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大量调查资料,探讨了武汉地区晚更新世的古气候、古河道、古湖泊和砂山。 相似文献
2.
Solenites murrayana L.et H.在甘肃窑街煤田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窑街中侏罗统窑街组发现了银杏类植物化石的重要代表穆雷似管状叶Solenites murrayana L.et H.,其外形显示出不分叉的细线形叶片,宽度小于1mm.根据室内实验对其表皮构造进行了研究,主要特征是:上表皮稍厚,细胞较大,多呈矩形,纵向延伸,具毛基;下表皮较薄,细胞相对小于上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边形;气孔器双生型,气孔定向排列,但不相连成带状;副卫细胞角质化程度较强,毛基较发育.Solenites murrayana的气孔参数可与现存最近对应种Ginkgo biloba的气孔参数进行对比,并可用来推论中侏罗世的古大气CO2浓度. 相似文献
3.
傅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1)
本文研究了鄂尔多斯晚三叠世湖盆古气候变迁及古水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湖盆古纬度为北纬31.03O,比现在所处的纬度(35.1 O)偏南4 O多,推测晚三叠世时鄂尔多斯湖盆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繁盛,能够形成有机质丰富的烃源岩。利用泥岩B、Sr、Ba元素测试结果及Sr/Ba比值法,以及岩石碳酸盐岩胶结物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长8期—长6期湖盆是一个淡水湖盆,从长8期—长7期—长6期湖盆水体范围与深度经历了收缩—扩大—收缩的过程,纵向上构成了储层—烃源岩—储层的生储盖组合,从湖盆演化的特征上论证了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油气勘探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定量分析了南海南部ODP184航次1143站位12Ma以来沉积物中的放射虫.结果显示自晚中新世以来放射虫丰度有三个演化阶段,在时间上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及盛衰变化很好的对应.其中5.96—3.3Ma放射虫缺失,硅藻也完全消失,但钙质生物的变化并不显著.这一放射虫缺失事件在时间上与巴拿马海道和印尼海道的关闭接近,故被认为是由于巴拿马海道和印尼海道的逐渐关闭,大洋环流重组,经历晚中新世的\"生物勃发\"时期,海水中营养大量消耗,同时期太平洋暖池减弱,东亚季风强度弱,影响到表层放射虫生产力.生物硅溶解作用及强烈的构造运动均对放射虫丰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淀山湖地区晚第四纪孢粉及古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玉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245-250
通过对淀山湖地区赵巷4井、淀峰1井等晚第四纪地层孢粉研究,划分出6个孢粉组合带,反映本地区植被演替与气候波动的6个阶段.自古至今依次是:第一阶段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气候温暖湿润(Q3^3-2);第二阶段稀疏的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气候冷而稍湿(Q3^3-3);第三阶段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一草原,反映气候温和略湿(Q4^1);第四阶段以常绿栎类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反映气候热暖潮湿(相当于大西洋期,Q4^2);第五阶段以栎、松、禾本科、水龙骨科为主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反映气候温暖略干(相当于亚北方期,Q4^2后期);第六阶段以常绿栎类、落叶栎类、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反映气候温暖湿润(相当于亚大西洋期,Q4^3).这种气候波动与世界性的气候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海滩岩是形成于潮间带,由碳酸盐胶结海滩沉积物而成的一种海岸带碳酸盐胶结岩,对于研究古海平面变化、海岸带演化以及古气候变化等海陆相互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海滩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滩岩主量元素与上部陆壳(upper continental crust, UCC)的平均含量比较,显著富集MgO和CaO,略富集MnO,其他均亏损,其中Na2O亏损最大。6件海滩岩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 REE)总体呈微弱的右倾轻稀土富集型曲线,轻、重稀土分异不强,以Eu弱负异常,Ce弱负异常及La弱正异常为特征;从早到晚,Al2O3/MgO比值变小和陆源碎屑组分SiO2、Al2O3、Na2O、K2O、TiO2等含量逐渐下降共同反映陆源的化学风化减弱,气候越来越干旱。古盐度Z值、Sr/Ba、Rb/K、V/Cr、V/(V+Ni)和稀土元素判别研究区为弱氧化-氧化的海... 相似文献
7.
