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调查整理鄂西土家族常用的隶属于豆科和虎耳草科的植物药种类和民族医疗应用,通过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鉴定和资料整理分析,获得的研究结果表明:鄂西土家族常用的此两科18种植物药中,豆科植物药有13种,虎耳草科植物药5种,其中14种植物药的某些药用经验在国内药学专著未见记载.此调研结果为上述植物药的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珍贵的实地应用资料.  相似文献   

2.
潘勇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6):152-153
在土家族聚居地区,尤其是鄂西地区,由于长期汉、土家族的历史交往与融汇,汉族本土宗教道教对土家族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道教在土家族地区自东汉传入,经唐、宋两朝,至清代民族化成型,民国时期达到高潮,至此道教与土家族原始崇拜相结合,成为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主流宗教,至今仍然对鄂西土家族民间习俗和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的发展是湖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本文通过对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分析,得出鄂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同时由于重视不够存在很多的缺陷,然后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立足于鄂西南山区,以土家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利川市老屋基老街传统村落为例,探讨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与方式,提出相关保护方法与措施,寻求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说土家族南剧是由清初容美土司田舜年创办,但田舜年自幼随母所学之“音律”正是南剧,故此说不能成立。 更多的文献表明至少在明朝万历年间田楚产就开始“采集戏歌,邀人戏歌,遂于庙台戏歌”。戏歌即为南剧的雏形。自此之后土家族南剧衍流后世,得以发展,为今后土家族中惟一能登台演出的地方剧种。  相似文献   

6.
从鄂西土家族地区的总体地理位置和历史与现实情况出发,着重分析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困境,提出了该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历史悠久且保存完好的鄂西土家族民间歌舞撒叶儿嗬,其舞台化进程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面l临诸多问题和困境。它要从土家族丧葬民俗文化中剥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舞台表演艺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一个去仪式、去禁忌的过程,而应在“破”的基础上,整合多方面力量,克服诸多不利因素,最终达到“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广西兰科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广西兰科Orchidaceae植物5个新记录种,即细小叉柱兰Cheirostylis pusilla、腐生齿唇兰Odontochilus saprophyticus、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黄花线柱兰Zeuxine flava、扇花卷瓣兰Bulbophyllum flabellum...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共有野生兰科植物61属134种(含变种),其中中国特有种27种。种数在5个以上的有石豆兰属、兰属、虾脊兰属、羊耳蒜属、斑叶兰属、玉凤兰属、舌唇兰属和石斛属。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属、种的地理成分可分别划分为15个和14个分布型(变型),其中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及其变型分别占总属、种数的34.4%和22.4%,热带分布属、种分别有44属、73种,占绝对优势。与邻近地区相比,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与广东共有属、种最多,分别有48属、97种,其次为江西和浙江。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具明显的热带性质,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但组成比较简单,缺少本区特有种,不是近代兰科植物种系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0.
以恩施州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摆手舞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摆手舞在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重视土家族摆手舞体育理论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摆手舞知识与价值的宣传,培养摆手舞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