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研究采用环梁和环形钢筋加强节点区的新型节点形式,通过试验验证这种新型节点的可行性,并对节点区的加强环形钢筋的受力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全新的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形式,其主要特点是:采用柱钢管在梁柱节点区不直通、梁纵筋或型钢在节点区连续直通的连接构造形式,柱钢管在节点区不连续而导致其轴向承载力的下降通过采用环梁加大节点区截面并配置水平钢筋网或环形钢筋来加强,通过试验结果证明了采用水平钢筋网加强的这种亲型节点的可行性,并对节点区的加强水平钢筋网的受力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全新的钢管混凝土柱 -梁节点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 :采用柱钢管在梁柱节点区不直通、梁纵筋或型钢在节点区连续直通的连接构造形式 ,柱钢管在节点区不连续而导致其轴向承载力的下降通过采用环梁加大节点区截面并配置水平钢筋网或环形钢筋来加强 .通过试验结果证明了采用水平钢筋网加强的这种新型节点的可行性 ,并对节点区的加强水平钢筋网的受力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工程建设逐步得到广泛应用,但受到原有不完善节点形式的制约,因此需要提出新型的承载力高、传力合理、构造简单和施工方便的节点形式。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柱钢管在梁柱节点区不连通、梁纵筋在节点区可连续直通,非连通柱钢管通过环梁节点加大节点区截面并配置环形钢筋加强,以达到节点更强目的。同时还介绍了关于该新型节点的部分前期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节点区柱钢管不全贯通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是一种新型的节点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 柱钢管在节点区不全贯通, 各层间钢管柱分离或者在梁通过处开孔, 保持楼层框架梁纵筋贯通节点, 由于柱钢管在节点区不连续而导致其轴向承载力的下降通过加大节点区截面并配置环形钢筋来加强. 本文对该种节点进行了9个试件的受压试验, 研究了梁通过处钢管开孔及各层间钢管柱分离两种型式的柱钢管不全贯通式节点的力学性能、包括轴压及偏压的受压破坏形态、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结构变形能力, 以及环梁钢筋、钢管及纵筋等部件的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开大孔钢筋贯通式钢管混凝土节点,该新型节点形式与已应用到工程中的开小孔钢筋贯通式节点相比,具有施工方便的优点。建立了介于这种新节点与传统开小孔节点之间的过渡形式:开大孔加强式钢筋贯通的钢管混凝土节点。并通过对三种节点低周反复循环加载的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新型开大孔式节点位移延性、耗能能力比较理想,抗震性能良好,符合抗震设计的要求。在该新型节点处设加强环和加劲肋能够显著提高节点的整体性与延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芯钢管连接的钢管混凝土节点偏压承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芯钢管连接的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偏心受压承栽力的计算方法,应用节点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对节点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表明节点承载力主要由芯钢管混凝土和芯钢管外的环形钢筋混凝土共同承受。根据塑性理论的下限定理,推导出芯钢管混凝土和节点区环形钢筋混凝土的弯矩-轴力相关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简化。采用叠加原理将芯钢管混凝土和节点区环形混凝土的承载力叠加得到节点偏心受压时极限承载力,给出节点偏于安全的偏压承栽力的计算公式,公式中给出考虑芯钢管混凝土受外围环形钢筋混凝土约束后的承载力提高系数k。以35层商住楼钢管混凝土结构实际工程为算例,介绍了节点偏心受压承载力公式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型钢管混凝土节点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提出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形式,在节点区中断外钢管,加设芯钢管,使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钢筋在节点直通、节点与所连接构件的混凝土成为一体,解决梁的内力在节点传递的问题。为验证新型节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合理选择材料本构关系、破坏准则的基础上,采用通用有限元工具ANSYS,建立一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芯钢管中柱节点模型的外钢管应力、芯钢管应力、混凝土应力、节点区裂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节点的承载力大于被其连接的构件的承载力,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原则,证实了新型节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工程中常见的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形式进行了论述,详细的介绍了加强环式节点、钢筋贯通式节点、锚定式刚接节点、穿心牛腿环梁节点、钢筋环绕式节点的构造特点及各自优缺点。最后本文对以上几种常见节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指出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在实际及理论中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型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借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该节点抗冲切的计算公式和设计建议.