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并行蒸发器机械泵驱动两相流冷却系统各个支路散热量不平衡条件下散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并行蒸发段各支路的流量分配同管路的阻力有关,当上下两侧蒸发器的热量不平衡时,质量流量的分配始终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其中,热负荷较大的一侧,阻力不断增加,流量逐渐减小,而热负荷较小的一侧流量在不断变大,并且热量差越大,流量差变化越快;当减小并行支路的热量差有利于蒸发段的散热平衡,热量差越小,系统散热稳定性越强。同毛细泵驱动的两相冷却系统相比,机械泵驱动的两相流冷却系统的散热性好,等温性高,热不平衡处理能力强,并行支路热负荷之差可以达到100多倍,并且能够保持较长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采用涡轮,涡街等形式的测量仪表与并联管路配合使用的方法,此法可以保证在足够准确程度的条件下进行流量测量,达到了降低造价、降低管路阻力、保证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先进冷却系统(ADCOS)喷嘴集管及供水管路流场进行有限元计算,对流量分配管和喷嘴供水管在不同直径、不同入口流速条件下的流体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满足喷嘴集管需求的喷嘴供水管直径,为喷嘴集管的入口流态均匀性提供了保证,并研究了在此入口条件下具备多层阻尼结构的喷嘴集管的稳态流场状态,经过对喷嘴出口流速数据进行分析,可看出在设备能力区间,喷嘴集管出口流速具有良好的均匀性,标准差最大为02692,最小为00982.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冷却效率、降低高温零件的热负荷、实现整机的热量合理分配与利用,针对冷却水套优化设计中存在的冷却液三维流动与传热问题,以直列4缸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固耦合的方法确定冷却水套壁面的传热边界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VL-FIRE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对冷却水套内冷却液的流场分布、温度分布、壁面换热系数、各缸冷却均匀性和压力损失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发动机冷却水套三维流场形态的可视化,构建了与实际冷却水套三维尺寸成1:1的水套试验件模型,结合其结构特点讨论了试验件的制备方案,并对模拟工况下试验件的强度与管路系统的压力损失进行了验证计算,从而进一步为冷却水套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机械泵驱动两相冷却系统在模拟太空工作的边界问题条件下散热能力和工作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从而得到结论:当系统的热负荷较小而边界温度较低时,放热量变大使系统平均温度降低,造成蒸发段温度无法控制,冷凝器的温度也可能会降到低于工质的凝固点冻结,冷凝段管路也将因固态工质堵塞而无法循环,此时需采取降低储液器设定温度的方法来减小系统的放热量.当系统的热负荷较大而边界温度较高时,系统在冷凝器的放热量较小而使得热负荷无法完全释放时,系统的平均温度上升,造成泵的入口温度达到工质的饱和温度,产生的气泡有可能会对机械泵内的部件产生气蚀,并引起机械泵工作不稳定,无法保证设定的流量循环.实验结论为该类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电动汽车在高原环境下峰值工况运行时永磁同步电机的温升问题,建立RPI过冷沸腾换热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泡分离直径、气泡分离频率和气泡成核密度等的影响,能够对沸腾换热过程中两相流状态进行准确分析。运用沸腾传热理论研究电机的温升特性,在流体域中建立沸腾传热模型以及气泡子模型,模拟电机在高原环境下的运行环境来研究冷却液进口温度、海拔高度以及进口流速等因素对电机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机热机后进行试验与仿真,考虑沸腾传热时电机的温升特性更接近试验结果,所以研究电机的温升特性时应该要考虑冷却系统沸腾传热的影响;峰值工况下电机的温升特性随着冷却液进口温度的升高,电机绕组达到150℃所用的时间越少,即电机温度越高;在平原或者高海拔环境下,电机在峰值工况运行时的温度增长速率均随着冷却水进口水温的增大而增大,而电机的温度随着大气压强的降低而下降;由于冷却水的相变两相流沸腾传热现象,在高海拔地区运行时的温升特性比平原地区更好。  相似文献   

7.