三水盆地为华南一重要陆相沉积盆地,其沉积地层是重建古气候与古环境的良好材料。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之一。以该盆地SB-01孔岩心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岩相类型及其古气候与古环境意义。三水盆地岩相类型包括纹层理显著的黑色泥页岩相、纹层理不显著的黑色泥页岩相、粉砂质泥岩相、灰岩相、碎屑岩相及石膏相,它们均具显著的古气候与古环境意义,可为本盆地SB-01孔岩心沉积时期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大量野外观测,对控制杉木树矿井地质构造的古构造应力场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首先指出,本区地质构造是由两个不同方向应力场复合作用的产物;其次,利量大量事实阐明,构造应力场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的特点,并对两期应力场的应力大小作了估算;最后利用上述结论对矿井地质构造作了总体预测,为其它矿井开展构造研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达连海湖心浅井的粒度资料,分析了粒度组成、粒度频率曲线等粒度特征,并探讨了达连海粒度代表的古气候意义。结果表明,达连海沉积物频率曲线主要是正态单峰型,反映流水作用为主要沉积作用。湖心底部降水较多,湖面高,沉积物以细组分占绝对优势,频率曲线显示物源较单一,为深水沉积环境,但后期环境有所变化;中下部降水相对稀少,湖面降低,沉积物以粗组分含量增加,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中上部湖面上升,细组分含量增加,频率曲线显示物源由复杂变单一,为浅水沉积向深水沉积过渡环境;上部沉积物粗细间隔连续变化,频率曲线显示物源复杂,反映湖区环境进一步恶化,风砂活动频繁。沉积物粒度特征反映了达连海中全新世以来降水、流水和风力作用以及湖面水位高低的变化。达连海5 000多年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大致经历了5 600~5 100 cal a BP的湿润、5 100~2 500 cal a BP的干旱、2 500~800 cal a BP的偏湿和800 cal a BP以来的偏干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不同层位的62件泥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测试,并对35件泥岩样品进行常量元素测试,结合岩石学和古生物学特征对研究区的古沉积环境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研究表明,Li,Sr,Ni,Ga和Sr/Ba数值都指示研究区为淡水环境,偶有咸水注入;δU,U/Th,V/(V+Ni),V/Cr和Ni/Co数值指示研究区为半氧化半还原-氧化环境,局部存在还原环境;根据Co元素含量计算出延长组平均最大古水深59. 17 m,结合岩石学和古生物特征,认为长7最大古水深大于50 m; Sr/Cu,CaO/(MgO×Al2O3)和Mg/Ca数值指示研究区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气温略低于纸坊组时期。 相似文献
11.
贺兰山的灰榆林与灰榆疏林草原——以贺兰山东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植物区系、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生境、在山地植被垂直带系列中的位序以及改造利用等方面论述了贺兰山灰榆疏林草原的主要特征,从而认为过去所称大面积的“灰榆疏林”除在个别地点分布的属于落叶阔叶林外,绝大部分应是一类由草原植物与散生小乔木结合形成的温带山地稀树草原,但它不同于热带稀树草原,故称为疏林草原。在贺兰山灰榆疏林草原是一类独特的原生植被类型,占据着一个独立的植被垂直带。 相似文献
12.
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已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廓清我国特有濒危植物醉翁榆(Ulmus gaussenii)与相近榆属植物的系统地位,用分子标记ITS和atpB-rbcL手段分析醉翁榆与其他榆属相关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24种榆属植物atpB-rbcL扩增片段长度为735~834 bp,G+C的含量在29.3%~31.6%之间,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偏差;基于ITS(包括5.8 s)扩增片段,醉翁榆与黑榆系的毛果旱榆、栓枝春榆以及榆系中的大果榆、脱皮榆(U.lamellosa)相近;基于atpB-rbcL扩增片段,醉翁榆与榆系中的大果榆、脱皮榆以及明陵榆的关系比较近,两种标记都表现出醉翁榆与黑榆系中变种毛果旱榆、栓枝春榆的关系比较近;atpB-rbcL的NJ和Bayesian树完全支持榆属组下的分类以及榆属系统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松嫩草原沙地蒙古黄榆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松嫩草原沙地蒙古黄榆(Ulmus macrocarpa var.mongolica)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态类型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蒙古黄榆群落不存在灌木层;乔木层高度5.83~9.33 m,郁闭度40%~60%.林下草本层种类组成丰富,总计有33种,隶属17科28属、11种分布区型、3个水分生态类型和6个生活型.其中常见科有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生活型以一年生植物最多,占45.45%;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分布区型以蒙古-东北-兴安-华北种类最多,占36.36%,具有4个分布区型相汇聚的特征.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种类为主,其余为旱生和中旱生种类,旱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松辽盆地南部油伴生CO2气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分分析及碳、氧及氮同位素分析,结合中国已有伴生CO2气的含量及同位素数据,研究油伴生CO2气的成因及其意义.结果表明:中国油伴生气中CO2的含量为0~99.53%,大部分在5%以下;油伴生CO2气的δ13 CcO2值为-15.91‰+6.49‰,集中分布于-13‰~ -4‰,以无机成因气为主;松辽盆地南部油伴生CO2气的含量为1.43% ~54.22%,δ13CcO2值为-5.32‰~ -6.76‰,为幔源-岩浆成因;幔源-岩浆成因油伴生CO2气与气藏中的CO2气成因一致,注入时间一般晚于油气大规模充注时间,CO2充注驱油普遍存在;在幔源-岩浆CO2与油气混合成藏地区(如松辽盆地南部)寻找幔源-岩浆CO2充注驱油成因的次生油气藏将是一个新的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102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气孔器下生),据大小可分为正常气孔器和大气孔器,气孔器类型以双环列型为主,其次为环列型、三环列型和辐射型,下表皮具有退化大气孔器、簇状木质化细胞和瘿状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叶表皮细胞的大小、形状、垂周壁形态和表面纹饰以及表皮毛的有无和长度.