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从特定意义上讲,日本国家发展的过程,就是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日本在其发展历史上曾对隋唐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大量的引进和吸收,相依相伴的就是日本历史上的三大社会变革,即大化革新、明治维新和战后改革,从而实现了国家的长足发展。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引进和移植,并没有使日本走向全盘外来化的道路,而是做到了合理的吸收和再创,国家获得了一次次的飞跃,个中成功经验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汲取外来文明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而对其成功经验的解析可谓见仁见智.通过对日本历史上两次大规模学习、引进、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文明—华夏文明、西洋文明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日本最根本的学习外来文明的成功经验在于其端正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汲取外来文明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而对其成功经验的解析可谓见仁见智,通过对日本历史上两次大规模学习、引进、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文明一华夏文明、西洋文明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日本最根本的学习外来文明的成功经验在于其端正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4.
在二战后短时期内,日本从战争废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历了由封闭经济向对外开放,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过渡,这一时期日本既立足于国内的社会实际,又放眼世界,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经济上实现了赶超欧美的目标。这对我国目前在经济高速增长和转型时期如何选择性地吸收和引进外来技术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日本佛教是在吸收中国佛教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在日本佛教的本土化进程中,"外来"的佛教不断地吸收日本的传统文化,当与本土的文化精神发生冲突时,也大多呈现出"外来"的佛教向本土的传统文化妥协的倾向。日本对于佛教的接受与发扬,或者说日本佛教的本土化进程,就是一个使外来文化不断向本民族文化妥协,最终融化为自己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的过程,这在其他民族的佛教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6.
三权分立原则和现代官僚制度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政治--行政模式,作为资本主义后发国家的日本禀承"拿来主义"的传统,在引进的同时对之加以改造.在日本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西方的政治理念与本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精英主义、权威主义相交融,并在日式集团主义的社会准则基础之上构筑了日本独特的"官僚主导型"政治-行政模式.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可以使我们对这一独特的政治--行政模式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发展和文化是分不开的。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一定要研究文化背景,即历史。日本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发展,其变化呈现出了持续性、稳定性、外向型、创新性等多元化的特征。从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看出,日本民族一直都按照自己民族利益需要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和创新,日本民族特有的实用主义思维特征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8.
鹿业贞 《科技信息》2012,(3):378-378
中国和日本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渊源,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日本在中国的文明文化影响下,逐渐发展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朓""肭"考释     
"朓"朒"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的两个专用名词,它们的含义在发展过程中有两次演变,前后经历过对日食的描述、对月相的描述和作为计算日月运动不均匀性时的修正值这三个阶段.词义的变迁,包含了古人对天象理解的过程,从汉朝的"日月乱行",到唐朝僧一行<大衍历>里将其作为"理数然也" ,是概念上由"变"至"常"的一次比较特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不仅是汉代以降两千多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构成15世纪以来整个东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儒学有两次大的发展。第一次是从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期,儒学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从鲁国的一种地方性学说逐渐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主流和国家意识形态。第二次是从汉代到宋明时期,儒学又逐渐传播到包括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区,形成了韩国儒学、日本儒学和越南儒学,成为东亚意识的重要内容。第一次大发展,儒学不断吸收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其他思想流派;第二,儒学则不断吸收融合了佛教、…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一个岛国 ,从 16 39年颁布最后一次锁国令到 185 3年美国的炮舰轰开大门的 2 0 0多年时间里 ,日本在国际环境与国际交流中可以说处于孤立状态。特别是其社会发展与各文明古国相比较 ,落后了数千年。但后来通过不断吸收摹仿中国文化、欧美文化等外来先进文化来发展本国。在此过程中 ,不仅具有自己民族的特点 ,而且随着“兰学”向“洋学”的转化日本逐渐寻求到了建国理论的强国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内”、“外”文化是日本显著的文化特征。“不明确表达”、“简略表达”、“非合理性表达”以及“为对方着想”、“敬语表达”等构成了日语显著的语言特性。本文从日语语言特性的角度分析日本“内”、“外”文化特征,并对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日本"遣隋使"来华目的及年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日历史文献分析,输入佛教和学习隋文化是遣隋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日本遣隋使先后于600、607、608、610、614年分5次来华.遣隋使在中日关系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不仅是日本直接向中国全面汲取优秀文化的嚆矢,更是以后规模巨大的遣唐使的前奏.  相似文献   

14.
刘雪宁  武蓉 《科技信息》2010,(26):157-157
日本有句俗语:"酒喝3家,澡洗3次",从这句俗语不难看出,日本人对洗澡的情有独钟。日本是世界上鲜有的男女混浴、父母子女混浴的国家。日本的洗浴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洗浴文化之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洗浴文化。它独特的洗浴文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谢继春 《科技信息》2006,(2):266-267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的词语都很丰富.由于使用汉语和英语的民族、国家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文章着重从汉、英两种语言出发对"红""白""黑"三种颜色词进行分析,探讨其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19世纪的明治初年。日本作为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在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上具有诸多独到之处。日本的古代历史文化受中国影响很大,中日两国在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建筑形式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经验能为中国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胡文琛 《科技信息》2011,(1):21-21,18
日本,在亚洲众多富有特色的国家之中,展现着其既有东方文明的神秘之美,又有西方的开化奔放。其经济,到经济危机之后的现在依然保存着亚洲最强大的硬实力。而文化,则既有东方古老文化的传统与温婉,同时也兼备了西方的明朗与活力。日本,采取对外来文明选择性吸收的方式,形成了其集东西文化优点于一体的独特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解剖日本国民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奇迹般发展的原因时,人们总是津津乐道日本民族对国外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虎心好学”的精神和“掠人之美”的本领。然而,日本并不一味套用外来的框框,忘怀自己的历史和民族精神,而是不失自尊,勇于探索,创出自己的新路。日本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企业的教育和培训,吸收美国在第二世界大战期间训练军事工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实际加以改造、发展,在经济上结出了硕果,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史中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世界上开展邮政储蓄较早的国家,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二次大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从民间吸收资金,于1947年修订“邮政储金法”,进一步加强了邮政储蓄制度,使邮局成为政府直接吸收民间资金的重要渠道。邮政储蓄在战后日本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日本的邮政储蓄增加很快,特别是最近十年,存款余额大约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十七年文学特别是革命历史小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发挥了其合法性论证以及教育群众、打击敌人的政治性功能。然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只能通过革命历史小说的文学创作才能体现。因此,其无法回避的就是文化资源的选择、吸收以及转化的问题。而传统武侠小说自然纳入了它的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