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混合工质R32/R134a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直接温室效应和间接温室效应的概念 ,引入了耗电量与CO2 排放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对混合工质R32 /R134a、R134a、R2 90及原制冷工质R12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 ,认为间接温室效应在环境影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通过比较得出混合工质R32 /R134a是比较理想的替代工质  相似文献   

2.
以R32与R125为对比制冷剂工质,用基于Lattice-Boltzmann方法的新算法计算了混合制冷剂R410A与R407C的动力粘度.分析了误差,探讨了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提出要选用合适的对比工质,考虑不同组分之间受力等措施来提高精度.结果表明:在选用合适的对比工质后,R410A的平均计算误差5.2%,最大误差7.0%;R407C的平均计算误差5.5%,最大误差8.0%.计算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对混合制冷剂动力粘度进行有效计算.  相似文献   

3.
针对冷藏集装箱制冷机组普通HFCs(氢氟碳化物)存在的不环保、无法直接替代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混合工质DN01(R1234ze/R32的质量比为85:15).建立该工质的热力循环模型,基于Matlab计算平台,调用Refprop物性参数,编制混合工质计算程序,结合国家标准,对新的混合工质进行变工况计算,并与已有的工质R...  相似文献   

4.
HFCs被认为可以作为CFCs的长期替代工质,但使用HFCs会加剧温室效应,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认为HFCs的温室效应完全可以通过提高此类工质的能效比来减弱,并筛选出几种有望替代R12的纯质及二元混合工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选择R134a和几种不同配比的R32/R134a二元混合工质进行了模拟冷水机组运行工况的制冷循环实验。结果表明一定配比的非共沸二元混合工质R32/R134a可以替代R12应用于冷水机组以及与冷水机组工况相娄似的中小型冷藏库.  相似文献   

5.
燃气机热泵系统的循环工质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气机热泵系统工质的选择是影响机组性能的关键,为此,选择了6组低环害或无环害的循环工质,从制冷剂的安全性和与系统润滑油的兼容性方面作了分析,同时以CSD方程计算了各组工质的循环参数,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一次能源利用率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290和R600a组成的混合工质的使用危险可以控制,同时与系统的润滑油兼容,具有很高的系统效率和一次能源利用率,可以替代R134a使用.  相似文献   

6.
制冷剂HFC32/HFC125/HFC152a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制冷剂HCFC22的替代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家用空调的新型混合制冷剂HFC32/HFC125/HFC152a.在制冷剂热物性计算软件REFPROP7.0的基础上,开发了制冷剂热物性的计算程序并计算得到了制冷剂HFC32/HFC125/HFC152a的压焓图.通过新混合制冷剂与R407C、R410A、HCFC22等空调制冷剂性能的计算比较,发现新工质不仅容积制冷量接近HCFC22,可以实现灌注式替代,而且制冷系数高于现有的这些空调工质,可以提高节能效率.同时,新工质的臭氧衰减指数为0和温室指数接近于0,可满足环保要求,尽管属于微弱可燃物质,但可以保证安全运行,是一种潜在的理想替代制冷剂.  相似文献   

7.
以指定工质侧相变真实平均温度计算方法为基准,考察传统的指定工质侧相变算术平均温度计算方法对循环性能参数以及工质对比评价结果的量化影响,并分析指出传统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采用指定相变真实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前期研究中对压缩过程改进的计算方法,在冷凝温度80~140℃的工况范围内指导中高温热泵工质的筛选,筛选出20种臭氧层破坏势(ODP)为0,全球变暖势(GWP)较低的纯质和混合工质,并将筛选出的20种工质与R11和R114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20种工质的环境性能和综合循环性能优于R11和R114.  相似文献   

8.
对RKS方程在计算制冷工质的热物理性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用余函数法计算了焓和熵的值,用VB语言编写了计算程序,分别计算了R22和R134a的热力学数据。将所得的结果与某制冷剂物性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在绿色环保替代工质的研究方面,由于其优越的热物性和无可比拟的环保优势,各类HCs类制冷工质正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笔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首次将HCs类工质R290应用于大型螺杆机组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290时的能效比(EER)与R22时的相当,可见R290完全能够作为R22的直接替代工质。如果针对R290的可燃性对机组做少许的改动,则采用R290的大型制冷系统可望推向市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提出CO2亚临界压力区具有统一形式的热力性质和传输特性的显式计算模型.由于模型为显式形式,不存在迭代,保证了热物理性质计算的高速性和绝对稳定性;同时,所有热物理性质的计算模型形式统一,便于系统仿真的调用.以REFPROP 7的计算结果作为数据源,对制冷剂环保替代中重要的自然工质CO2的热物理性质在压力为三相点压力至临界压力,过热度0~200 K、过冷度0~87 K的数据范围内进行拟合,并将该快速计算模型与REFPROP 7相应公式的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有快速计算模型的总平均偏差小于0.156%,最大偏差小于10.43%;速度比REFPROP 7的计算速度提高了2~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量纲分析的绝热毛细管壅塞流量特性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联方法可替代复杂的数学模型,用以预测绝热毛细管的壅塞流量特性.先通过量纲分析方法给出了绝热毛细管壅塞流量特性的一般函数关系式,然后采用两种模型近似该一般函数关系式:一种是传统的Fower—law关联式;另一种是人工神经网络.以献中的R-407C毛细管实验数据为对象,对比研究了这两种模型的关联效果.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的关联误差及误差的分散度更小.  相似文献   

