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文人称代词消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词消解是文本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了提高中文人称代词消解的准确性,文章在大规模语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中文网页突发事件语料中人称代词的特点,提出了最大熵模型算法和决策树算法两种算法,并对比了这两种算法的中文人称代词的消解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语篇表述理论的汉语人称代词的消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称代词的指代消解是自然语言处理中语篇理解的关键问题之一.语篇表述理论(DRT)独特的语篇表述结构(DRS)构造方法为指代消解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语篇表述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汉语书面语,提出一种面向语篇理解的汉语人称代词的指代消解方法,并在语篇表述结构的构造过程中实现汉语人称代词的指代消解.  相似文献   

3.
运用韩礼德的语言纯理功能理论,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自传《我的生活》为语料,对其英汉版本中人称代词的绝对使用量和使用率进行对比,发现英语原文各类人称代词的绝对使用量均高于汉语译文对应的人称代词绝对使用量;而在英语原文中,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和复数代词以及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使用率却低于汉语译文对应的人称代词使用率,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人称代词表达人际功能方面存在习惯上的差异。但是,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和第二人称复数代词的位次在英汉语中是一致的,说明英汉语言系统在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习惯上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4.
人称代词在自传中的人际功能英汉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韩礼德的语言纯理功能理论,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自传《我的生活》为语料,对其英汉版本中人称代词的绝对使用量和使用率进行对比,发现英语原文各类人称代词的绝对使用量均高于汉语译文对应的人称代词绝对使用量;而在英语原文中,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和复数代词以及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使用率却低于汉语译文对应的人称代词使用率,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人称代词表达人际功能方面存在习惯上的差异。但是,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和第二人称复数代词的位次在英汉语中是一致的,说明英汉语言系统在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习惯上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5.
藏文指代消解是藏文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之一.本文利用Naive Bayes模型实现了藏文人名性别的自动识别,从而达到人称代词消解的目的.本方法根据人名的结构和用字(syllable)信息,利用Naive Bayes模型进行机器学习,对3463个藏族人名数据进行开放语料的测试,男女综合人名的准确率达到了99.31%.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文人称名词短语单复数属性信息不明确,对消解贡献低的问题,利用改进的最大熵模型提出了人称代词消解新的模型.该模型在原有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称名词短语单复数识别的Head特征、Qun特征和Len特征.在真实文本环境下与不使用单复数属性信息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F值与不使用单复数属性信息方法的F相比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在基于词典的分词方法中常见的问题,以往的基于词典的分词方法往往使用双向最大匹配法获得分词结果后,通过使用上下文信息来进行歧义消解,但是对于没有上下文信息的单独语料无法进行歧义消解。本文提出一种通用的基于词频的歧义消解法,该方法是与上下文无关的,能够消解没有上下文信息的语料切分后产生的歧义,扩大了歧义消解的应用范围,简化了歧义消解的处理过程。实验表明:文本方法与传统基于词典的分词算法相比,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及更高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人称代词+专有名词”不同于“一般代词+名词”、“人称代词+集合名词”的组合。人称代词与专有名词属于同位性偏正结构,定语可以指代整个偏正结构,人称代词与专有名词的所指相同,不能插入表定语标记的“的”。在此结构中人称代词具有区别功能,指代意义虚化,专有名词对人称代词起到强调、注释作用。这种组合格式能够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称代词的照应是语篇中语言项目之间的照应以及语言项目之间在指称意义上相互解释的关系。由于中文和英文中人称代词的指称规则的不同,母语的干扰往往使学生在输出英文的过程中产生人称代词指称衔接的错误,从而导致文章意义含糊,语篇缺乏连贯性。本文拟从读者意识的角度分析中国学生受母语的干扰所生成的英语语篇在人称代词方面常犯的错误,并提出克服母语负迁移的方法,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与普通话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从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人称代词的意义指称对象和语法功能、人称代词的特殊语用功能等方面对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金元时"您"大量出现于俗文学作品中,语言背景、人物阶层和文化程度是影响"您"出现的重要因素。"您"是"你们"的合音,但受到代词系统的排挤,随着时间的推移,"您"终于找到了一个栖身之地:第二人称单数尊称形式。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代词"您"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尊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楚辞》的人称代词可分四类,即:自称代词、对称代词、他称代词、己身称代词。通过对其用法的分析,可看出大部分人称代词的用法能反映出先秦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也有些代词的某些用法在先秦典籍中不常用甚至用法罕见。对《楚辞》的代词进行研究,可作先秦语法现象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所+动+者"结构中"者"字的词性,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通过对上古汉语中"者"字词性和功能的探讨,可以看出:"者"字本为代词,经过语言的发展变化,在"所+动+者"结构中虚化成了助词。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通渭县榜罗方言中代词的分类与普通话一样,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但在形式与用法方面与普通话有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里形容词前的"之",就词性、意义和作用看,学界至今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依据文献中的用例并结合现代言语交际事实,分析说明放在形容词前的"之"字仍然是指示代词,其处于状语或补语的位置,用以表达程度副词"甚"、"很"所表达的语法内容,语义上是"这么"或"那么"的意思,具有指示和强调事物性状或程度的语法功用.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的“是”,在汉民族历史长河中产生、发展并演变着。上古时,汉语“是”只作代词,不作判断词:“是”作主语;“是”作宾语;“是”复指前置宾语。先秦时,有些“是”很像判断词,但仍是代词。“是”作判断词,是在东汉时,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成的,且代替了先秦“……者……也”判断句句型。“是”作判断词后,衍生出一系列修辞作用。汉语“是”的代词、判断词、修辞三作用,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微妙联系。  相似文献   

17.
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与普通话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从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人称代词的意义指称对象和语法功能、人称代词的特殊语用功能等方面对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邹秋珍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1):43-44,65
《论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比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次数少得多,这与第二人称代词在使用对象上要求甚严有关。本文试从使用对象、句法功能和称数等三个方面对《论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浅析《墨子》中的宾语前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墨子》中的宾语前置现象进行了全面考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宾语用作代词复指时前置。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墨子》较多地遵守了上古汉语的语序规则,宾语前置句仍是主流,但同时存在少数宾语没有前置的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