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种基于MRF的自适应块效应去除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块离散余弦变换的主要缺点是在低比特率时,其恢复图像的块边界上会出现明显可见的方块效应.为了提高重构图像的质量,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的自适应块效应去除算法.根据人类视觉系统对块效应有掩盖性的特点,引进一个块效应可见度函数,然后根据块效应可见度函数以及边缘信息自适应调整势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能有效地去除块效应又能保护边缘信息,同时具有运行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鞠铭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9045-9048,9060
在基于块的离散余弦变换编码的图像压缩技术中,低比特率时其重构图像的块边界上会产生严重的方块效应,降低了图像主观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块特性的自适应去块效应算法。该算法以8×8块为单位对图像划分为平坦区域、边缘区域、纹理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选用相应的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块效应,并保留了大量的图像细节。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较多图像修复算法主要通过对图像块进行方差和度量的方法来完成图像修复,忽略了图像块的显著边缘特性,使得修复图像容易出现模糊效应以及不连续效应等不良现象,导致算法修复性能不佳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曲率约束因子耦合边缘加权法则的图像修复算法.首先,通过像素点的等照度线方向构造曲率约束因子,对数据项进行约束,形成优先级度量函数,利用优先级度量函数选取优先修补块;然后,利用像素点的均值之差构造像素自相关模型,对样本块的大小进行了调整;最后,以样本块显著边缘为约束,构造了边缘加权模型,通过边缘加权模型联合SSD(sum of squared differences)模型建立了边缘加权法则,对最优匹配块进行搜索,用于对待修补块进行修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图像修复算法相比,本文设计的图像修复算法修复的图像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全变差(TV)模型和小波包变换的图像去噪算法,并给出了针对该模型的一种改进正则化参数选取方法,改善了全变差模型去噪中出现的块效应问题,同时保留了图像中的边缘信息.数值实验表明,用所给算法去噪可得到较高的峰值信噪比和较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全变差(TV)模型和小波包变换的图像去噪算法, 并给出了针对该模型的一种改进正则化参数选取方法, 改善了全变差模型去噪中出现的块效应问题, 同时保留了图像中的边缘信息. 数值实验表明, 用所给算法去噪可得到较高的峰值信噪比和较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的POCS算法的超分辨率图像恢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常规的POCS(凸集投影)算法会产生边缘振荡效应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OCS算法,该算法先对图像边缘像素点进行特殊处理,再对图像中其余的像素点进行修正,消除了恢复结果中的边缘振荡效应.将改进的POCS算法与常规的POCS算法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改进的POCS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边缘检测的差错掩盖算法,将其作为解码端的工具去恢复视频序列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的图像信息.对于一个丢失块,利用模糊边缘检测器得到它与4个领域块交接的边界上的边缘信息,构造一个关于边界匹配差值的能量函数,将最优值对应的运动矢量作为丢失块的运动矢量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无论在主观的视觉还是客观的数值比较上,都能得到质量比现有差错掩盖算法更优良的恢复图像.  相似文献   

8.
减少分形编码方块效应的一种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形图像编码方法通常把输入图像分割成小块,这在图像中引入了人为边缘,从而产生了恼人的块效应(特别是高压缩率下).这种块效应限制了基于块的编码方法的广泛应用,因此必须探索减少块效应的方法.目前已有2种方法,一种是构造分形变换时使用块重叠方案,另一种是结合小波分解方法.这里提出一种新的可选方法,主要利用双线性插值方法和分形编码的分辨率独立性,即解码可以按高于或低于原图像分辨率进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方块效应.  相似文献   

9.