该节点保持平板楼盖的连续性,在柱头附近局部加厚楼板形成柱托板,并在托板内设置环向钢筋,避免节点区因钢管不连通而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预制构件钢筋连接的施工便利性及提高连接效率,提出两根钢筋套筒约束浆锚搭接接头,进行了12个以搭接长度为变化参数的Ⅱ型搭接接头、63个以搭接长度和钢筋直径为变化参数的Ⅲ型搭接接头的拉伸试验,研究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力-位移曲线及钢筋和套筒的应变,提出搭接接头的平均黏接应力的计算公式.与单根钢筋的I型搭接接头的相同之处为:试件破坏形态有套筒外钢筋拉断及钢筋与灌浆料滑移两种,套筒端部环向拉应变大于套筒中部,套筒中部近钢筋处拉应变大于远钢筋处.直径相同的钢筋拉断试件,套筒中部远钢筋侧环向应变随搭接长度增加而减小;不同处:Ⅲ型接头椭圆型套筒对灌浆料的约束力小于I型接头圆形套筒,造成Ⅲ型接头加载后期套筒外钢筋未表现出明显的屈服台阶,Ⅲ型接头钢筋滑移试件极限荷载时套筒中部远钢筋处环向应变未表现出I型接头随直径d增大而增大的趋势,Ⅲ型接头的搭接长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双重环筋加强式梁柱节点区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研究用双重环筋加强的节点区柱钢管不连通式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的力学性能,采用TNODIANA软件对其进行参数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节点高度不太低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可以较好地模拟节点区的受力变形、极限承载力、裂缝开展及钢筋应变分布规律.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筋率及环梁宽度的提高均会使得节点的轴压承载力提高,其中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最大,钢筋配筋率次之,环梁宽度更次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连续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的连续节点,这种节点的构造为:组合梁混凝土中的负钢筋贯通节点核心区,而组合梁的钢梁部分靠直筋和X筋连接,钢筋连接的节点不但传力明确,还便于核心区混凝土的浇筑,而且X筋能克服本身的滑移,为了研究该节点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对这种节点进行了足尺的拟静力试验,试验表明节点坡坏前梁端形成了明显的塑性铰,对节点的强度,延性,滞回性能进行了分析,表明该节点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同时根据实验提出了节点核心区承载力公式。  相似文献   

14.
高强度材料的应用,构件截面尺寸的小型化、大直径钢筋的使用等因素,梁柱节点设计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试验,探求节点内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不同锚固方法、节点核芯区配有特殊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圆柱节点在模拟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本文介绍了试验的概要,并对试件的破坏特点,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27个配置了双重环筋的圆柱形构件进行了局部受压试验,试件高度低于试件直径.研究了非局压区宽度b、试件高度h和约束钢筋配筋率ρ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等效应力-应变曲线、开裂荷载、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荷载及内外环筋屈服荷载的影响.在环筋的约束下,试件局压区核心混凝土体出现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延性.试件发生了三类破坏形态:侧面只有竖向裂缝、竖向裂缝加不全贯通环向裂缝和竖向裂缝加全贯通环向裂缝.高度系数β对于试件承载力的影响是最大的,随着β的减小,承载力呈非线性增大趋势.随配筋率增大,承载力增大,其增大量有变缓的趋势.宽度系数对试件承载力有一定影响,但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8个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单边螺栓连接节点进行轴拉及弯剪加载试验,考察了约束拉杆构造措施对节点核心区整体性的影响规律,同时对单边螺栓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边螺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安全可靠;方钢管混凝土柱设置约束拉杆能有效限制管壁变形,显著提高节点核心区整体性,减少破坏区域;圆钢管因为管壁稳定性较好,设置约束拉杆对改善节点力学性能效果不明显;穿芯螺栓节点核心区整体性最好;在弯剪加载条件下,单边螺栓节点表现出良好的转动能力.试验结果可供同类研究参考与比较.  相似文献   

18.
地下连续墙兼做永久结构体的“两墙合一”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工程应用越来越多,但作为主体结构时,其接头处的抗弯强度很难控制,成为墙体开裂的薄弱点。本文基于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理论,采用极限强度法思想,建立了搭接处抗弯能力的上下极限值计算方法。结合海口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水池壁板设计实际工程,分析了不同搭接长度和不同搭接钢筋间距对抗弯能力设计值的影响规律,为搭接钢筋长度和间距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进一步促进我国地下连续墙兼做永久主体结构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