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洋药物羊栖菜中单糖的毛细管色谱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羊栖菜中单糖的组成。结果表明羊栖菜中含有D-木糖、D-半乳糖、L-山梨糖、葡萄糖、D-甘露糖、异木糖、阿杜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内脂等八种单糖,百分含量在1.16%-39.9%之间。  相似文献   

2.
海洋药物研究(Ⅲ)——羊栖菜多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报道了对浙江洞头县所产羊栖菜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药理初步试验的结果。植物多糖一般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细胞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在体内间接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抗肿瘤作用,抗感染作用以及降血脂等作用。本工作研究了羊栖菜多糖对SRBG抗体形成的影响。对ConA诱导脾细胞转化实验的影响,对ConA诱导的胸腺细胞转化试验的影响,对TIL LAK杀伤率的影响。经化学提取、精制,羊栖菜多糖的得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羊栖菜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针对羊栖菜多糖的提取 ,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 ,根据Box 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 ,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 ,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值线图 .结果表明 ,羊栖菜多糖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提取温度 85℃、浸提时间 2 .6h、水料比 2 8∶1;浸提 1次时 ,羊栖菜多糖的提取率达到 11.12 %。  相似文献   

4.
羊栖菜多糖分离纯化和结构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提取的羊栖菜多糖用sevage法除蛋白、H2O2脱色后得到羊栖菜多糖半纯品,依次通过DE-AE-52、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SFPS-B2、SFPS-C1、SFPS-D2三个多糖组分,用Sephacryl S200-HR柱层析鉴定纯度,三种组分的多糖为均一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86.02%、81.05%、86.95%.对SFPS-D2进行结构初步研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毛细管电泳分析,结果表明SFPS-D2不含蛋白质和核酸,多糖组成以β构型的吡喃糖苷键为主,含有硫酸基-O-SO3,其单糖组成以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为主,其比例为木糖∶葡萄糖∶半乳糖=3.45∶5.8∶1.  相似文献   

5.
4种党参花粉多糖CPB,CPC,CPD,CPE经酸全水解后,用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糖基组成,并对中性糖基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体醇沉法得香菇多糖粗品,再通过分级醇沉及Sephadex G-200葡聚糖凝胶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香菇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香菇多糖分子量,用糖腈乙酸酯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红外光谱(IR)测定多糖结构,结果显示:香菇多糖初次提取纯化的两个组分由β糖苷键岩藻聚糖构成,相对分子量分别为9.5×104和1.7×104.二次提取纯化多糖组分1由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3.6∶1.3∶1.2∶9.2∶63.3∶21.4),相对分子量4.2×104,以α糖苷键链接;组分2由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10.7∶1.5∶0.6∶14.2∶25.4∶47.5),相对分子量1.5×104,以β糖苷键链接.香菇多糖结构复杂,其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密切相关,通过对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可为获取高活性多糖、提升多糖在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养小球藻中多糖PCA1的化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自养小球藻(Chlorella autotrophica)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纯化得到3个组分,对其中的组分PCA1进行研究.电泳及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鉴定其为均一多糖组分,熔点为226.9℃.相对分子量为1.3×105,气相色谱法及红外光谱显示其主要由α-D-吡喃葡萄糖组成,并含有一定量硫酸基.甲基化及13C-NMR结果表明PCA1是一种以1,4-的α-D-吡喃葡萄糖构成的均一多糖.  相似文献   

8.
研究救心菜精油成分,为救心菜的药用价值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精油,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救心菜精油中分离出56种,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鉴定出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88.69%,主要成分有棕榈酸(36.08%)、植物醇(17.04%)、α-亚麻酸(13.64%)、亚油酸(7.12%)、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4.64%)。结果表明:救心菜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酸类。  相似文献   

9.
总序香茶菜和蓝萼香茶菜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总序香茶菜(RabdosiaRacemosa(Hemsl)Hara)和蓝萼香茶菜(Rabdosiajaponica(Burm f)Haravar.galaucocalyx(Maxin)Hara)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别鉴定出46种和40种组分,所鉴定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占其全油的84 77%和73 5%.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成分为酯类、烷类等.  相似文献   

10.
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分析方面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海洋药用羊栖菜中总砷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库仑滴定法手段,对海洋药物羊栖菜中无机砷、有机砷以及总砷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砷(As(Ⅲ),As(Ⅴ))含量极少,大部分是以有机砷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
生命科学中的微催化作用研究多糖的提取和信息催化作用①廖代伟何苏雄林银钟陈鸿博陆健年黄遵楠黑美军曲榕(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关于糖化学的现代研究进展,最近,郭忠武等[1]作了很好的综述.业已提出了细...  相似文献   

13.
白沙蒿籽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沙蒿籽为原料,经水提醇沉,酶法和Seveg法脱蛋白,乙醇分级沉淀,得到两种酸性多糖ASP1和ASP2.将ASP1和ASP2分别完全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后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ASP1主要成分是木糖,含有少量葡萄糖和阿拉伯糖,数均分子量2.84×105,ASP2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组成,摩尔比为2.1:1.3:1.0:1.4,数均分子量3.50×104,ASP1中糖苷键以1→3连接为主,ASP2中糖苷键以1→4连接为主,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光谱表明ASP1,ASP2中均含有糖醛酸为酸性多糖,且均含有α和β两种构型.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0月~12月分别在浙江奉化潮头渡、宁海大佳河进行了羊栖菜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羊栖菜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10-12月,4-6月份,水温15-23℃为其快速生长期,水层20-30cm生长正常,过浅有烂菜现象,过深生长缓慢,养殖方式以软式浮筏为最佳,在网箱养殖的海域大量养殖海藻能改善水质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5.
以快速脂肪提取器提取脂肪,经甲酯化后,利用50m×0.35mmi.d.PEG-20M玻璃毛细管柱分析了其中的饱和、不饱和脂肪酸.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合GC/MS,共鉴定了40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3.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为66.7%.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提醇沉方法提取羊栖菜粗多糖,纯化后测定羊栖菜中多糖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显色法在490 nm处测定其含量.羊栖菜中多糖含量达53.4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7%.该方法实验操作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DNMR和2DNMR方法对两种来源不同的中国生漆多糖的结构进行了研究。NMR分析证明了多糖的异头碳的构型,给出了(1→6)和(1→3)连接方式的比例并首次发现生漆多糖中除了含有甲氧基外还含有乙氧基。NMR数据同时还表明生漆多糖是一种具有多层分枝、结构复杂的酸性杂多糖,它的化学成份及化学结构与其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沙苑子,采用同时蒸馏浸提法提取了沙苑子挥发油,利用GC/MS方法测定了沙苑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沙苑子中挥发油的含量为2.59%(质量比)。共鉴定了12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2(3H)-萘烷酮,4,4a,5,6,7,8-己二烯和2H一环丙基[a]萘-2-one,1,1a,4,5,6,7,7a,7b八氢-1,1,7,7a-四甲基-,(1a,α,7α,7aα,7bα)。  相似文献   

19.
选用本地自然海区羊栖菜苗种,采用软筏式进行羊栖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羊栖菜生长与海区水温有很大关系,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最快是在5月,4月次之,12月最慢。从2005年9月28日起,历时7个月的养殖,至2006年5月初羊栖菜开始上市,至6月底全部收成,2×104 m2养殖面积共收获羊栖菜(干菜)1.366×104 kg,产值20.763 2×104元,纯收入9.663 2×104元,创效益每667 m23 221.0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