运用压缩感知理论对大尺寸图像进行重构耗时较长,观测矩阵要求的存储空间较大,且重构后的图像存在明显的块状效应.根据图像小波变换系数的特点,将图像分块思想与DWT变换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DWT的图像分块压缩感知算法.将图像子块经DWT变换后,保留图像低频系数,只对高频系数进行观测.重构时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对高频系数进行恢复.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跟基于DCT分块压缩感知算法相比,重构图像的PSNR值提高了2~4 dB,重构时间明显减少,与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分块压缩感知算法相比,块效应有明显的改善,重构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降低视频主观质量的环效应的成因 ,澄清了边缘增强导致环效应的误解 ,认为环效应是由于图像中的锐利边缘所包含的高频分量在量化过程中受到过度损失引起的 ,进而提出基于宏块的在编码器端消除环效应的算法。该算法根据图像中各个宏块分别含有锐利边缘的多少来调节每个宏块的量化精度。在 MPEG- 2编解码器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在保持视频平均码率和客观质量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消除环效应 ,提高视频主观质量。该算法无需修改视频编码标准的码流语法 ,因此便于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经JPEG压缩后的图像存在着块效应,尤其在低码率段块效应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图像质量和视觉效果。通过引入压缩噪声的概念,利用压缩图像及压缩比特流中获得的信息,对压缩过程进行建模。然后在最大后验框架下,联合自适应高维度非局部总变分先验及窄量化约束先验构建代价函数,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去除压缩图像块效应的后处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一些主流的去压缩效应的算法,本文算法的处理结果有更高的客观参数及更好的主观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多分辨奇异值分解(MSVD)图像融合后的图像出现明显可见的方块效应,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边缘检测去方块效应的方法.首先通过形态学梯度算子求出两幅原图像的边缘,将边缘融合后的图像作为有方块效应图像的边缘,然后根据形态学梯度逆变换得到结果图像.最后,采用客观性能指标对结果图像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中的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图像可以达到较均匀的成像效果;方块效应去除后,图像表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清晰度和空间频率都有很大提高,且具有较好的保持边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刘书  王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47(12):1930-1933
针对传输和存储中原始图像被JPEG和MPEG等标准进行压缩而产生的块效应,提出了一种图像去块算法.该算法选取非局部均值滤波作为框架,并通过机器学习来确定和优化参数,使得非局部均值滤波可以做到自适应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去块效果优于目前最新的形状自适应滤波法和维纳滤波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和匹配跟踪的分层图像编码算法. 该算法将原始图像划分成包含不同结构特征的平滑边缘层和纹理层,采用不同的压缩算法对不同的图像层进行编码,从而达到对整幅图像最优编码的目的.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捕捉图像中所包含的边缘和纹理等具有高频窄带的信号特征,而且在极低位率下的重建图像质量要优于单一小波图像编码算法.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的低比特率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SUSAN算子检测出输入图像的边缘信息,然后利用边缘增强方法对边缘信息进行增强,最后将增强后的边缘信息和解码后的输入图像相加形成最终的压缩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和基于小波的传统编码方法相比,在低比特率下,该算法能减少图像的边缘模糊,提高压缩图像的识别度和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新的具有低复杂度的可用于实时传输的图像编码器,它使用了一种基于局域方差分析的边缘保护方法来提高被压缩图像的可视性和可识别性.这样的分析和压缩方法是通过将图像划分为多个块处理来实现的,所开发的能使边界效应最小化的提升小波滤波器组,通过提升系数的量化实现定点运算,并用位移和相加来取代乘法运算以实现运算复杂度的最小化.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SPIHT算法,通过使用更多的位来对小波系数进行编码和节省传输分类过程所需的位数以提高压缩性能,这种算法在可变的位码率中可减少系数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这种编码对于观察到的压缩图像和进行量化的性能测量,均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还能为无线传输提供具有信道误差的弹性功能,最后还使用了带有随机误差的仿真传输信道来对这种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块分割压缩感知(block compressive sensing,BCS)算法的块效应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可消除块效应的新型块分割重构算法.在稀疏表达时,采用小波变换(DWT)代替离散余弦变换(DCT),改善图像细节分量;在测量时,依据分块图像频率特征对测量矩阵加权,提高图像质量;在重构时,采用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代替匹配追踪(matching pursuit,MP)算法,提高重构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在保证重构速度的情况下,有效消除块效应,且不增加内存占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块DCT的视频压缩方法在数字视频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数据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压缩损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压缩损伤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可对三种主要压缩损伤(振铃现象、块效应和边缘模糊)进行定量测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可靠、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