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包括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在内的二维信用评级体系,并突出强调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内部评级法的核心变量之一,违约损失率是银行进行债项评级的基础,在内部评级法的应用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新资本协议的有关规定,对违约损失率模型的构建及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定了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和资本金计算框架。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这一时期银行尤其需要防范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大中型银行逐步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实践,加强了信用风险管理,初步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积极准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实施情况以及近期实施内部评级体系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基于Copula的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Copula函数应用于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模型中,并进行实证研究。基于Copula理论的经济资本计量模型解决了由不同行业贷款所组成的贷款组合相关性结构的拟合问题。准确地反映了贷款组合的非违约风险暴露,同时完善了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4.
对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内部评级初级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评级体系,进行信用风险控制,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就如何改善国内商业银行评级体系给出作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客户信用评级系统是银行业为规范授信业务、降低贷款风险而采用的内部评级系统,用于对被评级对象履行还款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信用评级体系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违约概率,用于测算违约概率的评价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系统有效的关键。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虽然同样面临信用风险,但由于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评级指标体系应有所差异,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方法不能直接适用于农村信用社。本文综合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及Logit模型对农村信用社内部评级系统进行了探讨,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系统总体可行,但仍需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6.
Credit Metrics模型是在给定信用资产组合,根据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违约率和信用等级转移矩阵得出一定期限后组合价值的分布曲线,然后用该曲线计算出投资组合的VAR值,进而确定在该置信水平下抵御相应风险所需要的经济资本。  相似文献   

7.
客户信用评级是衡量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重要标准,是指导商业银行及各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各商业银行建立自己内部合适有效的信用评分模型对于管控风险、降低损失尤为重要。逻辑回归分析是一种广义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在数据挖掘、经济预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采用统计学建模方法,将逻辑回归模型应用于农村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构建了基于逻辑回归的农村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模型,对贷款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价。该方法能够帮助银行有效区分违约客户,比较准确地量化客户违约风险,同时为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关于零售资产的监管资本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提出的新的风险衡量方法——内部评级法,重点讨论如何确定银行零售资产的监管资本,并结合信用卡业务的特点与我国银行的实践,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实施新的资本计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穆迪、惠誉和标准普尔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先后发布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信用评级报告,不约而同地给予了亚投行最高信用评级和"稳定"评级展望。其中,6月29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发布公告,给予亚投行"Aaa"长期外币发行人评级和"Prime-1"短期外币发行人评级,评级展望"稳定";7月13日,惠誉评级发布公告,给予亚投行"AAA"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和"F1+"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评级展望"稳定";7月18日,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发布公告,给予亚投行  相似文献   

10.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监管中最具影响的国际协议之一.其全面风险管理、内部评级法、内部控制框架原则等理念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进信息披露制度,并推进监管的规范化、全程化,保证监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新巴塞尔协议中,内部评级法(IRB)处于核心地位,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级发展现状与问题,积极推行IRB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及我国银行构建内部评级体系的几条主要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评级的目的本来是揭示受评对象的特定违约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但是,在利益纠葛和现有体制的束缚下,信用评级机构可能会为了一己之利成为利益集团的帮凶,这次肇端于美国、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了信用评级监管的缺位。本文通过借鉴欧盟和美国在金融危机后对评级机构的变革经验,并结合我国评级监管体系建构的具体情况,提出完善我国信用评级监管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用评级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基于信用评级体系的风险定价模型.通过模型证明一笔贷款的价格不仅与借款人的预期违约率和贷款回收率有关,而且与借款人在贷款期间信用等级的变化有关.贷款的价格(利率)与借款人信用恶化的程度和发生的概率正相关.利用实际数据求出了各信用等级借款人的利率、风险价值和经济资本等参数.  相似文献   

14.
采取了模糊集的概念,将政府隐性担保作为参数引入结构化模型,利用偏微分方程方法得到适合中国市场的债券定价公式,并且利用债券市场的不同类型的公司债数据对政府隐性担保概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民企债的历史数据结合最小二乘法对违约损失率进行了合理估计,基于债券定价公式,利用央企债和普通国企债的数据分析政府隐性担保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央企债相较于普通国企债的隐性担保概率更高;债券的信用评级越高,相应的政府隐性担保概率越高;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相比,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政府隐性担保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在违约损失率(LGD)是随机变量的假设下,应用推广的两因子高斯-Copula债务抵押契约(CDO)定价框架,通过极小化相对熵,讨论了利用市场公开报价数据进行系统违约因子和LGD分布的重构问题.计算结果验证了违约具有偏态性的特点.所建立的模型可看成是对高斯-Copula模型的修正.在计算该问题时,采用迭代方法,避免了处理非线性问题以及非光滑优化问题的求解困难.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算法是稳定和收敛的.  相似文献   

16.
假定违约是由公司资本结构和一个外在跳跃过程共同决定的,其中跳跃强度是依赖于公司的金融状况和宏观经济环境,从而使模型更切合实际.在此假设下,通过求解模型得到了可违约债券价格的显示表达式,进而研究了信用价差的性质和期限结构,分析了公司资本结构和宏观经济变量对信用价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对经济效率的无限追求促使市场主体高度依赖信用评级机构所提供的专业判断。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促使人们重新审视长期以来对信用评级机构缺乏理性的定位,也警示我们要通过完善的法律手段来规范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美国的诉讼实践证明追究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存在诸多法律障碍。由于理论成果的缺乏及成熟判例的少见,目前我国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尚处于空白阶段。笔者将立足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借鉴美国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法律规制的成功经验,重点探讨三类法律关系下的违约之诉、诽谤之诉、虚假陈述之诉及归责原则,并对评级机构民事责任的限制问题提出建议,利用相关风险控制机制分散和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8.
高新 《科技咨询导报》2012,(21):190-190
通过对企业资信评级的分析,详细阐述资信评级在资本市场的应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风险中性违约概率对具有违约风险证券定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该文给出了在结构方法中基于公司资产、债务和资本结构等状态变量的一个风险中性违约概率计算表达式;讨论了在简约型方法中引入可靠度概率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数学建模和约化法,对三家银行之间互相持有次级债券所隐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价分析。银行之间互相持有次级债券可以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但同时也必须看到银行之间因互相持有次级债券所可能引发的违约传染风险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