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锚杆静压桩沉桩挤土效应的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具有竖向荷载作用的锚杆静压桩桩周土体的简化受力模型,推导并给出了锚杆静压桩沉桩时产生的塑性区半径的实用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探讨了沉桩挤土规律。  相似文献   

2.
静压管桩在沉桩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十分明显。本文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了防治或减轻压桩挤土效应的一些有效实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饱和粘土中静压桩挤土效应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静压桩在不同粘土中贯入的离心模型试验,对桩体贯入饱和粘土时的土体位移和初始超孔压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径向位移在水平方面具有对数递减的规律,而在竖向2/3桩长范围内呈线形增加分布,约在2/3桩长处增加到最大值,在其下范围内逐渐减小,直至桩尖以下约5 ̄10桩半径处衰减为零;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大部分桩长范围内,初始超孔压具有孔随计算点至桩轴水平距离的加大而呈对数减小、随深度的加  相似文献   

4.
考虑地表边界效应的静压沉桩挤土位移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沉桩挤土位移求解过程中同时考虑了土体弹塑性本构关系以及地表边界效应的影响.假定桩周土体屈服后服从修正剑桥模型,基于圆孔扩张理论推导了桩体无限长时挤土位移的初始解.在此基础上,引入修正函数来考虑地表边界和沉桩深度对挤土位移的影响;经与文献实测结果比较,验证了修正后沉桩挤土位移解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参数分析表明,沉桩挤土位移随桩径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随预钻孔孔径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当超固结比增大时,挤土位移也随之增大,分析认为是由于重超固结土颗粒排列紧密,受到的挤压作用明显所致.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GFRP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压桩动态力学效应,开展GFRP静压桩模型试验研究,对表土隆起量和径向挤土压力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表土隆起量在径向距离在1.8D(桩径)处达到峰值.此峰值随沉桩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数值最终大致稳定在0.05D;径向挤土压力随沉桩深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当沉桩深度大致等于测点深度时,测点处径向挤土压力达到峰值;峰值径向挤土压力Pm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大不断衰减.当径向距离达到3D时,Pm衰减至峰值径向挤土压力的最大值Pmm的30%以下;Pmm出现在桩身中下部,数值大致与桩径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静压预制桩挤土效应的现场监控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浙江省慈溪市某静压法沉桩施工现场所监测的地基土位移数据,定量分析比较了控制施工进度、设置应力释放和排水深孔等工程技术措施对减轻饱和软粘土地基沉桩挤土效应的有效性,并初步提出了现场地基土位移及其变化速率的监控标准.对防范类似施工场地周围建(构)筑物遭受沉桩施工的有害影响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静压桩沉桩对桩周土体的挤密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主要研究方法有圆孔扩张理论等.本文在传统的平面圆孔扩张理论基础上加以改进,通过对触探结果的分析,对沉桩桩侧应力分布模式进行假定,提出了其准静态空间轴对称方程组的空间半解析解,该解答能同时反映径向位移的径向和竖向分布规律,这是平面应变解答无法反映的.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在大部分桩长范围内计算与实测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和计算了不同剪胀角情况下的静压桩挤土效应,分析了土的剪胀性对沉桩挤土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影响,讨论了相关联流动法则(φ=Ψ)和非相关联流动法则(Ψ=0)在运用于沉桩挤土效应上的差异。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沉桩挤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影响范围随剪胀角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于桩基工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挤土桩凭借其无振动、噪声小、污染少、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经济实惠、承载力高以及成桩质量有很好的保证等优点而得到广大工程建设者的青睐,并投入了广泛的使用。该文概述了挤土桩的理论研究价值及工程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针对静压桩、螺旋灌注桩和螺旋挤土桩的特点进行阐述与比较,综合对比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实验,认为螺旋挤土桩施工简便、经济划算与环境友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静压桩挤土效应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饱和软粘土中静力压桩会产生严重的挤土效应,它对桩周土体、周围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环境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这一问题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最早的研究始于50 年代,至今这一问题仍然是一研究热点- 由于该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基本问题,虽然已有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仍然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 通过简要分析前人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指出其局限所在,然后提出进一步开展该项研究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静压桩沉桩及其静载过程,对模型的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和荷载—沉降曲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成层地基中单桩的受扭性状,基于桩侧土双折线模型,以塑性区开展深度为变量,推导了桩侧土分别处于弹性和塑性状态时桩顶的扭矩-扭转角曲线和桩身扭矩、扭转角分布曲线的递推计算方法,并编制出相应的计算程序,由此对比分析了单层与双层地基中桩身的受扭性能.最后,结合工程算例进行了应用,并完成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桩侧土分别处于弹性和塑性状态所得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桩顶扭矩T一定时,桩顶扭转角φ随桩身材料剪切模量Gp和半径r0的增加而减小;r0对T-φ曲线影响显著,同等条件下r0提高一倍,桩顶抗扭承载力提高4~6倍;可对桩周上部土层进行处理来提高桩身抗扭性能,其有效处理厚度为桩长的0.2倍.  相似文献   

13.
静压桩承载力的时效性主要由桩侧摩阻力的时效性引起,沉桩结束时桩侧摩擦的性状及其发挥程度将直接影响承载力的时效性。但是,目前承载力时效性的研究直接用终压力和承载力进行相关性研究而未考虑这一影响。因此本文将选择珠三角典型地层,进行模型桩的静力压入试验及其后的载荷试验,从摩擦学的角度研究桩端阻力变化对桩侧摩阻力发挥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研究其对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沉桩过程中沉桩速度因桩压入不同性质土层、局部硬层及较硬的桩端持力层而发生变化,桩土之间的摩擦状态不断在干、湿摩擦之间转变,桩侧摩阻力的发挥随之变化。终压时桩侧若为干摩擦,则承载力时效性不明显,若为湿摩擦则时效性显著,即可利用终压时桩侧摩擦的性质和发挥程度来判断单桩承载力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考虑挤土效应的桩基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了沉桩挤土效就引起的桩周土体的应力和孔隙比的变化及其对土体非线性性质的影响,修正了现有的荷载传递函数,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对一试桩资料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饱和分层地基上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薄层法原理,将圆柱坐标系下饱和土的Biot轴对称波动方程在竖向进行离散,沿切向坐标及轴向分别进行Fourier级数分解和Hankel变换,得到饱和层状介质中频域~波数域中的位移基本解表达式,再利用Hankel逆变换和Fourier综合,求得频域柱坐标系下的位移表达式。结合运行列车~轨道~地基的振动模型,对饱和分层地基上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进行分析。详细讨论了渗透系数、孔隙率、流体粘滞系数和剪切波速等饱和土层参数对振动传播与衰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地基的第一层土体参数对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的影响比第二层土体参数的影响显著,饱和土体的渗透系数、孔隙流体动力粘滞系数、孔隙率和剪切波速是影响地面振动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将桩周土和桩芯土模拟为连续分布的弹簧和阻尼器,通过求解土层的竖向振动得到了Winkler地基模型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在考虑土体分层特性的基础上运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管桩桩顶与桩底位移和轴力的关系,通过考虑桩端边界条件得到了层状土中单个管桩桩顶的竖向复刚度.借助数值算例研究了管桩壁厚、桩土模量比、桩芯土与桩芯土剪切模量比、土层厚度和剪切模量等参数对层状土中管桩竖向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南通地区以砂性土为主的地质条件,通过实例,采用静荷载试验方法探讨了群桩施工后,砂土的挤密效应以及桩间距对预制静压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群桩施工后,挤密作用提高了砂性土的强度,增加了桩与土地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单桩的承载力,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桩间距越小,挤密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