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即大量的活性物质,海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成为各国互相竞争的重点。随着着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及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酶工程的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海洋生物制药的发展更具科学性,有着广阔的前景。从海洋生物制药研究特点、海洋生物制药研究现状和海洋生物制药的前景三方面综述了海洋生物制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海洋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是生命之源,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信息物质、各类活性成分、海生毒素、生物功能材料等,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是海药研究的主导方向。近年来,国际上出现大量涉及药学、食品、功能食品、化妆品、酶制剂、生物工具药方面的海洋天然产物专利产品,发现一大批高效的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镇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多数化合物具有新药开发潜力。但与来源于陆生植物的15万多种天然产物相比,海洋天然产物至今才1万多种,从资源研究上看,目前用于研究的海洋生物仅几千种,表明海洋生物具有巨大潜力等待开…  相似文献   

3.
邓爱华 《科技潮》2004,(8):14-16
近日,国内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主题为“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的第225次香山科学会议,目的就是借鉴人类和农业生物基因组及功能基因研究的经验,研讨如何整合我国从事海洋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研究方面的力量,加速我国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进程。海洋生物基因:生物研究的新亮点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空间,然而人类在利用海洋的同时,种种不当的措施正不断地恶化海洋的生态环境,海洋生物多样性正遭到破坏。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来说,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世界各海洋大国竞争的…  相似文献   

4.
海洋制药厂     
科学家们不断拓展对海洋的探索,从鱼儿身上的分泌物 和海绵中提炼新药物。 向海洋进军 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低等海洋生物身上存在多种有药用价值的物质。 人类现在正在对海洋生物体内的物质成分进行大范围测试,已经发现对慢 性疼痛、哮喘以及乳腺癌等疾病有治疗效果的化合物。同时,这些研究结 果也应用在开发化学产品上,特别是在生产强力黏合剂上的应用——鱼类 分泌的黏液正是多种生化药剂的绝佳原材料。  相似文献   

5.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中已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对来自海洋放线菌、海洋真菌及海洋细菌中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许多海洋生物都有生产药品所需的特殊物质。这些海洋生物包括鱼类、海藻、海绵和海洋微生物。目前,大约有50%的药品原料都来自自然界,包括生长在陆地上的动物、植物。但现在已经很难在陆地上再找到生产新药的物质了,所以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0%的蓝色世界。  相似文献   

7.
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生物技术是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当前海洋生物技术主要分为海洋动植物养殖生物技术、海洋天然产物生物技术和海洋环境生物技术.对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展望海洋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与趋势,为海洋生物技术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视觉     
正海洋生物的"温柔杀手""微塑料"已经被联合国专家组(GESAMP)列为海洋生物的"温柔杀手",其危害程度等同于大型海洋垃圾。2015年,微塑料污染已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并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一项来自我国的海洋鱼类调查显示,在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鱼类采样中,90%的鱼类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对于海洋生物而言,微塑料犹如海洋中的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物胶原肽具有分子质量小、易吸收、生物利用率高以及功能活性良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生物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从抗氧化、美白、抗老化、抗炎以及促进伤口愈合能力和组织修复等方面阐述了海洋生物胶原肽的皮肤保护功效,并对其在生物体内的吸收代谢规律及安全性特征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海洋胶原肽在海洋功能化妆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海洋农业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食品、海洋生物质加工制造的新兴农业产业,包括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制品、海洋健康功能产品及海洋生物质能源等内容。厦门市积极开展海洋农业科技攻关,搭建创新平台,促进传统海洋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海洋农业的转型升级、延伸海洋农业产业链、实现海洋农业可持续发展、打造现代海洋特色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不仅是人类获取食品的重要源泉,也是一个潜力浩大的医药宝库。国际上掀起了第一次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热潮。那时,作为青岛海洋大学(原山东海洋学院)水产品加工专业的教师,管华诗一直在探索水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问题,试图开拓海洋化工和海洋生物制药的新领域。1972年以管华诗为主的课题组承担了国家下达的“褐藻酸、甘露醇工业再利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石油污染越来越严重、海洋生态危机加大,影响了海气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破坏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制约了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江苏省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从人们环境素质、法律制度、治理技术和监测预警等人文因素方面入手,减少和治理海洋石油污染,实现江苏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 保护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大量的海洋开发活动,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文章从生境退化、环境污染、渔业开发、生物入侵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认为开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在对比国内外海岸带综合管理实践中相关保护工作进展的基础上,文章还从科研、行政管理、公众参与等角度探讨了加强和改进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海洋天然活性成分的利用是研究开发海洋药物的基础和源泉。对海洋生物中活性成分的发现目前还仅仅处在开始阶段,经过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的海洋生物还不到总数的1%,还有大量海洋生物有待于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活性筛选。海洋药物研究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是创新药物的又一丰富来源。  相似文献   

15.
固氮微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的氮素供给和生物生产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海洋生物固氮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着手,阐述了海洋生物固氮的意义,并重点对海洋固氮细菌的多样性、海洋生物固氮的研究方法等做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海洋生物固氮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国内海洋生物肥料的知识产权现状,明确海洋生物肥料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方法】对国内有关海洋生物肥料的公开专利进行检索分析,主要从年度专利申请量、区域分布、技术领域、申请机构类型和词频分析进行数据整理。【结果】海洋生物肥料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迅速,其中山东省在海洋生物资源农业应用领域领先全国,广西位于全国前列。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上远高于科研院所和高校。62%专利涉及的相关工艺为海洋原材料简单物化处理技术,其他的则为采用微生物发酵或酶解技术。专利词频分析表明,海藻是海洋生物肥料领域使用最普遍的原材料。【结论】海洋生物肥料市场潜力巨大,但其在应用上仍处于原材料收集利用的初级阶段,深入挖掘利用海洋微生物资源能够促进生物肥料产业的升级换代。广西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也有微生物工业应用的经验和基础,研发人员应在原有海洋生物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海洋微生物资源提升产品功效,促进广西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山大学化学系于1979年成立的天然有机物研究室在龙康侯、曾陇梅教授主持下,在我国首先开辟了海洋天然有机物的研究工作. 该室在海洋生物生理活性物质研究中,对我国南海软珊瑚及柳珊瑚中的生理活性物质进行了较广泛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十八种新的、有应用前景的化合物,并先后获得:  相似文献   

18.
海洋氮循环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氮素循环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关内容一直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在简述氮循环各环节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对海洋生物固氮、硝化、反硝化细菌等方面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9.
薄文杰 《科技资讯》2014,12(23):245-246
近年来在沿海地区普遍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工程施工必然对近岸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本文从海水、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等方面对填海工程施工期间天津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中动植物群体的总称,主要包括鱼类资源、软体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三大类。其中,鱼类、贝类、虾蟹类和藻类等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生活和健康提供高效的蛋白质供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