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世界交通发展趋势、智能交通的直接效益和产业效益等方面论证了济南市应尽快建立智能交通体系 ;该智能交通体系概括为 5S基础系统、7A类别内容、3R相关平台三个层次 ;并建议济南市智能交通体系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以推进济南市智能交通工程  相似文献   

2.
朱永涛  李中伟 《科技信息》2011,(19):44-44,61
本文对国内外智能交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在发展智能交通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碳目标,提出我国交通行业低碳运输的智能交通技术体系. 在分析低碳运输智能交通系统需求的基础上阐明了体系构建原则,详细论述了实现低碳运输的关键智能交通技术,并给出了自下而上的数据采集、信息资源规划、交通云计算、辅助决策和行为干预等关键技术的体系框架. 研究成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碳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滨海新区道路交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入地分析了滨海新区交通运输的需求、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提出未来几年中滨海新区智能交通发展的战略定位、阶段建设目标和建议,为进一步编制滨海新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4月22-24日,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主办,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山东大学、国际内燃机学会承办的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大会以“绿色、高效、智能、可靠”为主题,提出“不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牢记动力技术发展使命”的口号,力求通过国际内燃机行业学术和技术交流,促进内燃机更清洁、更高效、更智能、更可靠发展,稳定内燃机长久以来陆上交通、船舶运输、工程机械的主动力地位,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政府资讯     
《上海信息化》2021,(4):56-57
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提出将针对车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实际,聚焦营运车辆和基础设施领域,建立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智能交通相关标准体系,分阶段出台一批关键性、基础性智能交通标准。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CBD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内外CBD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探讨济南市CBD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济南市CBD规划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济南市CBD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智能方法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设计和管理, 重点解决了体系化发展、 智能化和资源共享问题, 使智能方法成为智能交通体系发展的重要核心. 它以现代人工智能及神经网络为基础理论, 围绕智能交通系统服务目标, 智能统筹各学科的优势资源, 实现应用体系各专业系统的和谐高效运行及服务. 它覆盖系统评估、 设计、 实施、 核心技术、 核心算法、 决策管理、 服务方式和关联应用各方面. 引入智能方法, 将使智能交通体系具有突出的公众服务特性, 更智能化、 体系化、 更安全和高效, 高度兼容的移动应用特性和便利信息共享将为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是现代交通的一项前沿技术,自1994年正式确定名称以来,迄今已发展了20多年。随着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出行者需求的变化,ITS领域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色鲜明的技术方向和研发热点。分析了近期国际ITS研发热点和最新动态,探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智能交通技术变革和热点领域变化,提出了智能交通系统演进的方向和产业方向。对照中国ITS近几年的发展,分析了国内外发展思路的异同以及发达国家研发热点的启示,对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应实事求是地对待国内外的差距和异同、加强智能交通特色技术的研发、建立以产业推动为主的新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陈玲娜 《科技资讯》2006,(33):35-36
智能交通是国际交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通过对福州市交通现状的分析,提出福州智能交通发展思路,和福州未来智能化交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旅游业—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0年济南市的旅游业、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的旅游业、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10年已处于“勉强协调”阶段,但协调水平仍然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提高的主要瓶颈.因此,济南市应该在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及完善城市交通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低碳旅游和绿色交通理念,加强对济南市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护工作,实现济南市旅游业、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济南市政府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澜  许青  程玲 《山东科学》2005,18(4):70-74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对政府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建立了济南市政府网站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公路干线客运市场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中国干线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及国家构建快速交通体系的客观要求,借鉴传统公路客运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吸取发达国家城间快速客运发展的先进做法,采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在构建国家公路干线客运系统时,应首先建立和完善其市场政策体系,并分析了公路干线客运市场政策体系的5个要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能源消耗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支持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理论体系的创立,引入交通容量、环境容量和方式能耗的概念,提出基于能源消耗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的思路、模型与方法,并进行了应用实例研究。该模型融入了影响城市交通结构的各种因素,使其最优解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需求,又能使交通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最小化,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提供了可行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分析了泰城城市交通症结所在 ,提出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和目标。泰安市在道路投资有限 ,交通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 ,应选择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客运交通战略  相似文献   

16.
金波  闫学东 《科技信息》2011,(33):I0422-I042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逐步加快,城市交通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交通用问题凸现出来。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缓解交通拥堵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经验,针对银川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问题,提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客运交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其服务特性,探讨了道路客运管理体制、行业发展规划及引导政策、运力分布、线路布局、站场布局、服务水平及路网建设等因素对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的作用。针对西安市近郊道路客运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理顺管理体制、制定适时的行业政策是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宏观基础;均衡运力运量、优化线路和站场布局、规划合理的服务水平、完善路网和道路设施是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的客观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城市与县、乡、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作的新型交通模式。本文对安阳市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改造工作进行了深层次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实施"三步走"战略,构建三级公交网络,采用国有收购、股份制经营和期满收购三种模式,有步骤地推进市域范围内公共交通的公交化改造,实现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济南市城市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对象,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济南市城市生态承载力定量指标,构建了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包括城市生态支撑力模型、城市生态压力模型、城市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评价了济南市2004-2008年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状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Accompanyi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of transport sector increased rapid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how the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cope with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based on the economy, institutional reform, planning and policies in China, the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important problems and obstac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hich could lead the urban transport system transform to low carbon emission and become more suitable to the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