 对机械泵驱动两相冷却系统在模拟太空工作的边界问题条件下散热能力和工作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从而得到结论:当系统的热负荷较小而边界温度较低时,放热量变大使系统平均温度降低,造成蒸发段温度无法控制,冷凝器的温度也可能会降到低于工质的凝固点冻结,冷凝段管路也将因固态工质堵塞而无法循环,此时需采取降低储液器设定温度的方法来减小系统的放热量。当系统的热负荷较大而边界温度较高时,系统在冷凝器的放热量较小而使得热负荷无法完全释放时,系统的平均温度上升,造成泵的入口温度达到工质的饱和温度,产生的气泡有可能会对机械泵内的部件产生气蚀,并引起机械泵工作不稳定,无法保证设定的流量循环。实验结论为该类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迷宫式高差压调节阀为降低阀内的流体流速,采用“反向双弯头”组成“曲折流道,多级降压,迷宫密封”的阀芯结构。其流道复杂,工作介质为高温、高压下的未充展的汽水两相流,阻力计算较为困难。该文作者发展了“等(变)差压渐进设计法”,即将复杂流道分解为一系列的阻力环节,选择现有充展两相流理想均匀流阻力计算模型并适当修正,计算每个阻力环节的阻力,从而得出总压降; 随阀杆一步一步前进,根据要求的流量开度特性计算出复杂流道结构尺寸。对复杂流道中未充展的两相流阻力计算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冶金用热水循环泵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强度,对泵内部全流场进行了多工况定常数值模拟,并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对泵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进行了单向流固耦合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关键零件的最大等效应力,并对比了常温常压与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的应力分布,分析了结构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热水循环泵各零件最大等效应力值均小于自身材料的抗拉强度,满足强度要求;常温常压条件下,转动部件的键及键槽处应力值最大,而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泵轴轴承段因热载荷出现了应力集中的现象;常温常压条件下,泵体应力分布主要受到重力作用,各支撑部位的应力较大,高温高压条件下,泵体温度梯度较大位置应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高亚音速飞行条件下引射模态射流壅塞情况、提高引射模态火箭射流引射抽吸能力和发动机性能,本文利用全流道一体化数值模拟方法,针对Ma=0.8飞行状态,研究了在无二次燃烧组织的条件下,主次流总压比对引射空气流量、Fabri壅塞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总压比条件下,提高主次流总压比,可提高火箭射流的引射抽吸能力,引射空气流量增大;随着总压比的进一步提高,欠膨胀的火箭射流超声速势核区会挤压引射空气流道,冲压燃烧室反压前传导致引射空气流量降低;主次流总压比高于350,火箭射流会将引射空气流道堵塞,产生Fabri壅塞,引射空气流量降低为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现有电子装置的冷却负荷,无论直接或间接排放环境,均造成极大浪费;为此提出多功能循环回路驱动电子装置冷却系统这个技术集成的新概念,可就地充分回收和利用电子装置的冷却负荷,满足电子装置操作间在四季中的各种负荷,以实现5种功能;载冷剂的循环流经次序,确保了回路中循环水温的均衡分布,是实现多功能的技术前提;此外,通过控制热泵和风机盘管的运行切换,可使一年四季中电子装置的冷却负荷与其操作间的房间负荷保持平衡;优化各设备选型,可形成低流阻循环,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既节省一套电子装置操作间用热泵机组的初投资,也节省其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Formanyyears ,coolingsystemdesignwasonlycon cernedwithprovidingsufficientcoolingatmaximumengineoutputconditionsandattheworstvehicleoperatingcondi tions (lowvehiclespeedandhighambienttemperature) .Thisapproachresultsinwasteoffuel.Withthedemandsofimprovingfueleconomy ,prolongingenginelifeandre ducingemission ,greatercontrolofengineperformanceisnecessarysinceoptimalengine performancecannotbemaintainedwhenovercoolingoccurs .Inordertocontrolandoptimizetruckenginecoolingsys tem ,amathema…  相似文献   

13.
