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柴蕾 《科技资讯》2006,(34):85-85
由于社会、家庭、以及高校学分制的实施等原因,使得高校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变得不容乐观。因此,对一年级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开展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措施有:注重构建“两个平台”,注重浓厚“两个氛围”的营造,注重调动“两个群体”的力量。以此推动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陈亚平在重点高校做了一项调查,发现英语专业的学生一年级在学习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二年级时学习上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即“高原现象”。为了验证这种现象在地方高校是否存在,笔者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校的一年级学生并未或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即文中所界定的“一年级现象”。分析了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特别指出: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邵敬敏先生的《现代汉语通论》将现代汉语课程定位在高校文科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上,并由此提出“语言能力”的三个层面的观点。全书编写体现新的思路并采用新的框架,内容上注重实用性,是一本务实创新兼具而又非常好用的教材。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分低能”现状, 提出了外语精读课教学的一些具体改进方法: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确保两个“充分”: 一要充分开发想象力, 扩大知识信息量; 二要充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并且, 在教学过程中, 要抓好“五个注重”, 即: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注重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5.
英语专业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高校英语专业4个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自主学习的监控能力进行的抽样调查、访谈与统计分析发现: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提高,但一年级到二年级提高较快,二年级至四年级提高较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执行两个方面的监控较好,而在计划、反馈和总结三个方面的监控较差。  相似文献   

6.
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人口统计特征与“学生评教”误差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评教”的测量误差会显著影响到教师课堂工作质量的评定。本文主要从学生“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生源地”和“学生干部”这六个人口统计变量出发研究了“学生评教”误差问题。研究发现,“学生年级”和“学生干部”这两个变量显著影响了“学生评教”误差。  相似文献   

8.
梅应洪 《遵义科技》2007,35(2):43-45
笔者从事职教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认为养成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即是着眼于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并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其目的是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本领,最终“升华”为创新能力。养成教育又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思想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怀化市通道县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列入整个教学实践中,通过开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应急疏散演练和对学生传授自救防护知识等方式,宣传安全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杉木桥乡中心小学是通道县为数不多的低龄寄宿制学校,该校寄宿生137名,三年级以下低龄寄宿生58名,其中一年级的寄宿生大多才6岁。该校不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组织防震、防洪、防火等安全疏散演练,还注重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和养成教育的培养,以切实保护好学生安全,让学校成为孩子平安、健康、快乐成长的"校园"、"家园"和"乐园"。  相似文献   

10.
养成教育是“养行为、成习惯”的教育,是在“教”的过程中注入“养”的模式。为此,在学校管理上要突出养成的目标,发挥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两种力量的作用,从学生的“知”与“行”两方面入手,帮助其形成良好稳定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管理形式的开放性、管理规定的具体性和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养成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工作实践中我们注重养成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积极建构操作性强、科学合理、适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养成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市的5个区(南岸区、巴南区、江北区、渝北区、九龙坡区)部分小学、初中、高中参与足球运动的在校青少年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以得出不同性别、年级的青少年学生在参与校园足球动机方面有何差异;结果表明:小学生更注重兴趣爱好,初中生更注重友谊发展,高中生更注重释放压力;小学组男女生在健身需要和释放压力两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较女生更强;初中组男女生在自我价值和家庭支持两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较女生更强;高中组男女生在各维度上并未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高校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改进的根本点就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 ,增强时代感 ,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找准切入点 ,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注重前瞻性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 ,真正做到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就炼制系三年级加选课“石油非烃化学”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随堂观察、访谈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学生消极沉默现象做了一次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相同的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影响比重不一样,最能导致学生消极沉默的课堂活动有“创新思维”和“课堂导入”;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中两个年级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对影响英语听说课堂沉默现象的因素和导致学生课堂沉默的课堂活动的评价存在差异。希望本研究能给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斌 《科技信息》2010,(28):I0069-I0069
本文论述了中专生养成教育在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品德积淀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由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我们要从基础道德素质抓起,注重道德规范、准则要求的可操作性,注重以活动为载体。遵循品德形成的递升规律,借助家庭、学校和社会凝成合力,并与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来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历史教学的核心。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独立地学习历史知识并很好的运用历史知识,高一是“承前启后”的转折点,提高思维能力应从高一年级着手。以下仅为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想法和做法,以请教同仁。一、把握转轨,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高一年级正处于中学生过渡阶段,不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大纲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来看,都要经历一次转轨。再加上初中历史被视为“副科”,教师不重视、学生无兴趣,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底子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入学新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变化,再加上中学和大学在学生教育培养上的脱节,如何搞好衡接、过渡,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近两年的大学城工作实践说明:衔接是一年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阶段,改进一年级的德育工作是搞好衔接的重要环节。从一年级德育工作在针对性、过渡性、主导性和综合性等四个方面存在的不适应问题入手,提出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作出“四个坚持”:即,一是要确立一年级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四个目标;二是要坚持抓好一年级德育工作的四个阶段;三是要坚持抓好一年级德育工作的四个原则;四是要坚持抓好一年级德育工作的四个机制,充分发挥德育 工作的巨大潜能,增强全员德育意识,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双向积极性,构建起系统化、科学化和综合化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才能使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益性真正落到实处,推进衔接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校一年级学生负面现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校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行为方面的调查,分析一年级学生产生负面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教育对策,以加强对高校一年级适应阶段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网络使用对在校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对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阳性率为16.6%,男生网络成瘾率高于女生(P〈0.05);大学四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率高于其他3个年级(P〈0.05),一年级学生相对较低;网络成瘾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分别为12.23&#177;2.31、12.38&#177;2.30、12.99&#177;3.58和12.10&#177;2.58,均低于网络正常使用组;网络成瘾组和网络正常使用组在生理和心理两个领域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