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思路、总要求、总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在认识上消除误区,在工作上抓住重点。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从全面体现竞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把发展作为竞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个环节上,为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思想政治基础、开辟了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浙江大学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51-54
浙江大学作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有长期为“三农”服务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员令后,浙江大学高度重视,并积极、全面参与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构建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汤国辉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0):36-3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2006年1月,党中央又连续第三 相似文献
6.
7.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46-48
2006年12月2日,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召开“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议上强调高等农林教育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河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主持会议开幕式。全国50多所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人共计170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农民增收观;基础是加快农村基层建设,改善农村干群关系;关键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重要条件是加大再造秀美山川的监管力度;保障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化步伐,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9.
赵璇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3):30-33,5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其本质是人民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助力作用,将信息技术普及到农村,以信息化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有效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