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伶仃洋大桥伶仃西航道主桥950m斜拉桥方案设计为背景,阐述了超大距度斜拉桥设计所应考虑的各项因素,并对该结构的静力、动力、地震力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验算和安全性评估,肯定了中国建造超大跨度斜拉桥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跨海大桥是最需要考虑节约资源和进行环境保护的桥梁,而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是世界上设计的桥梁中占用跨海通道资源最节约型的大桥,是跨海大桥设计的首选桥型。通过对国内外已建或在建的跨海通道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调研,论述了部分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了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钢梁和斜拉索的耐久性,并结合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对比了适用于大跨度公铁两用大桥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和桥面布置,指出了影响公铁两用斜拉桥跨度增大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超大跨度V塔斜拉桥的经济与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超大跨度V塔斜拉桥和常规直立索塔斜拉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比研究,给出了V塔斜拉桥的一些经济、力学特性.和常规直立索塔体系斜拉桥相比,当V塔斜拉桥的塔柱倾角为对应跨最外侧拉索倾角之半时,节省量最优,但此时塔柱材料用量仅节省6%,拉索用量节省1%,总节省量并不大.V塔斜拉桥能够降低塔高,减小拉索悬挂长度,增大拉索倾角,使得结构整体刚度增加,稳定性系数得以提高,算例中塔根弯矩比常规体系小26%左右.另外,V塔体系能更好地抵抗横向风荷载的作用,满足斜拉桥向更大跨度方向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新研制的MRF-04K型磁流变阻尼器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反应实施半主动控制.建立了多点不同步地震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MR阻尼器控制的运动方程,采用子空间模态分析法建立了适合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控制分析的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地震波激励下斜拉桥的反应幅值相差很大,且在天津波激励下的反应幅值最大,说明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反应对地震波的频谱特性十分敏感;当受El—Centro波激励时,主跨跨中顺桥向位移幅值降低57.0%,塔顶顺桥向位移幅值降低67.5%,主跨跨中竖向位移增大28.3%;行波效应对斜拉桥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影响明显,其中主跨跨中和塔顶顺桥向位移响应更加减小,而主跨跨中竖向位移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大跨度斜拉桥的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其单元数与节点数均超过百万,考虑大跨度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影响,采用基于接触均衡的并行计算技术,解决了有限元模型规模庞大的问题.数值模拟了大跨度斜拉桥在恒栽作用下的成桥状态以及在轻轨车辆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并比较了不同分区方案对并行加速比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能够为大跨度斜拉桥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围绕大跨度斜拉桥考虑施工全过程及成桥后的几何非线性分析问题展开研究工作,针对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计算工况,分析了两座大跨度斜拉桥结构内力的几何非线性行为,最后得到几何非线性对大跨度斜拉桥结构内力影响的大小及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结构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已建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结构特征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拟建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活载重和铁路设计车速高的特点 ,建立了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空间计算模型 ,并对其静、动力特性进行研究 .重点探讨了不同桥面体系对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静、动力受力特性的影响 ,并分析了结构几何非线性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合梁体系桥静、动力特性明显优于纵、横梁桥面体系桥 ,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除对桥梁局部杆件的内力有一定影响外 ,对该桥大部分杆件内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附加阻尼器对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减震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流体粘滞阻尼器自身的力学特性,分析了附加流体粘滞阻尼器对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减震效果,着重分析了阻尼器参数、输入地震动特性(加速度峰值和频谱特性)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粘滞阻尼器能显著地减小梁端纵向位移,减震效果取决于阻尼器参数,并对地震动特性很敏感.  相似文献   

9.
大跨度跨海斜拉桥的基础多采用高桩承台形式,承台尺寸较大且桩基础自由桩长较长,给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带来较大挑战。以通明海特大桥主桥为工程实例,分析研究几种不同的抗震设计装置,为大跨度跨海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时娜  曹胜飞 《工程与建设》2012,26(2):205-208
大跨度三塔斜拉桥与以往常见的两塔斜拉桥相比在结构静力行为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文章结合某三塔斜拉桥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其两中跨合龙前后主塔关键部位、主梁关键部位的应力和变形、每个主塔最外侧几根斜拉索索力的变化情况,以求了解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在中跨合龙前后结构的静力行为。  相似文献   

11.
张弦梁结构弹塑性大位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由梁单元、杆单元和索单元组成的混合有限元法对采用工形截面钢拱梁的张弦梁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大位移分析,通过跟踪结构在自重类荷载、半跨分布荷载以及风荷载作用下的平衡路径全过程,明确了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态,以及撑杆数目、初始几何缺陷、材料弹塑性等因素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宜在结构跨中设置撑杆、初始几何缺陷对张弦梁结构的承载力影响不大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设计中当等截面连续梁的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可用等跨的图表来进行内力计算.针对这一问题,对于均布荷载作用的情况,采用弹性理论计算方法,对跨差达到20%范围内的弯矩进行分析,并结合可变荷载与永久荷载比值的范围,用计算数据说明,正截面设计中可在更大的范围内采用等跨的图表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双主缆悬索桥体系在承受不平衡活载时的力学特性——双缆体系根据荷载在上缆与下缆间的分配情况,可等效为一根虚拟主缆;单跨加载时,加载跨主缆内力增大,非加载跨荷载由下缆向上缆转移,虚拟缆垂度减小,以达到与加载跨主缆的内力平衡.根据加载跨与非加载跨主缆水平力相等的关系,通过求解虚拟缆的垂度,得到了荷载在上缆与下缆间的分配比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并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双缆体系在承担不平衡活载时,其塔顶位移及跨中挠度远小于传统悬索桥.  相似文献   