12.
制冷热泵装置毛细管组件及其应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种新型结构的毛细管组件,可克服传统毛细管流量变化单一的缺点,并通过优化设计其结构,使其具有较灵活的流量变化特性.采用均相流模型,对普通毛细管与毛细管组件在变工况、变工作模式下的流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计算.计算表明,毛细管组件可较好地满足制冷热泵装置流量变化的需求.建立R22制冷热泵实验装置,对毛细管组件的应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典型工况下,当制冷负荷和制热负荷不同时,毛细管组件能提供不同的制冷剂流量,与相应的冷热负荷相匹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有各种毛细管仿真模型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新型简化模型——两相区关联模型.该模型针对壅塞两相区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建立了无量纲长度与两相区进出口压力间的人工神经网络辨析关系.而且基于等焓假设推导出两相区进出口压力相同的非壅塞态与壅塞态流量关系式.从而获得了快捷而且紧凑的仿真流程.在样本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仿真结果,R12和R22壅塞状态下的误差绝对值分别控制在2.14%和2.46%内.  相似文献   

14.
对R22与R417A在水平光滑管和2种不同几何参数的内螺纹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进行实验研究,分析比较了2种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性能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R417A的换热性能与R22相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降低程度因质量流速、干度及换热管参数的不同而异,质量流速越小,R417A换热性能的降低越严重;在x<0.6的较低干度区内,光滑管中R417A的换热系数比R22约降低了20%~40%,内螺纹管中的降低幅度更大,几乎达到50%~60%,在x>0.6的较高干度区内,不同换热管中R417A换热系数的降低幅度较为相近;光滑管中R417A换热系数的降低幅度受干度影响较大,且随干度的增加而增大,内螺纹管中的降低幅度受干度影响较小;强化管对换热的强化效果越好,R417A换热系数的降低幅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HFC-161混合物替代HCFC-22的变工况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FC-161混合物HFC-161/125/32作为HCFC-22新型替代制冷剂,分析其变工况性能,并与HCFC-22的两种主要替代物R407C、R410A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合物HFC-161的热力学性能与HCFC-22接近,环境性能良好,ODP值为零,GWP值小于HCFC-22、R407C、R410A;在较大的工况范围内,仍具有作为HCFC-22替代制冷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绝热毛细管性能模拟的平均参数模型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根据分区集中和参数平均的思想,建立了一种简单、精度和通用性良好的绝热毛细管流动模型.出于系统动态仿真的需要,模型中考虑了过热流动和壅塞流动.基于R12的分布参数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不同流动区域内参数平均的一个关联式.该关联式对制冷剂R134a和R600a也取得了与R12相仿的效果,表明该关联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对R12、R134a和R600a在毛细管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制冷装置系统仿真和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平均比容人工神经网络辨识的绝热毛细管简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相集中参数的建模思路,提出将平均比容的权重因子作为两相区简化的特征参数,并获得该特参数的无量纲影响参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特征参数与其影响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采用工质R12,检验样本包括R12、R22、R134a和R600a等多种工质。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两级串联节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单根绝热毛细管模型建立了绝热毛细管的两级串联节流模型,并根据房间空调器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以两级毛细管的同何尺寸(内径和管长)为变化参数,通过模型对串联节流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发现了流动壅塞位置的多样性及其对流量的影响,提出了可以指导房间空调器中串联毛细管设计的两点结论:高压连接管只要满足一定的几何尺寸范围就能起到辅助节流的作用;热泵工况下辅毛细管的内径是影响流量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9.
将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作为冷冻消融设备的预冷系统,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对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能量分析和?分析.研究了R134a,R22,R404a这3种制冷剂在不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循环性能系数、总损失、总效率的变化,以及系统中各部件的?损失、?损失占比和?效率.结果表明,在所选工况范围内,R22的性能系数、总?损失、总?效率均优于R134a和R404a,但与R134a相比无显著差异.计算结果表明,系统中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是循环总?损失的主要来源,而回热器及蒸发器的损失较少,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制冷量、输入功率、性能系数随毛细管的改变而变化,其工作特性对整个系统而言显得十分重要的。因此对毛细管的流动过程建立了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特性方程,以熵最大原则建立了临界流状态下毛细管出口临界状态的参数关联式,分析计算了进口压力和毛细管内径对出口临界参数的影响,并与标准试验毛细管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一定参数范围内与实际状况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