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病人采用个性化复位及AF内固定系统固定,并根据X线和CT对骨折畸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背痛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脊柱后凸角度、脊柱中柱突入椎管内程度、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5.9%,29.3%和51.4%恢复至术后5.2%,8.5%和92.6%,22例神经功能合并不全脊髓损伤者获得I~Ⅲ级的恢复;5例病人术后出现中度腰背痛;4例病人并发复位不良;2例断钉.结论AF椎弓根由固定系统对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确切,椎管间接减压效果佳,但对D型骨折,尤其是合并后纵韧带断裂的病例间接减压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AF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F系统内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病2.40例.结果:术后4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0个月,脊柱序列恢复良好35例,占87.5%,好转4例,占10%;伴脊髓损伤21例,15例不全瘫完全恢复功能,4例不全瘫部分恢复功能.2例全瘫未恢复功能,好转率90.4%.结论:AF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可使伤椎复位满意,固定牢固,并能达到有效的脊髓减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应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2年7月,将1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骨折复位及AF钉内固定,其中12例椎板减压,7例骨移植,5例未给予减压.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诊4~6个月,平均10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从50%(30%~70%)恢复至正常的93%(90%~95%),水平移位全部恢复.Cobb's角由术前的15°恢复到6.3°.12例开放椎管减压病例,术前椎管受压面积由55%降至10%.脊髓神经的恢复依照Frankel分级标准都有Ⅰ~Ⅱ级改善.结论应用AF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伤椎高度及生理曲度.优于其他内固定法.  相似文献   

4.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取后侧正中切口行"腰5-骶1椎体骨折脱位切开复位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在L4、5及S1双侧椎弓根置钉,椎间植入1枚大小适宜的Cage,加压L5-骶1椎间隙。腰椎骨折脱位复位良好,固定牢靠,术后患者症状恢复明显。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范志海  沈忆新 《科技信息》2011,(30):403-40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1年7月收治的2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临床资料,TLISS评分均大于4分,脊髓功能依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15例,D级6例。其中6例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注射型硫酸钙椎体成形,15例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6例行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减压、钛网和椎弓根内固定。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稳定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禾出现严重并发症。经过4~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脊柱稳定性均得到满意的重建,未发生螺钉断裂或内固定松动。脊髓神经功能A级1例无改善,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有效,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赖于骨折的分型、骨折的稳定程度和脊髓神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丁延虹  侯纪寿 《甘肃科技》2012,28(16):160-161
探讨了手法复位后,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自2003-2009年3月,共收治33例胸腰段骨折的病人,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14例,C级9例,D级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10d.笔者在全麻下采用脊柱可调式支架复位、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椎板减压、后突骨块复位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并截瘫病人,术后拍片及CT检查显示骨折完全复位,脊髓无压迫,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力恢复.本组33例,术后X线片示压缩椎体高度及生理前凸恢复,CT显示突入椎管内骨块复位,椎管体积恢复.无1例脊髓损伤加重者.本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吴爱军  张呈祥 《甘肃科技》2007,23(8):210-211
目的钉-棒系统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应用。方法对1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截瘫患者进行钉-棒系统内固定的疗效分析。结果钉-棒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法简便,疗效确切。结论钉-棒系统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截瘫患者对脊柱生理弯屈恢复和椎管有效减压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安琪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200-200
胸腰段<T12-L1或T11-L2>脊椎骨折极为常见、骨折脱位骨块压迫脊髓造成神经根或骨髓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截瘫.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新方法.本文总结了该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59例对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体会,认为严密的观察、正确的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其有助于防治各种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AF内固定系统结合选择性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结合选择性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2例.结果本组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X线摄影复查结果满意.结论本法治疗新鲜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AF内固定系统结合选择性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结合选择性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2例.结果本组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X线摄影复查结果满意.结论本法治疗新鲜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3例胸腰段单一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传统后正中入路跨伤椎固定组,共33例;B组为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固定组,共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下地时间;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指标: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1~20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B组在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差值、下地时间以及VAS评分、腰椎ODI评分方面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B组相比于A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丢失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术后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伤椎高度及Cobb角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MIPPSO)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功能障碍指数、伤椎高度以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所有手术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同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程度(VAS)以及伤椎高度与Cobb角。