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渤海南岸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动量通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5年7月~2006年12月渤海南岸气象塔风速、风向的观测资料,计算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o和动量通量τ,并对其牲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渤海南岸平均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o为0.0019;Zo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春季Zo平均值为0.0015,夏季为0.0049,秋季为0.0029,冬季为0.0009;不同方向上的扬值存在差异,海风方向上Zo平均值为0.1420,陆风方向上的为0.0013,动量通量τ为0.00103,τ在春、秋季节的日变化规律相似,夏、冬季节的日变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2.
亚洲多条大河源自青藏高原地区,各流域水资源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青藏高原的变化,另一方面与流域国家间的水资源利用关系密切.基于1995年和2015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源自青藏高原的6条主要河流水沙及氮、磷、硅等营养盐通量数据,尝试分析不同流域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5—2015年,印度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径流显著减少,长江入海径流阶段性下降,恒河增加而黄河和湄公河径流总体变化不大.长江、黄河和印度河输沙量显著减少(p <0.05).营养盐通量方面,黄河、湄公河溶解无机氮呈上升趋势而长江略有下降.氮磷通量主要受径流量的影响,硅酸盐通量主要受输沙影响,与输沙变化一致.坝库兴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农药化肥使用减少了泥沙输送且改变了营养盐输送.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更高的流域,氮磷总量增加,输沙减少.研究河流入海物质通量,掌握各流域本底数据,为实现流域水资源调控及建设流域命运共同体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非均匀地表能量通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千烟洲站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利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非均匀下垫面能量通量各个组成部分的日变化进程。本站能量平衡在冬季以感热通量为主,从春季开始树木进入生长季,以潜热通量为主。测站净辐射最高值冬季可达474.8W·m-2,春季达723.1W·m-2。感热通量在冬季最大值达278.68W·m-2,春季达305.02W·m-2。潜热通量在冬季最大值123.84W·m-2,春季最高达402.04W·m-2。土壤热通量一般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5∶30,最低值则出现在清晨7∶00~8∶00。本站的能量平衡率一般在60%~98%。能量不闭合的原因初步认为有两个方面:①测定源的面积可能有误差;②忽略了水平对流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E.coli)因其遗传信息简单且容易培养而被广泛用作各种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研究的模式微生物.为了认识重要模式生物大肠杆菌的代谢系统中各种酶的作用,以软件分析的模式,对已经构建好的小型大肠杆菌代谢系统在cobra中进行代谢通量平衡分析FBA(Flux-Balance Analysis)和代谢通量变化性分析FVA(Flux Variability Analysis),分别单独敲除代谢系统中的25个酶基因,分析敲除各个酶基因后的FBA和FVA的计算结果,通过作图显示出在大肠杆菌代谢系统中不同酶基因被敲除后每个反应的两项结果变化和不同酶基因被敲除后全部反应的两项结果的变化,以此来推测大肠杆菌代谢系统中各种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利津站近50年来的水沙通量资料,利用功率谱、交叉谱和小波分析对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谱分析结果显示,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呈现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径流量和输沙量在2.11,2.53,4.75和12.67a的时间尺度上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年代际变化尺度上输沙量滞后于径流量1.76a左右,通过小波分析发现:20世纪70年代之前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强度大且年际与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而其后各种时间尺度的变化呈减弱趋势;水沙通量多尺度振荡的直接原因是黄河上中游流域降水量的周期性变化,而根本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际(准两年)和年代际振荡,且流域降水量多尺度振荡的递减特征导致了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多尺度变化幅度的减弱趋势,黄河入海泥沙通量多尺度变化的强弱与三角洲淤进速率的快慢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我国半干旱区域地表潜热通量分布特征, 建立了一套不需要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作为输入而仅用卫星数据来估算晴空条件下半干旱地表潜热能量的方案。该方案设计了针对半干旱地表的净辐射通量参数化方法和土壤热通量估算模型, 利用S-SEBI模型计算蒸发比率,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得到潜热通量。基于MODIS陆地和大气产品, 利用该方案进行潜热通量估算研究,并采用2003, 2004和2005年6?11月间退化草地和农田晴空数据进行验证。与地面站点观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计算地表潜热通量: 在退化草地和农田两个站点上, 该方案计算的地表潜热通量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0.4和64.6 W/m2, 平均偏差分别为18.6和32.4 W/m2。  相似文献   

