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跨简支开洞墙梁内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墙梁有限元程度计算结果,分析了洞口宽度和洞口位置对托梁最大内力的影响,并提出开洞简支墙梁托梁内力计算的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钢托梁支承的大悬臂脊骨梁为研究对象,针对脊骨梁横向荷载分布下的应力计算问题进行研究;使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多个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大悬臂脊骨梁结构的内力分布,进而对荷载分布规律进行关于托梁间距、桥面板厚度的参数分析,给出内力分布系数拟合公式,提出了基于内力分布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可为该类脊骨梁截面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广泛应用的开洞连续墙梁,运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了居中开洞、偏开洞和无洞口情况的内力、应力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计算开洞口连续墙梁与托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内部应力的分布情况,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为开洞口墙梁的设计提供较精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底框上砖混结构的实际工程为例,分别采用框支墙梁设计法和满载框架设计法对上部墙体不同层数,不同开洞位置,以及不同跨度的连续托梁进行了内力分析,确定了考虑墙梁作用的连续托梁的简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用于既有砌体结构隔震加固的钢-砌体组合托换梁.针对托换梁的特殊支撑形式和梁构造形式,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支撑形式和托梁构造形式对托梁及墙体受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一般固定支座的钢筋混凝土墙梁相比,采用隔震支座作为支撑的钢-砌体组合墙梁,上部墙体除可能发生局部受压破坏外,还可能发生斜拉破坏;托梁与上部墙体的共同工作的效应会有明显减弱;托梁的构造形式对墙梁效应的影响比支座形式更显著.同样的墙体荷载作用下,隔震支座上的钢-砖砌体组合托换梁的弯矩增加约30%~35%,轴力减小约20%~25%.因此,此类梁不能直接按一般钢筋混凝土墙梁进行内力计算.  相似文献   

6.
以微山老运河治理工程桩基托梁挡土墙设计实例,简要介绍桩基托梁挡土墙的内力计算.结构计算,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7.
桩基托梁挡土墙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在软土地基边坡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现有的理论计算采用传统连续梁模型对托梁或桩基受力特征进行求解,其计算模型相对理想化,未考虑地基与梁或桩之间的协调变形,容易出现误差。为此,本文首先基于挡土墙墙后土压力静力平衡条件,求解得到墙后土压力荷载,并作为托梁及桩基的输入荷载,然后基于有限差分原理,将托梁视为Winkler地基上的梁理论,提出托梁内力的有限差分解法,进一步考虑桩基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特征,即‘m’法,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桩基受力特征,然后将理论应用于工程实例,将本文求解方法和传统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传统连续梁模型理论忽略了土体抗力,过小的评价了结构的承载力,而本文弹性地基梁求解办法更能反映实际工程情况,其计算结果可靠性更高;假若前后排桩按照一定比例承受不同的荷载,得到后排桩位移、弯矩和剪力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研究成果可为工程防护边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单跨简支无洞口墙梁内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墙梁有限元程序计算结果和试验资料 ,分析了托梁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受力工作性状 ,并提出托梁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剪实用计算的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平荷载下底部框架砖房的底部框架力学性能,对400个考虑上部砌体影响的底部框架进行有限元分析,考察了底部框架梁柱线刚度比和托梁高跨比对水平荷载下,底部框架托梁梁端弯矩与框架柱顶端弯矩比值、托梁梁端轴力与框架柱剪力比值、托梁梁端剪力与框架柱轴力比值;底部框架柱的反弯点和剪力分配的影响规律,以及托梁的内力分布.结果表明:与纯框架相比,考虑上部砌体影响时的框架托梁梁端弯矩和剪力均较小,梁端轴力较大.基于底部剪力法,给出了考虑上部砌体影响的水平荷载下该类建筑的底部框架内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单跨简支无洞口墙梁内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墙梁有限元程序计算结果和试验资料,分析了托梁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受力工作性状,并提出托梁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剪实用计算的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11.
冲击荷载会对钢筋混凝土梁产生严重损伤,冲击破坏往往是冲击初期造成的。冲击初期(冲击力到达支座前)冲击力完全由惯性力抵抗,不同时刻的内力分布与惯性力的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对冲击荷载下的RC梁(Reinforced Concrete Beam)进行有限元模拟(ANSYS/LS-DYNA),分析了冲击初期RC梁的惯性力与内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冲击初期,冲击力以应力波的形式逐渐向支点传递,冲击力由静止点内梁的惯性力平衡;梁体的冲击力传导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应力波沿梁高方向传导、沿梁长度方向传导与冲击力到达支座后;不同阶段的惯性力分布情况不同,且惯性力的分布影响梁体的剪力和弯矩以及梁的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组合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考虑弯曲和滑移耦合变形,建立组合梁滑移受力机理模型.首先,以单跨简支组合梁为研究对象,探讨组合梁变形与滑移规律、横截面内力分布及结合部传力机理;然后,分析截面尺度、界面刚度与荷载加载面对组合梁受力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板抗剪和抗弯作用在房建组合梁中较明显,在桥梁组合梁中可忽略;随着界面刚度比的增加,简支组合梁的曲率、转角、挠度和滑移均减小;混凝土板和钢梁轴力同步增大,混凝土板剪力增大而钢梁剪力减小,混凝土板、钢梁弯矩减小而轴力力偶增大;结合部界面切向力增大而界面法向力基本不变;相较于按自质量分配荷载,均布荷载由混凝土板承担时界面压力增大,由钢梁承担时则界面受拉,应注意验算界面抗拉拔性能.  相似文献   