结果 本次研究的45例患者胸腰椎手术均已完成。其中创面愈合时间为(7.34±1.23)d,手术时间为(83.98±6.22)min,术中出血量为(66.45±5.11)ml。术后6d与术后10个月,ODI、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6d与术后10个月,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Cobb角度明显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并有效减轻术后机体疼痛,值得临床应该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伤椎单侧5钉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8年5月,采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侧5钉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共30例,所有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均行椎管潜行减压手术。通过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Frankel分级及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变化,从而评价经伤椎单侧固定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1~20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即刻伤椎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脊柱侧方成角和Cobb角较术后即刻均有所丢失,但前后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为B级的恢复到C级,其余C级、D级的均恢复到E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伤椎单侧5钉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对于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可以行潜行减压手术,神经症状恢复满意;对于无神经损伤的患者,只要后纵韧带保持完整,无论椎管内骨折块占位多少,均无需行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治疗胸腰椎损伤手术常用短节段的坚强内固定方式,这种方式容易引发关节退变并发症,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可旋动型椎弓根螺钉并利用仿真软件对手术模型进行优化分析.首先采用人体胸腰椎CT图像,利用Mimics,Geomagic等软件重建出人体胸腰椎长、短节段模型并分析其不同工况下的活动度及位移情况;然后基于长节段重建固定手术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椎弓根钉技术结合横突间或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13年2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治疗18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受累椎体均在2个或2个以下。且病灶相对局限,无大的流注脓肿。均采用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横突间或小关节突间植骨术式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随访9个月~5年观察效果,X线平片显示手术区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脊柱稳定。植骨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个月。无结核复发。结论对于病灶较局限的胸腰段脊柱结核.采用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横突间或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方式能够维持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防止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板切除摘除胸腰段椎管内肿瘤,同时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后对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椎管肿瘤后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技术进行椎管重建12例,其中,肿瘤位于胸段7例,腰段5例。结果随访9个月~5年观察效果,X线平片显示手术区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脊柱稳定。结论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胸腰段椎管肿瘤后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技术,能够维持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三踝骨折26例,男15例,女11例,开放复位,外踝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内踝用空心钉或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后踝用多枚空心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切口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优18例、良6例、较好2例、差0例。结论:三踝骨折后充分术前准备及精准的开放复位内固定后,再辅以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前后壁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对2003年12B至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的12例髋关节脱位并髋臼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1例产生并发症及内固定失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可吸收螺钉是一种取代金属内固定而用于治疗髋臼前后壁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传统轨迹椎弓根(traditional trajectory,TT)螺钉与皮质骨轨迹椎弓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固定技术在腰椎椎体应用下的生物力学性能.依据提取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图(computed tomography,CT)样本建立L1-L5全椎体功能单元骨质疏松人体有限元模型,模拟TT螺钉和CBT螺钉两种固定方式置钉后,以实际值为依据在加载一定旋转拔出力状态下测量比较两种方式钉道周围骨质的应力分布、最大应力值及分析其差异.结果 表明:相同固定方式下CBT组在相同载荷状态中椎骨的应力分布差异明显.不同的钉道带来不同骨密度,直接影响了内固定螺钉在腰椎骨内的力学性能.不同的钉植入角度也对钉的应力分布以及最大应力值产生影响.L1-L5椎体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其力学性能,表现也不相同.得出CBT螺钉技术是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内固定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式.但针对5段腰椎需要对不同的椎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经椎弓根内固定和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复位固定系统(RF),三维固定系统(TRIFIX)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与不同部位脊椎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32例腰椎患者的神经根压迫部位针对性彻底减压,按随机化原则选择RF,TRIFIX两种椎弓根螺钉对滑脱腰椎进行复位固定,并配合椎体间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4年2个月,平均2年3个月,结果:滑脱椎复位率:RF与TRIFIX组均达100%,术后4个月除2例横突间植骨出现部分骨吸收外均达骨性愈合,其中椎体间植骨14例,术后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个月,横突间植骨18例,术后平均骨性愈合时间3.6个月,不愈合率占11.1%,所有病人术后症状基本消失,二组均未见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结论:RF,TRIFIX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能使I,II度腰椎脱完全复位,且固定牢固,有利于植骨融合,虽椎间植骨优于横突间植骨,但扩大接触面横突间植骨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植骨融合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