7.
王海龙  李国胜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2):1639-1644
基于利津站近50年来的水沙通量资料,利用功率谱、交叉谱和小波分析对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谱分析结果显示,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呈现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径流量和输沙量在2.11, 2.53, 4.75和12.67a的时间尺度上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年代际变化尺度上输沙量滞后于径流量1.76a左右. 通过小波分析发现:20世纪70年代之前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强度大且年际与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而其后各种时间尺度的变化呈减弱趋势;水沙通量多尺度振荡的直接原因是黄河上中游流域降水量的周期性变化,而根本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际(准两年)和年代际振荡,且流域降水量多尺度振荡的递减特征导致了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多尺度变化幅度的减弱趋势. 黄河入海泥沙通量多尺度变化的强弱与三角洲淤进速率的快慢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9.
中国黄、渤海、辽宁近海地区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12个地区128个定位点及5种海洋生物有机体的样品进行分离检测,共分离得到11118株放线菌、5608株海洋细菌、508株海洋真菌。鉴定结果表明:海洋放线菌中以链霉菌属为主,占海洋放线菌总数的95%;海洋细菌中以弧菌属为主,占海洋细菌总数的90%以上;海洋真菌中以青霉菌属为主,占海洋真菌总数的70%以上,在有关样品中多株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病原真菌、病原细菌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杀灭作用;多株有抗癌、抗辐射、提高免疫力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有的能产生蛋白酶或EPA。  相似文献   

10.
11.
渤海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内海,面积大约为97,000平方公里,水浅,平均深度仅26米。因受大陆气候影响较为剧烈,并接纳河川淡水的流入,故盐度低(28—31‰),水温的季节变化幅度大。沿海滩涂广阔,有很多可供贝类养殖的良好场所。搞清这一海区贝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规律等,可为研究我国的贝类区系区划以及开发、利用贝类资源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作者多年来带领学生在这一海区进行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搜集了一些贝类标本,1984年5—7月又在整个渤海沿岸选择了大连、金州、交流岛、将军石、鲅鱼圈、营口、塔山、兴城、前所、北戴河、歧口、下营、黄山馆、龙口、蓬莱、长山岛等16个点进行了集中的调查。现仅将双壳类和腹足类报告如下。1 种类组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   

12.
对国际上公认的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程序RETRAN-02中的临界热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及加拿大数据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编制了微机型反应堆瞬态热工水力分析程序MITARS,首次将加拿大的CHF数据表引入MITARS中,并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对堆芯功率瞬变过程的临界热流密度比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两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沉积学、生物地层学、测井地层学及地震地层学,对东海盆地第三系进行了较系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东海盆地第三系可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层序组)和12个三级层序以及若干次一级层序。在三级层序中,Ⅰ型层序7个,Ⅱ型层序5个,平均年限5.3Ma,它们代表12次三级周期海平面变化产物,其中最高海平面期为伊普雷斯晚期,最低海平面期为鲁珀利早期。根据有孔虫带和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它们大致可与全球同期海平面旋回相对比。  相似文献   

14.
渤海沿岸全新世海面升降与半干旱湖区演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新世时,渤海沿岸海面升降变化与半干旱区湖泊的演化具有明显的同步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与全球性气候变化有关。在弄清不同时间尺度自然变化规律,并考虑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可对未来环境演化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柠檬果胶超滤时极限透过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柠檬果胶超滤地极限透过率规律。结果表明,柠檬果胶超滤时,出现极限透地率的 于于膜表面上形成的果胶凝胶层,可用Michaels凝胶层数学模型来关联极限透过率大小;此时凝胶浓度Cg=20.70g/L,它与膜面附近流体湍动程度及膜选择无关?当果胶溶液浓度一定时,Jlim∞ω^0.45,因此,膜面附近流体湍动程度增大,极限透过率随之增大。并确定相应的传质系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16.
对 CO2 药芯焊丝的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电弧电压、电弧电流、焊接速度对药芯焊丝焊接工艺的影响 ,并对 CO2 药芯焊丝和实芯焊丝的性能作了部分对比试验 .研究表明 :CO2 药芯焊丝的焊缝成形、焊缝的熔合、焊接质量明显好于 CO2 实芯焊丝 .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复合材料涂层,并在实验室进行了耐磨性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涂层的平均耐磨性至少是45号调质钢的3倍。  相似文献   

18.
钨—铜系纳米材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航向电镜分析(TEM)等手段,研究了钨-铜(不互溶合金)系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固溶合金化和纳米化行为。结果发现,铜固溶在钨中,并形成了转换固溶体。  相似文献   

19.
用有限元法对增韧氧化锆和低纯度氧化铝陶瓷依靠初始裂纹的形成,扩展和转折而实现的切屑形成和材料去除过程进行理论研究,并分析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因素。所得主要结论通过现场观察和高速摄影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1993年6~11月日本海鱿鱼试钓结果,结合日本有关资料,对日本海鱿钓作业的资源与渔场、渔具与渔法等作了阐述,并对钓具作了对比试验,得出了钓具有效使用意见,为今后更好地开发日本海鱿鱼资源,发展鱿钓生产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