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赛博文化的效应,探讨了构建虚拟图书馆的意义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芳芳 《江西科学》2007,25(3):314-317
虚拟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本文在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分类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虚拟旅游、景观再现、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规划四个方面重点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国内旅游网站虚拟旅游技术应用状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天生就能适应网络的发展,所以虚拟技术一开发,即迅速渗入旅游业,为其服务。在虚拟旅游的背景下,国内旅游网站虚拟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内容各异。虚拟旅游技术是连接无形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者的桥梁,虚拟旅游技术的发展减少了旅游者出游前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心理负担,是旅游营销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9,(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减灾部主任巴达维依·鲁赫班认为,在预防自然灾害方面,空间技术能够有所作为。然而,空间技术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他就此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下回答本文作者的:本文作者问:在何种程度上人类正在把空间技术用于预防自然灾害?鲁赫班答:作为一种工具,空间技术正被用于预防和抗御自然灾害的全过程。灾害发生前,空间技术能够帮助我们监测各种险情和灾象,使我们得以未雨绸缪;灾害发生期间,我们能利用空间技术规划并实施救灾工作;灾害发生后,空间技术还能帮助我们开  相似文献   

5.
赛博战的指向是信息,目的是获取并维持己方信息控制的主动权,同时置敌方于信息劣势。赛博空间态势感知是赛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赛博战提供决策和作战依据。过硬的海战场赛博空间态势感知能力是打赢海上赛博战的重要前提条件。文中首先探讨了赛博概念下海战场环境的组成和特点,然后分别分析了海上自然环境、战略环境和信息环境对赛博空间态势感知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弱、消除这些不利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虚拟地质旅游的可行性和开展虚拟地质旅游的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地质旅游的基本模式以及政府主导等虚拟地质旅游开发的4个基本原则,并对植物化石、动物化石、褶皱构造、断层、地层接触界限等典型地质景点的虚拟地质旅游内容的基本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旅游流作为地理学与旅游学的交叉领域,一直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当前旅游流研究多从现实角度探讨,未考虑到虚拟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流动,缺乏对虚拟旅游流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本文将百度指数中的搜索指数作为虚拟旅游流分析数据,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解析了长江三角洲虚拟旅游流空间格局,通过模型对比选取半参数GWR模型,从流入、流出视角在市域尺度探寻了虚拟旅游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3—2018年虚拟旅游流具有明显的地缘偏向,呈现核心—边缘结构;2013年旅游流网络密度在流入虚拟旅游流半参数GWR模型中是具有流动性的局部参数,是旅游流流入主要牵引力,而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则是流出虚拟旅游流的非固定性参数,人口的增长对旅游流流出的扩大作用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2018年A级景点数是流入虚拟旅游流的非固定性变量,对长江三角洲市域流入虚拟旅游流具有推动作用,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量则为流出市域中的显著性流动变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西安旅游者的市场构成、旅游偏好、消费等特征,应用GIS技术、Internet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本的技术支持,针对西安的旅游资源特征和旅西游客的行为特征设计了一个西安市景区的虚拟旅游系统.系统可为用户提供西安所有景区的信息导航、虚拟旅游、淘宝游戏、网上购物和社区交友等功能,为实现西安市旅游景区的虚拟旅游和虚拟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虚拟旅游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玲 《科技信息》2009,(20):I0176-I0176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网络虚拟旅游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虚拟旅游的建议,网络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虚拟旅游必将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时尚。  相似文献   

10.
西方科技文化发展至今,赛博科学观成为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赛博反映了当代人类身体受到现代生物和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赛博科学观的形成顺应科技哲学后实证主义实践转向的趋势,从哲学层面上来看,赛博的出现意味着打破传统的二元论观点,同时意味着一种各异质性要素相互糅合的赛博新本体,与赛博科学观相契合的情境化知识理论强调不同声音、不同视角之间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为科学客观性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对虚拟空间秩序生成机理的研究,目的在于为虚拟空间的治理提供决策依据.以哈耶克社会秩序二元论为视角,运用学术界对社会秩序进行博弈分析的方法,对虚拟空间“内生秩序”、“外生秩序”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虚拟空间秩序的生成过程也就是网民之间、网民与管理者之间的博弈过程;虚拟空间规则秩序的生成在于网民之间、网民与管理者之间的博弈规则.所以,要提高网络秩序水平,就要构建好网民与网民、网民与网络管理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打赢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问战,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间应具有主动自防御能力.分析了目前信息网络空间的脆弱性和主动自防御具有的功能,提出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同支持技术应实现从被动反应式防御到主动自防御的转变的概念,最后论述基于DTN组网技术和主动自防御建模仿真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DTN的组网架构和主动自防御建模仿真实...  相似文献   

13.
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非常规安全问题已成为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论述了近年来网络虚拟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由此引发的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非常规安全问题,讨论了中国政府对网络虚拟社会的认识与态度的转变。最后,回顾了2004年以来王飞跃研究团队对数字网络化社会所带来的国家与社会安全内涵改变的思考及其科学应对方法的研究历程,认为基于ACP的社会计算方法是研究网络虚拟社会中非常规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未来发展与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Dual relations in physical and cyber spa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 The speedy progress of embedded computing and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fusion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tech- nology. Verity of information appliances with the em- bedded processor can be integrated wi…  相似文献   

15.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洛伦兹曲线,从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和虚拟资源两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全球网络空间资源分配的格局和现状。结果表明,海底电缆、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等网络空间的物理基础设施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海底电缆在特定区域汇集,形成了以吕宋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为主的几大国际互联网数据流量“咽喉”要道;埃及、美国、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英国、科特迪瓦等国在整个网络结构中处于关键地位,是最重要的枢纽节点;在网络空间虚拟资源分配方面,同样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均,欧美国家少数的人口占据了大部分网络空间资源;中国在IPv6领域改变了以往的落后局面,但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针对研究结果,从海底电缆和数据中心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网络空间虚拟资源竞争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强调要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加强网络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绘制网络空间地理图谱,实现网络空间的“挂图作战”,提高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医诊疗疾病望闻问切的特点和方法与网络是可以结合的,传统中医的网络诊疗是可行的,卫生部关于《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四条对传统中医网诊的简单武断的禁止性规定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营造建筑虚拟空间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数字技术营造的建筑虚拟空间成为现实。也对建筑传统空间带来新的挑战和改变.围绕建筑虚拟空间.从理论和技术的层面。探讨建筑虚拟空间的生成背景,建筑与虚拟空间的内在相互关系,以及数字化技术营造方式。探索营建新的建筑空间,揭示建筑空间设计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实现“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前提是建立与维持计算机网络空间的信息优势。本文提出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模型。探讨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及管理模式,并采用IPIB原理与方法,探讨了基于战场感知与认知(DBA/DBK)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建立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于网络环境下版权人精神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问题,学界见仁见智。根据网络的自身特点和网络环境下精神权利保护的现状与价值追求,全球应该协调统一,对精神权利进行适度保护,进而允许有限放弃精神权利,同时对权利进行通约,从而真正使精神权利的保护落到实处,这正是版权法对技术发展所带来挑战的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