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2002年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问题更加突出.给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或举办人文讲座等,可以帮助他们提升人文素质;给中文专业学生开设文学文本解读课程,引导他们走近和欣赏文学经典,可以帮助他们重建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韩占坤 《科技信息》2011,(36):I0025-I0025
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和许多有志之士的共识,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其中重要一环,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体还是对大学生群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匮乏,是社会、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多方努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课程,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非常必要。学习大学语文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发展,对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孙桂霞 《科技信息》2009,(36):298-298,300
在社会商业化的今天,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医疗行业也不能幸免,医生的品质也在发生变化,人道主义精神正离医生而远去,人文精神渐行渐远,医疗服务行业内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而我国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又比较缺失,因此,高校图书馆对于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本文分析了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及图书馆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中的重要性,论述了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5.
古明宇 《科技资讯》2012,(28):254-255
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体现在大学生身上,而人文精神并不仅仅属于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的范畴,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情报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样起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表现及原因分析,以及图书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苏建欢 《科技信息》2011,(12):I0043-I0043
本文针对社会转型期部分大学生表现出道德失范、心理失衡、行为错位等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剖析其成因,提出了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在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进步,并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解.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所以绝大部分大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健康。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的条件下,人文精神却越来越荒漠,越来越在富足的生活中迷失了精神的方向。如何帮助这些大学生从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中走出,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扼要阐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以及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人文精神的内涵,历史渊源进行了探究,阐明了人文精神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强化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一部分,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对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同辉 《科技资讯》2014,12(18):167-167
随着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深入开展,现代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为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大学体育教育也应该将人文教育的思想引入其中,在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以体育知识、体育精神、体育内涵完善其人文素养,使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全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双向并行。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立足于大学语文实体教学,从解读具体作品入手,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为目标,阐释大学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人文教育缺失状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担忧,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迫切任务。《大学语文》课作为培育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高职院校应从转变思想认识、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实施"大语文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以及优化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将课程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人文社科文化知识贫乏,创新精神缺乏,理想追求迷茫,心理素质差,道德修养欠缺的现象比较明显。大力传承、弘扬八一精神,对于引领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八一精神丰富的内涵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执着追求的斗志,指导大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大学生永葆先进性。我们必须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突出主流价值观;改进价值观教育载体,多管齐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完善人文公共课程体系;增强社会实践的认识,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社会价值。以人文关怀为着力点,创造和睦亲切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格教育氛围,对学生积极开展健康人格引导教育,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及人格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与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需不断增加新的教学项目.在总结近年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对高校开设"啦啦操"课程进行可行性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学生和教师对"啦啦操"的认可度与设置新课程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在高校开设"啦啦操"课程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极大地满足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优秀建设者,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冯蕾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7):159-16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为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综合国力的增强、大学生心理日趋成熟等因素,为民族精神培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网络的普及也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极大挑战。在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理论、环境、实践、网络全方位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紧迫的社会课题。本文立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老子人本思想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老子人本思想中蕴涵着深刻的做人智慧,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当代大学生应主动学习道家文化,汲取精神营养,充分发挥老子的重生、贵生思想及做人、生活智慧,全面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当代大学生担负着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一定要把"成人"和"成才"有效地结合起来,借鉴老子做人哲学,以做人为基础,加强成才教育。  相似文献   

20.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分析了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讨论了中华武术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塑造作用问题。认为可以用中华武术文化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吃苦精神和仁信友爱精神,使全社会逐渐形成明礼诚信、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