14.
圆弧形拱管是常用的跨越构筑物,本文分析了在垂直向下载荷作用下圆弧形拱管的临界载荷计算问题;计算了全跨、半跨载荷作用下的临界载荷;而且计算了侧向临界载荷,并且计算了圆弧形拱管固有频率;为圆弧形拱管的设计和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跨平屋盖结构风压分布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大跨平屋盖结构风荷载分布特性的因素很复杂,且具有不确定性,仅靠风洞试验难以完整的描述其风荷载分布的整体特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中提出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两种方法来建立反映大跨平屋盖结构风压分布特性的模型,并用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型都能很好的逼近和预测大跨平屋盖结构风压分布的特性,相比之下,改进的BP神经网络稳定性较好,但逼近速度慢,精度也不高;而模糊神经网络由于结合了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的优点,其稳定性好,逼近速度快,且精度高,这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方法是预测大跨平屋盖结构风压分布特性的有效途径,在结构风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火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薄壁多室箱梁桥的变形状况,基于温变模型和材料的热力参数,利用大型空间有限元程序ANSYS分析了三跨火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薄壁多室变宽箱梁桥的变形,研究了三跨受火、单跨加载和三跨受火、多跨加载模式,并分析了各模式三跨跨中最大挠度在单荷载比下随延火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整跨受火、单跨加载或多跨加载模式下,中跨跨中挠度在延火前期均下挠,延火后期有返挠和走平趋势;第一跨和第三跨的跨中挠度在整个延火期内随延火时间呈下挠趋势,均大于第二跨跨中挠度,延火前期第一跨跨中的挠度稍大于第三跨跨中的挠度,延火终期以第三跨的挠度值最为显著。三跨挠度值受箱梁的变宽结构形式、火荷载模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在低速移动荷载或静力荷载作用下,多跨连续曲梁各跨峰值挠度相等的原则,给出了多跨连续曲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优化跨度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近于优化跨度的取值,并对近于优化跨度的三跨连续曲梁,采用逆向搜索法首次获得其自由振动率及模态的解析解.对比试验曲梁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两者吻合十分良好,证明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大跨越输电线路杆塔高、档距大,导地线各点高度不同,各点的风压也不同,当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温度、荷载的改变将引起各档应力、档距改变。若采用常规的平均高度法和代表档距法计算大跨越导地线力学特性,将导致较大误差.本文采用积分法计算大跨越耐张段导地线各档风荷载,进而精确计算各气象条件下的应力和档距改变量,以VisualBasic6.0作为软件开发工具,Access2003作为软件的数据源,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大跨越输电线路导地线力学计算软件.软件不仅可以完成复杂的导地线力学计算,而且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穆文均  郭增伟  张卓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6):15088-15094
为探讨汽车荷载作用下跨径、桥宽对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汽车荷载效应的影响,以交通部2008年T梁桥通用设计图为背景,利用实体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25m、30m、35m三种跨径和9.0m、11.25m、13.5m、15.75m和18m五种桥宽下的竖/横向位移、竖/横向弯矩、纵向应力和扭转角,并与T梁桥实用空间解析解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汽车荷载作用下装配式T梁会同时出现竖向和横向挠曲变形,竖向荷载效应随桥梁宽度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减小,但其横向形变效应会受桥梁跨径、宽度、布载形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当装配式T梁桥的所有T梁均使用边梁的设计活载效应时,T梁最大应力的解析结果能包络T梁的活载横向挠曲效应,但当跨径超过30m后中梁活载应力最大值可能会超过刚性横梁法的计算结果;T梁的侧向弯曲会显著增加截面中性轴附近的拉应力,且随着跨径的增大梁体侧向弯曲引起的中性轴位置处应力越大,T梁腹板外侧的分布钢筋最好能按照T梁腹板承受的横向弯矩大小设计为受力钢筋,并减小钢筋间距以更好地防止T梁腹板的竖向开裂。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4个钢筋混凝土(RC)超短柱、4个型钢混凝土(SRC)超短柱和6个RC分体柱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8个超短柱的剪跨比为1;6个分体柱的剪跨比为2.4.试验结果表明,RC超短柱的变形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不设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黏结破坏,与RC超短柱相比,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并无明显提高;设置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斜压破坏,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显著提高,但构件的变形能力仍然难以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还表明,在RC超短柱中开缝,形成剪跨比大于2的RC分体柱,可有效提高柱子的延性和变形能力.对于RC分体柱,随轴压比的提高,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提高,但延性和变形能力下降;当设计轴压比大于0.7时,RC分体柱的变形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SRC超短柱的剪力连接件设计方法和RC分体柱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