压水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LOCA)时,应急堆芯冷却系统(ECCS)将过冷的安注水注入到冷管段中,安注水与管道中的蒸汽发生直接接触冷凝,导致温度波动及压力振荡。选用流体体积分数模型、大涡湍流模型和双阻力冷凝模型,在FLUENT平台上对饱和蒸汽与安注水直接接触冷凝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直接接触冷凝过程中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冷凝主要发生在汽液界面附近,主管内蒸汽流量的增加能够阻止安注水回流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The5MW Nuclear Heating Reactor( NHR- 5)was designed and built by the Institute of NuclearEnergy Technology( INET) of Tsinghua Universityin 1 989.The development of a 2 0 0 MW NuclearHeating Reactor ( NHR- 2 0 0 ) as an industrialdemonstration was undertaken by INET undercooperation with otherinstitutions.The main loopsof the 5MW nuclear heating reactor and the2 0 0 MW nuclear heating reactor are integralnatural circulation systems[1,2 ] . The naturalcirculation of the…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一体化布置的核供热堆在破口失水事故时主回路冷却剂的自然循环断流过程,在5MW核供热堆热工水力模拟回路HRTL-5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发生小破口失水事故后维持加热功率为额定功率的5%或20%。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循环断流过程中主回路可能发生倒流和流量振荡,这是由于破口失水和降压闪蒸联合作用的结果,是由于两相流体密度发生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已建立的200MW核供热堆的非线性模型寻求简化的依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动态分析。讨论了在反应性扰动和二回路流量扰动下,堆功率和上气室水温的动态过程。通过比较模型的动态特性曲线,得出结论:一组缓发中子模型满足控制模型所要求的精度;在整个自动功率运行范围内,不能忽略自然循环流量变化对堆芯内燃料与冷却剂之间的传热系数的影响,但可忽略它对主换热器一次侧换热系数的影响、主换热器管内水的热惯性以及堆内各出入口处的容积作用,并可把烟囱和下降管分别用一阶惯性环节近似,对二回路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影响较明显,而对反应性扰动下的动态特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对一种以微槽道作为吸液芯的平板式热管散热器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加热功率、冷却强度、工作倾角等因素对该平板热管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热管内部热阻所占热管散热器总热阻的比重很小。热管冷凝端的高效散热是热管散热器正常稳定工作的关键。该平板热管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均温特性,在散热冷却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AP1000核电厂第一跨空间内布置了设备冷却水系统(component cooling water system,CCS)驱动泵,能够保证核电厂事故工况下设备冷却水系统、余热排出系统等关键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核电厂安全.然而在蒸汽发生器主给水管道双端断裂事故下,大量的水会泄放到第一跨空间内,对第一跨空间内的关键设备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AP1000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主给水管道双端断裂事故下第一跨空间内泄放流体三维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采用ANSYS系列软件,建立第一跨空间三维模型,基于流体体积模型(volume of fluid model,VOF)计算冷却剂喷放事故下,第一跨空间内流动特性及水位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破口水从入口进入第一跨空间后在5.334 m层漫流,绝大部分泄放水通过该层设置的预留开孔流出,部分水在该层堆积.但是,由于设置挡水沿,泄洪水并未漫流到0 m层与-3.8 m层,随着冷却剂喷放引发给水泵跳泵,第一跨空间内水位将逐渐下降,不会造成重要设备防水台的漫流淹没.计算结果对核电厂主要泄洪途径、关键设备布置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数值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制冷却系统,以进行发动机低水温台架试验.以水箱恒温水对汽油机稳定工况大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实验,得出冷却水温不变的结论.据此叙述系统主要研制技术和水温控制原理.系统采用旁通阀手动排泄适宜的进箱前冷却水量,用浮球阀自动向箱内补充等排泄量的冷水,使箱内水温稳定,并进行试验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汽油机在转速4000 r.min-1时各水温控制精度≤0.3℃,满足试验要求.此冷却系统运行可靠,实现在30~97℃之间任一冷却水温控制及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20.
以Fluent 6.3为计算平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加热炉自然循环汽化冷却启动引射新技术——水-水引射的引射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引射管管径、出入口直径比和喷射流量等参数对冷却回路循环流速和引射管附近冷却回路局部阻损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内流场符合受限等温直流引射射流的一般规律.当引射管管径不变时,冷却回路中的循环流速随引射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引射管出入口直径比的增大而减小;当引射流量及引射管出入口直径比不变时,冷却回路中的循环流速随着引射管管径的增大而减小.从引射效果和减小回路阻损的角度来看,缩口型引射管优于扩口型引射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