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进行思想宣传、政治动员、文化建设和社会改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红色歌谣运动中,苏区广大干部群众创作并传播了大量红色歌谣,使革命意识形态搭乘歌谣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渗入基层社会,融入乡村生活,从而宣传了革命,动员了群众,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苏区社会。  相似文献   

2.
歌谣是一个民族最古老的记忆,是反映一个民旋社会历史演变的活化石,要探寻一个民族的历史足迹和社会生活,歌谣是最好的标本。白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但白族歌谣研究却一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到现在为止,收集整理多,理论研究少;社会学研究多,立体研究少。有鉴于此,大理学院与日本亚洲民族文化学会于2006年8月20日至24日在云南省大理州共同举办“中日白族歌谣文化学术研讨会”,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国内外学界同仁的研究目光,共同关注以歌谣为代表的白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陇东革命歌谣是中国革命歌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几年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陇东民众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典之作。陇东革命歌谣实现了民间形式与革命主题的完美统一,实现了文艺的大众化,实现了在革命与传统、主流与民间、雅与俗之间的无缝对接,成为根据地成长起来的一种成功的文艺形式与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探索用歌谣形式教授英语疑难语法项目的一个尝试。文章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说作者本人一生熟记地理歌谣的切身体会。由此引发出想用儿歌谣形式教授英语疑难语法项目的思索。进而杜撰了四首曲子,具体阐明了学生和教师们如何做才能尽快地、牢固而又持久地掌握英语冠词的基本用法。在英语教学中,冠词的用法的确是个比较复杂的难题,难教也难掌握。本文作者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经过反复探索、实践,终于总结出了这一简单易行的方法,即以歌谣的形式教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熟练掌握英语冠词的基本用法,不易忘,用得上,开辟了一条教英语冠词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歌谣繁衍盛行的国家。可以说,自有文明以来,就有了歌谣的创作和流传。对于歌谣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角度、多种目的。顾颉刚先生曾说:“研究歌谣不单在歌谣的本身,歌谣以上有戏剧、乐歌、故事,歌谣以下有方音、方言、谚语、谜语,造成歌谣的背景的有风俗、地文、生计、交通诸项。”事实上,从歌谣中还可以研究许多东西,诸如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可以说,歌谣中的世界是很广大的,可供研究者涉足的领域是很多的。本文就是想从歌谣中所反映的有关农民起义的内容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6.
唐代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歌谣.从现存资料来看,唐代歌谣可分为四类:一是政治谶语类歌谣;二是各地百姓对当地地方官进行褒贬的歌谣;三是大众舆论对社会上显赫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的歌谣,四是其余一些零散的歌谣.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来看,各类歌谣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背景.歌谣对唐代社会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是认识唐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歌谣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宁波地区的民间歌谣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民众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娱乐、审美、教化等方面对宁波歌谣的基本功能进行探讨,并对宁波歌谣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表达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三峡是南北文化的结合部,是巴楚文化的交结带,三峡民歌则是两种文化撞击的结晶。三峡民歌渊源焰火,并具有浓烈的地域特色,其爱情歌谣感情真挚,热烈奔放,泼辣大胆,而其劳动歌谣悲苦辛酸,怆楚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叶在拉萨街头传唱的时政歌谣虽是一种非主流的口头文学,但其具有充分的文学性,在句式、章段、押韵以及表现手法方面都独具特色。歌谣使用的语言诙谐幽默,姿态风趣,文体简洁生动,然而这些特性却给歌谣翻译带来的一定的难度。文章通过分析美国藏学家梅·戈尔斯坦先生在其著作中引用的歌谣来了解该类歌谣翻译的特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歌谣的韵律结构是最具民族特色的 ,它是鉴别歌谣的民族属性的最为可靠的尺度之一。壮族歌谣的韵律结构与越南越族歌谣的韵律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不仅像汉族歌谣那样押脚韵 ,更为奇特的是押腰脚韵和押腰韵。壮族和越族同为古越人的后裔 ,其歌谣有共同的韵律结构 ,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而是两个民族原始共同文化的遗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