13.
将框架结构的地基梁单元细分,由弹性力学中的地基沉陷公式求得与细分后梁单元结点相对应的地基柔度矩阵,对柔度矩阵求逆得到地基刚度矩阵,与框架结构刚度矩阵叠加形成总体刚度矩阵;设置虚梁考虑边荷载;通过求解确定地基集中反力为受拉的结点,消除这些结点对地基刚度的贡献,进而考虑地基与地基梁的脱开问题;由梯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梁单元固端剪力系数矩阵,建立由结点处地基集中反力求地基分布反力的关系式,形成了完善的半解析弹性地基上框架结构内力与地基反力求解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精度。同时通过算例发现,不同地基模型对结构的总沉陷影响较大,但对结构内力、地基反力和沉陷差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附加纵向力的计算模型,对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的线路纵向阻力、固定支座布置位置、跨长、跨数及联数对纵向附加力的影响,并对相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为了降低连续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应采用小阻力扣件以降低线路纵向阻力;若条件允许,连续梁的跨长不宜过大,且固定支座应尽量靠中布置,以降低纵向附加力;连续梁联数对于纵向附加力的影响有一定限度,当联数达到一定数量时,纵向附加力值将趋于恒定.  相似文献   

15.
以体外预应力技术对框架结构全加固后的框架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特点,建立对应的力学模型.应用力的平衡原理、点斜式求解原理和弯矩-曲率关系原理,推导索的内力表达式和索变形后的曲线表达式以及梁的荷载-挠度曲线方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索内力与腹杆的轴力成非线性关系,且随索节点的垂面位置而变化;在弹性阶段,当梁挠曲线方程的边界条件无限趋近于简支梁(或嵌固梁)时,挠曲线方程的最大值与既有文献中梁跨中挠度的变化基本一致;进入塑性阶段后,挠曲线的理论值和试验值有较大的差异.弹性阶段的分析结果能够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确定叠梁层间发生接触的区间及接触力分布规律是叠梁计算的关键.为克服以往解析解答得到的结论不合实际的现象,将叠梁接触问题构造为线性互补问题,并给出其一般求解过程.为验证该法的合理性,以梁与刚体接触问题的Timoshenko解答与胡海昌解答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典型荷载作用下的叠梁接触问题进行了计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得到如下主要结论:刚度比、荷载作用形式以及剪切挠度对叠梁层间接触规律影响均非常明显;考虑剪切变形影响时,叠梁接触力由集中力变为分布力;集中力作用下,叠梁接触趋于点接触,均布力作用下,叠梁接触趋于线接触;上下梁刚度相等是叠梁接触力分布规律的一个转折点,不同的上下梁刚度比会得到不同的接触规律.  相似文献   

17.
厂房钢结构连续吊车梁相比目前普遍采用的单跨简支吊车梁,具有更好的竖向刚度和经济性。但由于连续吊车梁在移动荷载下的内力分析难度较大,工程设计中罕有采用。本次研究采用有限元程序,对两等跨等截面小跨度吊车梁的仿真分析,得出连续吊车梁在中轻级吊车荷载作用下的控制内力和变形挠度,对比单跨简支吊车梁,提出满足工程设计的简单实用的小跨度连续吊车梁内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6个自由度有限梁元基础上,采用单一系数将轴力二次效应对梁单元的影响引入到梁的分析刚度矩阵中,并考虑到梁单元约束扭转时不可避免发生翘曲作用,增加了翘曲角自由度,建立了即能用于通常梁,更能适用于薄壁梁单元的7个自由度的单元分析统一模型,同时将轴向力、弯矩和双力矩的贡献引入到几何刚度矩阵中,得出了综合考虑轴向拉压、弯曲、扭转以及轴力二次效应和翘曲及其耦合影响的变形状态刚度矩阵.线性和非线性算例均表明轴力二次效应对细长构件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9.
以约束钢筋混凝土子框架作为分析对象,针对不同梁截面尺寸和配筋率、梁跨度、侧向/竖向/转动约束刚度比等情况,利用自编程序开展了高温下约束子框架的框架梁内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高温下框架梁的轴力比和梁端弯矩均呈现出先逐渐增大而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前者峰值可达0.35~0.4;2)随着侧向约束刚度比增加,轴力比明显增大,而升温中后期梁端弯矩则逐渐减小;3)梁截面宽度越小,轴力比的增长速率越快且更早达到其峰值;随着梁截面宽度增加,梁端弯矩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型多纵梁矩形渡槽槽身结构及其受力特点,提出了实用空间分析法,使复杂的空间结构计算分离成相互联系的两个平面问题.横向计算中,底部弹性支承在各纵梁上,可求得结构的横向受力与弹性支承反力;然后将弹性反力作为荷载,反向作用于侧墙和中间纵梁上,进行纵向梁的受力计算.算例分析表明,该计算方法合理、快捷,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