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Ab(哩)"式形容词是邵阳方言特色之一,进入"Ab(哩)"式中的A多为表人的感知的单音节形容词,根据b的语义和语法功能,邵阳方言中"Ab(哩)"式形容词可分成述补式、述补式+附着式、附着式三种类型,b有向虚语素演化的总体趋势。"Ab(哩)"式形容词可担当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等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2.
湘乡方言属湘方言娄邵片,也被称为"老湘语"。湘乡方言中"行头"的用法比较特殊,既可以作为短语,表示"走前面",又可以作为时间副词"先",表次序。时间副词"行头"是短语"行头"词汇化的结果。语义基础是时间副词"行头"形成的基本条件,句法位置是其形成的决定性条件,语用因素则是其形成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敦煌变文P2418号《佛说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以下简称《讲经文》)中,4处"可"字特殊用法的分析,并结合笔者母语宁武方言中副词"可"既可表程度加强,亦可表程度减轻的语言现象,最终认为《讲经文》4处"可"字特殊用法皆表程度减轻,且由表程度加强发展而来。"可"的这种特殊用法在现代汉语方言晋语区中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4.
助词“着”与谓词性成分结合,在普通话中主要用于表示“进行/持续”。西南官话荔浦方言的“着”既可以用来表示“完成”,也可以表示“经历”等“体”意义。在西南、江淮官话,吴语,湘语,闽语等汉语南方方言及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中,用“着”表示“完成”的比较多见,而同一方言点中“着”既表“完成”又表“经历”的则比较少见。“着”的特殊表“体”功能总体看来,其地域分布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不大+V/A"格式作一简单探讨:(一)"不大"的性质;(二)"不大"的两种格式意义;(三)"V/A"的进入条件;(四)语用否定的问题;(五)与"不太"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从词性、成分、句类几个角度分析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将一些特殊用法取之与普通话和其他闽方言进行比较,可加深对莆仙方言中这类句式的认识,帮助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7.
"打"这个词用法非常丰富,词性也是非常繁多。在研究上来说其用法已是几近全面。不过因为近代汉语、一些方言中有特殊用法,"打"作为中缀用法,尚有补充的余地。  相似文献   

8.
不同来源的语言成分叠置的现象不仅见于语音、词汇系统,也发生于语法系统。零陵话的否定副词"很"的语法功能、句法分布与"不"有相同之处,但"不"出现的条件比"很"更宽松。通过与周边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比较,联系本地历史背景和相关语言现象,可以推定零陵话的否定副词"很"是从勉瑶语的否定词[n]音变而来。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横向传递"的结果,因此解释方言现象不能拘泥于某一方言内部,而要从相邻的语言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9.
语音的历史演变会对语音的组合产生影响,并在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结构和音韵系统中留下一些“空格(slot)”或缺口。对“空格”或缺口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是探究语音或方言语音历史演变轨迹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象州疍家话音系结构中的“空格”现象,可以考察象州疍家话音系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0.
在湖北房县方言中,多有"子"尾词的存在。"子"可以附着在名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和短语的后面,具有成词、改变词性、区别意义以及区别同音词(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莲花方言的完成体标记有两个,即"呱"和"哩","呱"和"哩"的句法语用功能有同又有异。  相似文献   

12.
纵览生物学热点论文排行榜的标题,似乎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到处都是"大规模(large-scale)"、"鉴定(identifies)"、"位点(loci)"和"易感性(susceptibility)"等字眼。也许会有些词形上的变异,如"analysis(分析)"和"analyses(分析的复数形式)"。"风险(risk)"一词有时存在,有时没有,但"关联(association)"总是存在。如果有计算工具,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你会发现,高引用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  相似文献   

13.
重庆方言中,副词"好"加上形容词(文中用"好+A"表示)的形式在句法中有一些固定的语法意义。"好+多/大/久"是疑问句中的高频词语,可以询问范围,也可以询问特指内容;"好+A"的否定形式"好+不+A",表示"对眼前事、物的暂时性否定"。"好好"修饰动词可以指"对行为动作很满意",也可以表示讲话者"希望、建议、提醒受话者如何",还可以传达讲话者"对受话者目前的行为不满,并且希望对方放弃目前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重庆方言中,"高"可以用来表"周遍"意义,其主要放在句中作谓语的补助语。文章通过考察认为,"周遍"义并非存在于字形"高"的词义演进轨迹之中;表"周遍"义的本字,不应是"高"而当是字形"交"字。只因为方音变读的缘故才被读作"gāo",然后在记词时又将其写作了同音字"高"。重庆方言表"周遍"义的"gāo",当与普通话"高"的字形、词义无任何关联。  相似文献   

15.
流行语"N想不W都(也)难"是一个省略了前关联词"就算(即使)"的虚拟让步紧缩复句,"都"或"也"是关联和语气副词;"想"可有可无,其意义可实可虚。该流行语常常位处三环语义链[具体原因(条件)+概括原因(条件)+N想不W都(也)难(结果)]中的末环,具有违反预设、表义委婉、结果"将然"、主观评判、突显重点、陈述话题、统领全(下)文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考察吉林方言里的"了"中缀四字格,概括出东北方言中该类词的词法和语义特征。词法方面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词根和补语中间加了;第二,词根和后缀中间加了;第三,双音节词拆开后中间加了。通过添加"了"中缀可以使说话者的声音变得嘹亮,说出的话更有气势,能够更加清晰地表示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和情感色彩,展现了东北方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从构式语法理论分析可以得知,构式本身能表示一定完整的语法意义。"X有Y+那么+A(形容词)"有两种构式,分别表示比较义和比喻义。文章在把握了构式整体意义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分析构式各组成部分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汉语"方言特征词"属于比较方言学的范畴,是基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的横向比较研究而产生的。要深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必须在方言词汇宏观比较的基础上开展"方言特征词"的研究。从"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提出至今,"方言特征词"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方言特征词"的性质和范围上存在争议。存在的争议主要是由特征词的提取方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太谷方言与整个汉语一样 ,动词没有自身的时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是通过用时间词对动词加以限制来表示的 ;而太谷话里却少见普通话中的时间词 ,它的时态是靠“来”、“呀”、“的”等助词表示的。太谷语中“来”表示过去时 ,“呀”表示将来的 ,“的”表示现在时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通过声学实验系统地考察了汉语中由"是"和"连"标记的焦点成分的语音特征。研究指出:1)由"是"和"连"所标记的焦点成分,对音高和时长作用的相同点表现在,将焦点位置音高显著抬高,时长显著拉长,将焦点后成分音高显著压低;2)这两类焦点成分可以与窄焦点实现叠加,叠加的焦点比句法标记焦点,或窄焦点对音高和时长的作用更为显著;3)这两类句法标记的焦点,可以与窄焦点在同一个句子中的不同位置,实现音高突显;4)"是"和"连"所标记的焦点成分语音特征的差异性表现在,"是"所标记的焦点,强度比"连"标记的成分强:对音高和时长的抬高和拉长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