冬青属叶表皮特征的共同点表明冬青属是一自然类群,而其不同点说明叶表皮的某些特征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因此,冬青属的叶表皮特征具有分类学意义,能为该属现生植物的系统分类、化石植物鉴定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A fossil oak species,Quercus tenuipilosa Q.Hu et Z.K.Zhou,is reported from the upper Pliocene Ciying Formation in Kunming,Yunnan Province,southwestern China.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species is based on detailed morphologic and cuticular investigations.The fossil leaves are elliptic,with serrate margins on the apical half.The primary venation is pinnate,and the major secondary venation is craspedodromous.The tertiary veins are opposite or alternate-opposite percurrent with two branches.The stomata are anomocytic,occurring only on the abaxial epidermis.The trichome bases are unicellular or multicellular.The new fossil species shows the closest affinity with theextant Q.delavayi and the late Miocene Q.praedelavayi Y.W.Xing et Z.K.Zhou from the Xiaolongtan Formation of the Yunnan Province.All three species share similar leaf morphology,but differ with respect to trichome base and stomatal densities.Q.tenuipilosa.Q.praedelavayi,and Q.delavayi can be considered to constitute the Q.delavayi complex.Since the late Miocene,a gradual reduction in trichome base density has occurred in this complex.This trend is the opposite of that of precipitation,indicating that increased trichome density is not an adaptation to dry environments.The stomatal density(SD)of the Q.delavayi complex was the highest during the late Miocene,declined in the late Pliocene,and then increased during the present epoch.These values show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s,suggesting that the SD of the Q.delavayi complex may be a useful proxy for reconstruction of paleo-CO_2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7.
家榆、金叶榆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用于评价家榆、金叶榆抗旱能力的生理生化指标,采用随机区组、成对比较复合设计思想,对7项抗旱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发现:随土壤含水量降低和干旱胁迫持续时间的延长,家榆、金叶榆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细胞透性均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自由水/束缚水呈降低趋势。在同等干旱胁迫条件... 相似文献
18.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由此导致的温室效应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运用水合物技术处理CO2和CH4这两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是国际水合物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介绍了CO2置换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技术,结合天然气和煤炭工业中CH4的主要排放途径分析了CH4的减排和资源化技术,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分解工艺及储存的稳定性.利用带有搅拌装置的水合物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煤层气的水合化过程,结果表明:在适当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煤层气均易形成水合物.通过对实验结果及文献资料的分析表明:运用水合物技术处理温室气体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文章最后指出了水合物技术在处理温室气体方面应加强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临界CO2技术制备MoNi/介孔TiO2加氢脱硫催化剂(MoNi/TiO2-SUP)。采用X线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含硫模型化物,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结果表明:MoNi/TiO2-SUP催化剂较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MoNi/TiO2-IMG)具有更高的活性组分分散度;MoNi/TiO2-SUP催化剂的单位活性更高,并且直接脱硫的比例较高,有利于燃油的辛烷值(十六烷值)保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