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资料及测试手段,对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巴特肯地区白垩系-古近系混合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混合沉积成因,并探索混合沉积与油气的关系。结果表明,费尔干纳盆地巴特肯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发育的混合沉积,包括混积岩和混积层系两种形式,其中,混积岩主要为含陆源碎屑-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质-碳酸盐岩,混积层系主要为碳酸盐岩-混积岩层系和陆源碎屑岩-混积岩层系;混合沉积在巴特肯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障壁海岸相和浅海陆棚相均有分布;混合沉积成因主要为相缘混合,其次为原地混合和间断混合;混合沉积在烃源层、储集层和盖层三方面均具有一定贡献,古近系泥灰岩是巴特肯地区主要的烃源岩之一,同时也可作为区域性盖层,而白垩系-古近系灰岩储集层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纯碳酸盐岩,多为混积岩或混积层系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尔太山中段山前地区,是指西起阿勒太镇以西,东至沙尔布拉克以东,长七十余公里,宽二十余公里的狭长地区。这个地区在构造上,位于阿勒太复式向斜近槽部的位置。其南翼在阿勒太附近可见明显向北转折,由于断裂的切割,不见向斜的完整形象。此向斜南接达罕尔第一克兹加尔背斜,其核部受强烈的混合岩化;北邻哈龙背斜,其核部有大片花岗岩侵入。这个地区出露的地层为泥盆纪和志留纪两个时代的地层。泥盆系地层由变质的火山碎屑岩、熔岩、砂页岩与大理岩组成,局部有混合岩化,总厚度7500公尺。志留系地层由变质的砂页岩组成,普遍受强烈的混合岩化,形成各种类型的混合岩,总厚度9000多公尺。这  相似文献   

4.
永平花岗岩属陆壳改造型,是继海西一印支期混合岩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熔、交代而成的具明显侵位特征的异地一半原地花岗岩,具有物质来源浅,形成温度较高,侵位浅,受改造时间长等特点。经历了地槽沉积-加里东期变质-海西-印支期混合岩化-燕山期的进一步重熔、交代这样漫长复杂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昆嵛山混合杂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嵛山混合岩体是胶东东部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是金牛山金矿带的寄主岩体。野外地质特征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确定岩体形成于134.3Ma。但是,在元古代,胶东地区还曾受到栖霞运动的影响,广泛地发生了区域变质作用。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岩的原岩是上地壳沉积岩与来源下地壳或上地幔的火山岩的混合物,岩体由交代-重熔作用形成。混合岩对原岩的许多性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岩体的形成是受牟平—即墨深断裂控制。断裂长期活动所引起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以及成矿作用等地质特征已成为我国东部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辽宁鞍山本溪地区广泛出露了混合岩类,对其中副矿物锆石的研究表明,混合岩形成时的环境特征良好地反映在锆石的标型特征中。而锆石的特征又表明,鞍山本溪地区的混合花岗岩属原地花岗岩,它的形成是在岩石基本上保持固态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时发生着广泛的变质结晶、重结晶和变形作用。锆石的特征还表明本区混合岩化作用前的原岩为一套中酸性火山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7.
混合岩化片岩具有各向异性,对工程基础稳定性影响极大。为了研究曲溪地区混合岩化片岩岩体的变形特征,了解岩体的变形参数,通过现场刚性承压板法试验,获得了坝址选区内混合岩化片岩微风化带岩体的弹性参数E_S=12.60 GPa,E_0=7.78 GPa;弱—微风化带岩体的弹性参数E_S=1.67 GPa,E_0=0.89 GPa,结合试验所得的Ⅰ型、Ⅱ型、Ⅲ型三种压力(P)—变形(W_0)关系曲线,对重力坝址区混合岩化片岩体变形进行分析。坝址区内混合岩化片岩的变形,属于岩体内部孔隙和层理受压所致,且变形范围不影响混凝土重力坝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洪镇花岗岩类上覆糜棱岩、混合岩的存在,其本身的低温混合岩化成因特征,以及三者之间在地球化学上的同源继承性,揭示洪镇花岗岩类的韧性剪切成因,其源岩以长英质碎屑岩为主,少量中性熔岩,其形成过程为扬子板块前陆中压深埋推覆岩在印支晚期的韧性推覆就位,是交代作用为主导,兼之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海南抱板地区金矿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组首次在海南省发现原抱板群混合岩的主体是中元古代花岗岩,其主要依据如下:①原抱板群混合岩与旧村岭群千枚岩呈侵入接触,接触带发育有黑云母角岩及边缘混合岩。从岩体→角岩化、混合岩化带→千枚岩,W、Cu、Zn、As、Au等微量元素均规律地由低→高→低变化,这是岩浆岩接触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连山关铀矿床以富轻稀土、明显铕亏损为特征。本文提出了该铀矿床中铀与稀土元素在溶液中都以碳酸盐络合物形式迁移的可能性及其沉淀的机制。混合岩、混合花岗岩中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表明它们是属于混合岩化(或花岗岩化)成因,并讨论了铕亏损的可能原因。连山关铀矿床与华南产铀花岗岩体(重熔型花岗岩)中稀土元素Sm/Nd,La/Sm—Sm变异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表明产铀岩体在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上,可能存在某些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